APP下载

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胸痛三联症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2017-06-12钟周军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欧阳裕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双源螺距胸痛

钟周军,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欧阳裕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佛山 528300)

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胸痛三联症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钟周军,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欧阳裕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佛山 528300)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胸痛三联症(TRO)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TRO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模式,对照组采用64排回顾性螺旋扫描方式,对比2组主动脉和肺动脉CT值、噪声、SNR、噪声比、辐射剂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结果:2组主动脉及肺动脉CT值、噪声、SNR、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图像主观评分优秀率为90.00%(243/270),对照组95.56%(258/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观察组为(2.4±0.3)mSv,对照组为(21.1±4.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O患者采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方式,其图像质量与传统回顾式螺旋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能显著减少扫描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大螺距前瞻扫描;胸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肌梗塞

胸痛三联症(triple-rule-out,TRO)包括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急性肺动脉栓塞及急性主动脉夹层3种,患者往往都有剧烈的胸部疼痛感,多突然发病,诊断和治疗难度较高,若不能正确诊断治疗,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威胁生命。CT可同时将心脏、肺动脉、主动脉完整扫描成像,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笔者旨在探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TR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TR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9例,女9例;年龄40~80岁,平均(60.6±10.8)岁;平均心率(71.5± 4.6)次/min。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 36~78岁,平均(58.5±11.9)岁;平均心率(72.1±4.2)次/ min。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高度怀疑为TRO;②心率≤80次/min且心率波动<5次/min。排除标准:①伴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②碘过敏史;③文化程度过低或智力低下无法正常沟通。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观察组采用Siemens Definition Flash CT大螺距前瞻扫描模式,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2组扫描重建参数相同,均开启管电压调制技术和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参数:120 kV,110 mAs,层厚 1.0 mm,层距 0.8 mm,准直64×0.6 mm。扫描前嘱患者行呼吸训练。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上2 cm至心脏膈面下1 cm。静脉注入对比剂80 mL及生理盐水20 mL,流率5 mL/s,注射完8 s后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触发层面为升主动脉,触发阈值为100 HU。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2组主动脉和肺动脉CT值、噪声、SNR、噪声比、辐射剂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评分。冠状动脉分为15个节段,由2名CT诊断主治医师采用3分法对图像进行双盲评分[2]:①图像质量优,无明显运动伪影、无错层,冠状动脉3级以上分支图像显示清晰,计1分;②图像质量良,不影响诊断,冠状动脉2级分支图像可接受,计2分;③图像质量差,冠状动脉无法观察根部解剖结构并作出正确诊断,计3分。图像优秀率=(1分例数+2分例数)/总例数×100%。辐射剂量评分[3]: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of volume,CTDIvol),并计算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根据DLP计算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噪声及质量相关指标比较(表1) 2组主动脉及肺动脉CT值、噪声、SNR、噪声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1,2)。

2.2 冠状动脉图像优秀率比较(表2) 2组共540节段冠状动脉;2组图像优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1,P>0.05)(图3)。

2.3 辐射剂量比较 对照组辐射剂量(21.1±4.9)mSv,观察组为(2.4±0.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4,P<0.05)。

表1 2组图像噪声及质量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2组图像噪声及质量相关指标比较(±s)

肺动脉CT值(HU) 噪声(HU) SNR 噪声比 CT值(HU) 噪声(HU) SNR 噪声比对照组 407±58 35±9 12±2 10±3 301±45 32±12 10±2 9±3观察组 399±62 37±10 10±3 9±3 294±42 39±11 9±3 8±3 t值 0.174 0.124 0.203 0.215 0.291 0.237 0.177 0.18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主动脉

表2 2组冠状动脉图像优秀率比较

图1 女,62岁,肺动脉栓塞。行大螺距前瞻扫描,左侧肺动脉主干及部分分支内见充盈缺损,病灶显示清晰 图2 男,45岁,De 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行大螺距前瞻扫描 图2a,2b MPR、VR清晰、明确显示主动脉内膜撕裂内移形成真假腔,破口起自升主动脉并累及降主动脉 图3 男,65岁,冠状动脉狭窄。大螺距前瞻扫描,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血管显示清晰,无运动伪影、无错层,明确显示班块;评分1分

3 讨论

急性胸痛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的急性胸痛有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及主动脉夹层3种,被称为TRO。既往临床常将DSA作为TRO检查的首选手段之一,但其属有创检查,有并发症风险,因此CT成为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之一。MSCT能在极短时间内对整个胸部完成一次详细的扫描,获得清晰的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图像,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近几年研究[4-5]发现,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的图像质量与传统的回顾性螺旋扫描无异,且辐射剂量较后者明显减少。急性TRO一站式MSCTA检查,是指一次注入对比剂,可同时观察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及时有效地对胸痛患者行病因筛查,以便尽早发现病变,降低死亡率[5]。其中冠状动脉CTA可多视角评价管腔、管壁的病理变化,对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的敏感性高于DSA检查,对中重度狭窄的特异性较高[6]。肺动脉CTA可提供多种后处理方法,如MIP、CPR和VR等,可直观、多方位显示肺动脉栓塞以供临床诊断。主动脉CTA,一站式MSCTA检查可同时显示心包、胸腔及纵隔等处的伴随征象,立体、直观地显示夹层范围及真假腔形态[1,7-8]。

本研究2种扫描模式下,肺动脉及主动脉CT值均超过200 HU,完全达到临床明确诊断的要求,且噪声、SNR、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9]表明,心率超过80次/min或心率变化超过5次/min,若采用大螺距前瞻式扫描,其冠脉成像质量与传统模式的差距则较大(P<0.05)。大螺距前瞻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还能控制辐射剂量,本研究观察组辐射剂量(2.4±0.3)mSv,对照组(21.1±4.9)mSv,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双源CT大螺距前瞻式在控制辐射剂量方面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大螺距前瞻扫描可获得与常规扫描模式下质量相近的图像,且辐射剂量更少。该扫描模式除对心率要求较高、应用范围相对受限外,其他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王皆欢,陈东风,王少春,等.双源CT不同管电压技术诊断急性胸痛三联症效果比较[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5):320-322.

[2]汤连志,姜洪,吴宝金,等.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胸痛三联症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3):200-203,208.

[3]程祝忠,温志鹏,许国辉,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3,25(12):1875-1878.

[4]金龙哲.64-MDCT在急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63-1164.

[5]陈文辉.胸痛的多层螺旋CT检查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5):515-516.

[6]王敏,郭美玲,李剑,等.MinDose技术在CT急性胸痛三联排查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2):142-143.

[7]邓小琴,刘平,喻崇容.胸痛三联征一站式多层螺旋CT扫描的护理保障[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6):117-118.

[8]盛敏,孔令燕,薛华丹,等.双源CT胸痛三联症联合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6):666-670.

[9]陈洪亮,邱丽华,刁显明,等.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6,27(8):1269-1272.

2016-06-13)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3.018

钟周军,E-mail:szpost33@163.com。

猜你喜欢

双源螺距胸痛
某轮侧推反馈系统故障处理实例
改进的双源蒸发模型潜在蒸发计算对比研究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有些胸痛会猝死
教你玩转模型直升机
CJ/T488—2016建筑排水钢塑复合短螺距内螺旋管材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双源无轨电车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