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7-06-08邹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目标

邹新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当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藩篱,遵循现代管理原则和高等教育规律,创新管理模式,依托大学文化精神,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人文关怀需要重视,保持推行高校文化管理;对实行目标进行管理,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31-02

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功进入到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微信、QQ、微博等APP成为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交流软件,移动互联终端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现状下,如何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对传统高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是广大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般来说,制度管理模式是高校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重视管理制度的作用,通过制定各种校规校纪来约束并完善学生的行为。这种硬性的制度管理模式的实质是将一个个拥有独特个性的人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这种制度管理模式自然有一定的优越性,它保障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但这种过于死板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它只能从外部约束学生的行为,无法从精神层面激励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管理约束地位,很容易使他们对这种强制性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制度管理模式往往是在学生触犯校规校纪后,进行教育管理,存在滞后性。因而无法真正深入地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新媒体”概念由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I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这是一个相对且不断更新的概念,在传统的三大媒体基础上“新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这就直接表明了“新媒体”的性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体、客体、技术、内容、形式、传播的观念和速度等都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获取便捷,这使得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思想的多元化使他们不再认可单一的管理模式。传统学生工作者的权威被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善于把握创新点“新媒体传播的平等性、交互性特点,要求现代传媒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单一的育人模式,注重教育的互动性、主客体的平等性。”根据新媒体在高校盛行的特点,观察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利用其双面的性质,对原本单一的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坚持与时俱进是高校在创新管理模式上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依托大学文化精神,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事物都具有矛盾性,新媒体亦不例外,它利弊兼具。新媒体网络信息丰富,获取便捷,极大的拓展了人的视野,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得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当今最大的互联网使用群体,而大学生在自控能力方面尚不完善,很容易造成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引发现实世界沟通交流障碍,人际关系冷淡,信任危机等严重后果。这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同时期下的大学生群体,思想认知也在不断更新,加上国家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为了锻炼大学生获取和批判性地甄别信息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素养在新媒体带来的价值观混乱的条件下应运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的监控和引导高校新媒体舆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采取最简答粗暴的方式,积极成为新媒体舆论领袖,掌握輿论宣传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高校文化的维护与培育,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的建构与生成,是一个价值观的传输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观的内化过程。”高校文化精神是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依托,也是进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正是大学文化精神的精髓。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而大学精神则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和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高校文化精神引领大学的风气,自觉传播优秀文化,引领文化创新,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在现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掌握新媒体所带来的创新点和传播速度优势,结合高校文化精神,积极营造一个优秀的大学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健康绿色的使用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实现信息素养的教育,尽快占领网络教育的最高阵地,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辅导员可以担当新媒体舆论领袖的角色,这就要求了高校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交流方式并且加入他们的行列,提高参与舆论的积极性,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BBS、公共聊天室等形式,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大学文化精神,掌握话语主动权,最大程度上与学生形成思想共识和共同价值观。参与交流的方式也要跳出传统的“说教”方式,在语言运用上、话题的选择上以及方法的结合上,也要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表达方式,适当融入时下流行语,增加幽默感和亲近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同时也可以集思广益,号召同学们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给予学生积极参与舆论的动力,并及时的对出现的言论进行适当分析,使学生们既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又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感的认同,保证他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沿着一个正确的意识轨道上行进,进而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还要灵活的应用现有的网络环境深入关心学生的生活,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的优势,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大学文化精神为内在导向,参与学生的网络交流方式,潜移默化的展开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新媒体给高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促进高效的健康发展。

二、推行文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高校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文化管理的模式在大学组织管理中的运用,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强调建立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为获得管理成功的关键。”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文化管理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企业文化管理,而且可以在高校文化管理工作中起到“无为而治”的作功效。高校文化管理旨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校推崇的价值观、世界观、管理制度内化为学生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实现高效的学生管理。

“在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中,由于身体不在场和匿名,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身份和角色对道德交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人们在网络空间里的交往伦理,更多地不是取决于他律而是取决于自律。”而如何使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做到完全自律这又是高校文化管理的一个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文化管理便是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的新型使命,文化管理相对于以制度管理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模式更为完善。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力图从精神方面进行感化式教育,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高校的规章制度,从而自觉完善自我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文化管理模式下,高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责任、道德感化教育,慢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教育方式虽需要长时间进行,但这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事前的约束和调整,且管理效用是长久的。

高校文化管理要强调管理的三个方面:首先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其次,管理过程必须贯彻并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最后管理方式要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在科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管理的因素。一切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激励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全方面发展。文化管理不同于制度管理,在制度管理模式下,哪些欠缺纪律观念,常常触犯条列条规的问题学生处于被惩罚的角色,这会使被惩罚学生感到不平等性可能使他产生逆反心理,而在文化管理模式下学生工作这则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更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学生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精神激励的无形力量,如果出现问题学生要及时深入沟通,挖掘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途径,并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初期,地区差异、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加上社会等级分化严重,高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随着显著。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意识到这点并且注重人文关怀,主动帮扶贫困生,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他们进行双重呵护,使他们重塑信心,勇敢面对生活。

在文化管理制度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增强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利用新媒体技术参与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融为一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管理效果。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也不是的管与被管对立关系,学生管理者应充当关爱者,服务者。当然,推行文化管理并不是意味着制度管理将推出高校管理的舞台。制度管理作为学生行为规范的标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在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管理的情感因素,使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发挥两者显性与隐性的辩证作用,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效管理。

三、完善目标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方法。它调动了组织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将个人利益个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因而能鼓舞士气,极大地激励组织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具有很好的激励功能。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中逐步引入目标管理体制,这种现代管理方法以其优越性正日益受到关注。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高校目标管理制度主要从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等层面展开,使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共同制定成长目标,大学生得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得以加强对目标的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积极朝着目标努力完善自身,实现管理效果。在目标管理制度下,不再是以往单向性的灌输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是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对即将步入社会无所适从的状况,原因大都是对未来缺乏目标与规划,对生活充满困惑,找不到自身的价值。高校是通往社会的桥梁,缺乏目标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无法实现自身价值。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这一状况,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形势,善于利用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找寻自身的兴趣爱好,关注社会需求,从未来的就业、创业、学术深造等方向,促使每位同学建立起个人的成长目标体系。在新生入学时,学生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就应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材料、与学生及家长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和发展需求。学生管理者应灵活运用高校目标管理体系,不要生搬硬套,掌握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心理健康測试等测评,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知自我。辅导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预设的几种发展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从假设的目标中选取最适合个人发展的目标,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个人目标合理而且合乎实际。在确立目标之后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写出规划书,这样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及保证目标管理的完整性。当学生确立个人的发展目标后,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目标的实施阶段,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实现目标提供现实活动的载体。定期开展有利于培养个人技能、道德品质的院系活动,组织学习成果汇报演出,召开学期表彰大会,展示学生的优秀学习成果,激励学生们进一步为实现个人目标而继续努力。目标管理制度下,辅导员要定期督促完善学生的个人大学生涯规划书,从考勤、学习成绩、活动参与情况、德育量化积分等方面建立学生个人考核档案,发挥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选的激励作用。

目标测评是目标管理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参与学生的个体目标,比对现实的效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从而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实现提供条件。在这个阶段,学生和辅导员共同进行目标评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综合考虑到目标设定的难易程度、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进而完善目标。辅导员对目标测评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使目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目标管理的效益。

学生管理是一门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有遵循现代管理原则和高等教育规律,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推行文化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藩篱,才能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目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