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簸箕

2017-06-03黄圣凤

清明 2017年2期
关键词:簸箕姥姥母亲

黄圣凤

简朴的院落,健朗的老太太,灰头巾,蓝布围裙,脸上的皱纹和簸箕的纹路交相辉映。夕阳照过来,谷子上铺满金黄,上上下下颠颠簸簸中,尘杂飞去,谷子变得粒粒分明。

到了皖西的乡村,“妇人簸谷图”随处可见,这是画家作品之外生活的杰作。但我家山墙上挂着的那只簸箕,它只钟情于它的主人——我的母亲,一个粗手大脚的妇人。

簸箕是用竹篾编成的,用它簸掉谷物里的瘪子、壳子和杂草,也用来晾晒土地上的大豆、花生、辣椒、萝卜干。社会迈着匆匆的脚步一路向前,很多农具被遗落在进军的路上,但簸箕一颠一簸地走来,始终没有却步。随便走进一户老百姓的家,都可以看到它依然忙碌的身影。

乡下,男人们下地干活,出的是硬力气,他们根本看不上这些鸡零狗碎的家务活,簸箕是属于女人帮的。“簸”是一种动作,很讲究技巧。母亲把簸箕舞起来,像一个大型乐队的指挥:麦子或者谷子,借助手的力量飞起来、落下去,一起一伏,决不会让一个音符跑到节拍的外面去。

母亲微微猫点腰,双手握住簸箕的两边,运匀了气息开始簸动: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前面一下、后面一下,双手力道不同,谷子在簸箕里起伏的方向就不一样。每簸动一下,谷物就顺着用力的方向,齐刷刷地抖动着翻上去。左手用力,谷子就在左边腾起,落在右边;右手用力,谷子就会在右边腾起,落在左边。像海浪、像瀑布、像顺着键盘滑下的音符,母亲的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的音乐就飞起来。在优美的律动中,那些瘪稻子呀,碎石子呀,草梗呀就会很自觉地与丰盈饱实的队列划清界限。而更轻的尘土和碎叶,在簸的过程中就知趣地从一个妥当的方向飞出去。

母亲和皖西乡下很多技艺高超的农妇一样,每个动作都优雅自如,每一拍都簸在节点上。她自如的臂膀和腰肢,节拍天成。在茅屋竹篱的乡舍,在绿草青青的篱边,在野花依依的院落,把自家的领地打造成舞台,自己无意中做了一个表演者:不疾不徐,沉着自信,绝无多此一举的动作。手一扬就是造型,腰一扭就是才艺,没有哪个艺术家可以把劳动的剧目演绎得如此精彩。

在皖西的乡村,有的是扶不起来的汉子,却很少见到不能干的媳妇。

能干的媳妇是从能干的姑娘中培养出来的,能干的姑娘往往有一个能干的娘。我母亲的娘是个严厉的“教授”,她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在一群小姑娘中不出众。于是,她亲自传经授道。姥姥开始示范:只见她左一下,右一下,左两下,右三下,不消十下二十下,簸箕里的场面就拉开了。

母亲没有想到她看来不起眼的娘,竟然变戏法一样,瞬间把簸箕里的“各色人等”列开阵容。可是年幼的母亲,胳膊架不住簸箕。她学着姥姥的样子簸了几十下,但簸箕里分不出三六九等,这让姥姥非常不高兴:“现在架不住簸箕,将来怎么嫁得了人,谁个婆家要了媳妇是去吃白饭的?家务都做不来,还能当家立户?”

姥姥声音不大,分量不轻。

母亲心里听见了,耳朵假装没听见。

她望着飘落下的屑末尘杂发呆,那些东西怎么就乖乖地被簸箕“吐”出来了呢?

“你瞅着,”姥姥说,“簸箕三面立起,一面大嘴敞开,这叫‘窝深‘掌平。窝深,不容易撒出簸箕里的家什;掌平,多余的杂物才能飞出来。”

母亲又试几次,才吐了一点碎屑。姥姥帮她扶正簸箕:“端平,端平!这簸箕呀,就跟你人一样,不可低头,也不能仰脖子。低头,谷物会掉出来;仰脖,杂物就簸不出去。”

母亲牛劲上来了,还不信了,搞不定这笨笨的家伙。左邻大婶佝偻着腰能使簸箕,右舍阿婆扭着脖颈也能使簸箕,好手好脚的本姑娘就不行?没这道理。

“这样不照的,丫头!你要把心实实地沉下来,才能把轻飘飘的东西簸出去。你现在不是簸箕没端平,你是心没有放平。”

母亲白了姥姥一眼,低下头继续练兵。那时候,母亲是在私塾里已经念过几年书的女秀才了,她大脑里懂得的道理不少了。所以练着练着就练明白了:簸箕肯定会把废物吐干净的,因为稻子那么多,稻子又那么实诚,轻薄的碎末在簸箕里是站不住脚的。邪永远压不了正!再说了,簸一遍不照,两遍不照,那就多簸几遍呗,总会簸干净的,功到自然成。

