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6-10索南杨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言数学课堂教学

索南 杨杰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我国近代教育家俞子夷先生曾指出:“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但是只知道科學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法,却又无法面对千百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可以说,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是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成功的教学必然是方法的科学性和形式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堂教学的数学语言艺术——优化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有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是一种极普遍、最经济、易见效的手段。数学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魅力,就在于:

1.精确性和逻辑性。课堂口语的精确,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要象鲁迅说的“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真正做到惜字如金,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数学口语的逻辑性要求说理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言之有据、全面周密,这样的语言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2.启发性和教育性。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是开拓思路、激活思维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明显。

如老师在“长颈鹿与小鸟”(除法)中:“如果有6个房间,需要知道什么信息,才能安排房间?如果知道有42只小鸟,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具有启发性的问话,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快就进入问题情境,积极地思考,认真地讨论。只有通过启发,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形象性和趣味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些社会阅历不深、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极缺乏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因此教师在传授间接经验、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时,注意语言的直观形象性,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掌握抽象的知识。另外,趣味性的语言更能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得到启迪。例如,在讲授元、角、分时,为一年级小学生设计“当售货员”游戏,出示实物学具标明价钱,学生按价目付钱及找回人民币,在游戏中学会计算。

二、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组织课堂对话

课堂对话要捕捉良机、错过良机就会影响对话的效果。课堂对话的良机和切入点的选择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讲,应针对以下几点进行适时的对话:

1.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对话,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是这节课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是每节课知识的核心。教学中通过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对话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利用集体作用,挖深挖透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掌握知识。

比如: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展开一组由浅入深、顺着思路的对话:(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4)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计对话,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师生以互动方式教与学,使学生从对话中获得知识上理性的升华。

2.针对规律性内容展开对话。对于一些法则规律,都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对话得出。由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思维差,难于独立发现总结规律,在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相互启发提高,取长补短,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揭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例如,在《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教材提供了一组商不变的算式,并引导学生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观察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此时,个人学习出现了困难,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情况,展开对话,发现一点说一点,个人结论不完整时,其它同学大胆举出反例,提出质疑,并据此修改完善原有的结论。这样学生便可抽象概括出较为完整的规律。

3.针对易混淆的问题或概念展开对话,在教学中,有许多问题表面和内涵都有相似之处,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清楚区分开,是一种不容易的事情。采用对话的形式,让每个学生从自己认识到的不同侧面加以理解区分,则会事半功倍,问题就解决了。比如在教学生求平均数时,班上学生就如下问题在认识上出现了分歧:“某班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5厘米,女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2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能否用(145+142)÷2来表示?显然对于该问题的辩析涉及到平均数知识的方方面面,而分歧的形成恰恰折射出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的一种内在矛盾和要求。引导学生就此展开对话。学生或举例论证,或类比迁移,或借助图表说明,或进一步作特殊化探讨......直至最后达成一致共识。通过对话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重要是获得了对话的理性,并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4.针对开放性的内容展开对话。有些知识问题可用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单靠某个学生的力量,很难弄清。如果进行对话,因为不同的学生的思维角度不同,很快就找到多种解决的办法,既解决了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通过对话可以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即使智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知识传递,具有重新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己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话式的教学相比,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对于学生的创造心理素质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交流,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感情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师生在课堂上配合默契、和谐一致的基本保证,所以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运用语言、表情、手势、神态等手段与学生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调节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艺术渗透着美、体现着美。它使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得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语言数学课堂教学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