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过成长的渡桥

2017-06-03周瑄璞

清明 2017年2期
关键词:奶奶

周瑄璞

童年生活

一切源于童年。

一切都是生活的恩赐。

我出生于河南农村,小时候我认为大周村是世界的中心。四季轮回,春种秋收,晨鸡夜狗,皆为世界真理,村庄里人情世故,以及亲人的一言一行,大如神明。

我算是最早的留守儿童吧。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留守儿童”这个词还没有诞生,两三岁时,母亲把我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她到西安找我爸爸去。后来,我转学到西安上小学。童年生活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呢?我要说,几乎是全部。追溯起来,或许是童年造成这部《多湾》的萌芽。

今生最早的记忆,是一岁多,我扶着东屋去往厕所的那面山墙,蹒跚挪步,妈妈坐在离我几步远的东屋门口做针线活。我能听到她温柔的声音喊我名字,需要我回应她,好知道我是安全的。四十多年过去,妈妈已经去世,东屋早已倒塌,我常常闭上眼睛,想还原那时的场景。奇怪的是,每次想起,总是我抽身出来看到那个小女孩扶墙走路的样子,那么我是谁,她是谁?只知道从那一刻,开启洪蒙,有如电光射向一个大约十公斤的小小肉身,我有了记忆和感知,有了身体,有了作为人的概念,我在这世上的第一个内心体验是:温暖,幸福。我曾经千百次回味这种感觉,也想知道人的最早记忆是什么时候,问了女儿,她说,小学前所有事都不记得了。

在万寿路照相馆的那座红砖四层小楼。我平生第一张照片,就是在那里拍的。三四岁的样子吧,戴着七十年代很流行的泥兜幅,眼睛本来就小,一笑就只有两道缝了。记得爸爸抱着我进去,坐在一个高凳子上,照相的叔叔躲在庞然大物的机器里,用黑布蒙着,然后他探出头,举起手里新疆人跳舞用的铃铛环,扔起来,哗啦一响,伸手接住,我咯咯咯笑起来,留下了童年最甜蜜最憨态的瞬间。我还记得在革命公园看老虎猴子,滑滑梯的画面,好像又大了幾岁,这说明我正式转来上学前,是不止一次到过西安的。

我努力搜寻童年在乡村的痕迹,很多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有一个深秋,特别冷,该穿棉袄了,不知道为什么,奶奶给我穿了件毛衣去学校。现在想来,肯定是件粗糙僵硬的腈纶毛衣,也不是谁专门给我织的,因为妈妈不会织毛衣,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是别人送给我的。总之那天我特别冷,一直收缩着肩膀,努力抵抗寒冷,像有很多细小的针刺扎在身上,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对冷的感知。还记得冬天穿的棉裤,好像是粗布里子,没有衬裤,风薅得皮肤皴裂,又扎又疼。

夏天,在堂屋门里,我光着上衣,让奶奶看我的胸口,是两个指头肚大的小鼓包,我告诉她,里面很痒。她用手指轻轻捏一捏,对我说是“奶核”,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一个词,再一次对身体有所认知。

有关奶奶的记忆,我拼命回忆,力争达到最早期,现在能想起来的,都如获至宝。当然,还有奶奶讲的那么多“瞎话儿”,是童年的重要精神收获,我的人格形成,皆源自奶奶的言传身教和那些“瞎话儿”。有一个没有写进小说里的是这样的:有一家,娶了个童养媳,不给吃饱饭,每天只是没完没了地干活。这天,一只小雀飞进她家厨房,家里人忙关了门,老少齐上阵一起扑捉,想改善一下生活。小雀从厨房窗棂钻出,飞走了,在挣扎逃命的时候,翅膀受伤,流了几滴血在窗棂上。家里人拆了窗户,洗刷下血迹,熬了一锅胡辣汤,没有给童养媳喝。童养媳一路哭着回娘家诉说,是我先看到小雀飞进来的,他们却不给我喝胡辣汤。她娘扑上来抱住说,闺女啊,你哪只眼先看到的,快让我舔一舔吧。这个故事,我也是缠着奶奶讲了好多遍,或许是奶奶没完没了的那些“瞎话儿”,为我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其余的,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基本忘记了。我只是惊异于爷爷奶奶,在他们明知等不到我们回报的情况下,还是悉心抚养我们,教导我们。这世上最吃亏的角色,可能就是爷爷和奶奶,可这并不影响他们付出全部的爱,这可能就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延续下来的力量。尤其我的爷爷,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走路嗵嗵有声,长长的白胡子,长得很像马克思。传说中他的脾气暴躁,年轻时崇尚以武力解决问题,可他老年之后,性格变得特别温和,对我们几个堂兄妹,从来没有打过半下,甚至没有吵过一句。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他在堂屋八仙桌边坐着跟客人说话,而人来疯的我坐在他腿上,给他的白胡子编辫子,并且叽叽喳喳说话,笑闹,用手扳着他的脸,要让他配合我,不许乱动,他只好不停地绕开我的脑袋,拨开我的手,跟客人说话。