这些道理,是在母亲的胳膊疼了一次又一次,腰酸了一天又一天,被姥姥训了一百次打了一次之后悟出来的。

许多年以后,母亲对我说:“人这辈子,其实跟簸箕差不多,身子摆正了,心态放平了,就得心应手了,该去的自然去了,该留的自然留了。”

好多人看到了村庄里飞舞如花的簸箕,却并不一定知晓能叫簸箕飞舞如花的理由。皖西大地上,每一个村庄,每一个院落,大约都经历过这种劳动技艺的传授,农耕文化的传承。

簸去尘杂,留下丰润,这是簸箕对谷物的选择。

簸去浮躁,留住坚韧,簸去偷懒,留住本领,这是姥姥教给母亲的选择。

之后的日子里,簸箕在母亲的手里越来越乖,越来越驯服。到最后母亲不仅纯熟地掌握了簸的技术,而且动作中有了音乐般的节奏和韵律。姥姥成功地把母亲塑造成十乡九寨出了名的“俏巴”女孩,提親的人就一拨一拨地来,挡都挡不住咯。

母亲开始有心事了。她把摇动的心旌放在簸箕里,晃了很久,簸了很久,一直簸进梦里头。在梦里,一些面孔屑末般从簸箕里飞出去,飞出去,最后簸底亮出一汪晶莹。母亲终于把满簸的心事簸成了珍珠,有了珍珠,母亲手心里就有了宝。天亮的时候,母亲告诉姥姥,那三家提亲的,我选第一家。母亲的手装在裤兜里,手心里握着昨晚的梦,她相信那个曾经给过他一个憨笑的人,手心里一定也有一颗和他一样的珍珠。

母亲出嫁了。她从家境殷实的娘家带着好大一个牛皮箱子,外加被褥、脚盆和簸箕,嫁给了清贫的父亲。精致的牛皮箱子只能用泥浆土坯垒砌的台子支起来,母亲却笑。

选择,其实就是一个内心簸动的过程。母亲簸了好些天好些夜,给自己簸出了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

母亲从来闲不住,她说她是个忙命,忙时一身劲,闲下来就害病。经年积劳让疼痛蛇毒一般盘踞在腰间,她却坐不下躺不住,菜地里草还没拔呢,小鸡还没喂食呢,俺大宝要吃糯米粑粑呢,母亲总有干不完的活。前脚把糯稻从满是阳光的簸箕中收起来,送到碾米房里去,后脚就得把水缸挑满,再把劈柴掇到灶屋去。汗珠从母亲额上冒出来,滴在泥土里,激起一缕一缕的烟尘,很细,袅袅的。

母亲相信,簸箕里有轻舞,更有飞扬,只要能把簸箕的春风秋雨舞起来,就不愁过不上丰裕饱满的生活;只要簸得动日子的勤与俭,天地不会亏着一家老小的嘴巴和肚皮。

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家家少不了簸箕。簸箕既和战斗于劳动一线的犁耙、锄头、铁锹等称兄道弟,又和工作在二线的篮子、水桶、笆斗等志同道合,它和谐地融于劳动生活的前沿和后方。

母亲也一样,既在一线耕地插秧当农夫,又在二线喂猪烧饭浆洗缝补当妻子和母亲。三间房、一个院、一方塘、一个男人、五个孩子,数只簸箕,这是母亲全部的内涵。

簸箕跟着母亲多年,每一根竹条都被磨得锃亮。它不仅见证了一个乡村母亲劳作的本领,还成了她亲密的伴。青蛇化作簸箕,白蛇化作母亲,二人不恋断桥恋乡村。白蛇的乡居生活,怎么离得开青蛇的倾情参与。

那年月,能填饱肚子就是不错人家了,老咸菜、酱豆子、萝卜干都是宝贝。

腊月天,家家户户腌腊菜。腌腊菜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在刺骨的河水里洗腊菜,青翠的菜叶考验着红肿的手背;洗净晾干,簸箕支在长凳上,砧板放在簸箕里,挽起衣袖,菜刀飞舞,一切就是几十上百斤,菜刀考验着手腕;切完后撒上盐,洗衣服样一揉一搓,粗盐考验着掌心和指头。

等菜揉得湿漉漉水淋淋了,得一把一把按进坛子里,用擀面杖捣实。弓腿,侧步,弯腰,抡臂,劲要大,力要猛,往往把人累得龇牙咧嘴,气喘吁吁,满面通红。直捣得绿水直冒,再加菜丝,再捣再拄,直到绿水冒完,直到力气用尽。

菜要切得匀称,盐要撒得适中,还要揉得恰到好处,没有一颗慧心,没有一双巧手,没有很好的技术,是腌不出一坛好菜的。臭手只能腌出臭腊菜,这成了某些媳妇大妈们心口的一种疼。而母亲的老咸菜鲜亮诱人,不酸不臭,男人和孩子本来只吃一碗饭,冲着这香辣的咸菜,也得再加一碗半碗。前村大妈、后村老婶时不时来家讨一点回去,老咸菜联络着乡亲乡情。

就凭这,母亲觉得多少苦累也值!

她愿意把一簸箕一簸箕的阳光搬回家,也愿意把一簸箕一簸箕的阳光洒出去。有了阳光,黑暗就会躲开;有了阳光,大鬼小鬼就会躲开;有了阳光,疾病就会躲开;有了阳光,母亲的微笑常开不败!

假如生活是一张铺开的稿纸,母亲就是蘸着阳光在上面书写诗篇的诗人,写着一家人的欢喜酸甜。而簸箕,它是母亲诗篇中饱满的句点,在简朴的日子里,标示出平平仄仄的节拍。

隔壁张大爷是竹编能手,早些年去世了,但张大爷编的簸箕,母亲一直在用。母亲还从张大爷那学会了给簸箕打补丁。巧手的裁缝,能在衣服的破洞上绣一朵花,让破洞成为一种装饰,一处景观。巧手的母亲对年复一年使用的簸箕,充满了感情,她花了心思了。母亲把竹篾晒干,两面削平,用砂纸打磨光滑。在锅里放上水油,一直烧,一直烧,烧到油冒直烟。母亲用手拿着竹篾的两头,让竹篾从滚油中慢慢过一遍。过了高温的竹篾就成了紫红色,又软又韧,还有好看的光泽。母亲利用颜色的差异,用心地在破了的簸箕上补出一张“牛”形的脸面来。

有了牛脸,母亲的簸箕就抖起精神来了。它执着地认为:这是一枚象形文字,是一个个性签名,是一方主人的印章。簸箕得到了主人的资格认证,它认定自己只属于一个人。

明媚的秋夜,月亮在云朵里穿行,瓦砾下的蟋蟀和池塘里的蝈蝈低吟高歌,一唱一和。簸箕陪母亲坐在门前的树墩上,它听见母亲手下花生壳“哔哔啵啵”地响,还听见母亲在轻轻歌唱:“不种谷麦没得粮,不种棉麻没衣裳。会当家的省吃穿,好吃懒做家败光,一年四季饿肚肠……”

簸箕也想唱,但它没有出声,它静静地望着自己的主人。

簸箕有一雙眼睛,是的,每一只簸箕都有一双眼睛,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寒来暑往,朝朝夕夕。簸箕绝不只是几根竹篾的简单排列,它带着一颗心来的。

月亮斜向了西面,把母亲的身影长长地投照在泥地上。簸箕突然发现主人原本挺拔的身躯竟有些弯曲了。

人总要老去,时光总要驰离,迟早有一天簸箕会和别的农具一起在庄稼院里被渐渐遗忘,最终落满尘埃。但有谁愿意站在时光的屋檐下,穿过风,穿过雨,穿过簸箕簸掉的石子和沙粒,去倾听古老农业身后那断尾的压抑?

簸箕站在母亲的生命里,站在乡村原生态的生活里,站在故乡记忆的深处。

簸箕无语。簸箕看着一个人,一些村庄,一种文化,不可阻挡地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母亲成为土地的一部分,簸箕向刀耕火种的黄昏转身。

簸箕被一根钉子沿肋骨挂住,安静于西山墙的一隅。待在墙上的簸箕对自己的境遇冷峻进行分析,清醒地发现生活真的变了。一个人怎么可以说走就走了呢?今年的腊菜还没有切呢,酱豆子还没有焐呢,萝卜干还没有晒呢!簸箕感觉突然丢掉了半条命。

半条命的簸箕挂在墙上,它赋闲了。赋闲了的簸箕多的是时间,有闲情去思这想那:它想到母亲对稻米的虔诚,想到谷麦对土地的追随;它想到一个人的生命像太阳升了又落,却又像河水去了就不再回;它想到历史面目一直冷峻,而相思总有扯不尽的余音。

簸箕决定向所有美好的旧时光致敬,因为时光赋予了它一个有爱,有智慧,有感应,有交流,有顿悟的曾经。

老了的簸箕,被一根钉子沿肋骨挂住,在西山墙的一隅。它并不巴望有人重新启用它,它变得非常温静。看看一样赋闲了的针线篮、笸箩、水桶和笆斗们,它笑了一笑。簸箕想,也许有一天,所有的它们都会和主人一样,慢慢消失在村庄的记忆里。

簸箕无语,簸箕淡定。

簸箕想念一个人,想念一种生活。

母亲淡出了红尘,簸箕成为定格的风景。

责任编辑 赵宏兴

猜你喜欢

簸箕姥姥母亲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行走的簸箕
雪姥姥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八旬姥姥活得美
给母亲的信
不倒翁扫帚簸箕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