秋天的时候,包谷棒编成穗,绑在树上,我们坐在树下吃饭,没有绑好的一大串突然松动,掉在地上。两三岁的堂弟坐在树下,那一大串包谷几乎是擦着身体,轰然砸在他身边。回堂屋取东西的爷爷听到响声和我们的尖叫,突然大哭,从堂屋跳了出来。他以为砸到了孩子。爷爷大哭的场景在我眼前,仿佛天塌了一般。还有一次,堂弟淘气,将一颗包谷豆塞进了鼻子,取不出来,婶婶用架子车拉着他跑去医院,我在家里,小小的心里感到灾难降临般的恐惧。直到他们安全归来,心才放下。

刚到西安,家属没有户口,我们住的是防震棚,1976年唐山地震后,职工们在厂门口自行搭建的那种。爸爸妈妈想扩大下地盘,想出了不影响生活的好主意,只在墙外面垒好一堵墙,然后拆去里面的。记得半夜正睡觉,被声音吵醒,看到父母戴着口罩,在拆里面的墙,昏黄的灯光里,身影被尘土包围。他们白天要上班,只能用晚上做这些事情。我的父母,永远用自己的劳作为我们搭起平安温馨的生活。母亲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只能干一辈子体力活,她直到生病倒下的前一刻,还在劳作。

那种没有户口的屈辱感和由此带来的自卑,成为我童年的深刻记忆。

随着人到中年,越发想追忆从前的光阴。闭上眼睛,还原乡村院落的样子,回家的过道,堂屋、东屋、灶火、压井、粪坑、碎柴火堆……在西安居住的防震棚区域,也早已经拆除,盖起了大楼。那些场景,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连同我的童年,永远不再回来。

每当黄昏来临,我都想起童年,如果一个人在家,不愿意开灯,仿佛是不想接受白天结束这一事实,用我灵敏的嗅觉,极力寻找黄昏的气味,回忆童年在家乡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那时没有电灯,奶奶不舍得点灯,直到万不得已,才用一根麦秸,从灶堂里引着火,点起如豆灯光。我常常坐在几十年后的昏暗中,想时间到底是什么?黄昏可以重复,生命能不能呢?世界万物是怎样的呈现,我真的会老去,会死去?死了的人,再也不能用任何形式回到这世界吗?这世上有没有灵魂?能否有一个什么时光通道,与前人相见?这些思考与想念,在小说的下半部时常闪现。作家的写作,其实是想还原从前的时光,就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将失去的那个世界,在文学作品中得以重现。写作,就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方式,在你自己创造的世界里,或许你能够回到从前。

投入写作

《多湾》动笔于2007年。当然,构思已经在十多年前。或许每一个作家,都为着完成上帝赋予他的某种使命,之前的生活、成长,都是准备,那些蒙昧、迷惑、幸福、痛苦、追问、思考,在某个时机之下,以某种神秘的力量,排列组合,有所归属。

年轻时候读《百年孤独》,乌苏娜年老之后失去视力,还在摸索着做活,并且不让别人看出来她瞎了。我就想起我的奶奶,在我记忆里,她也是这样没有一天不劳作。右手手腕摔伤两次,骨头错位,带着夹板养伤的时候,用左手干活。类似的想法在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时也产生过,主人公受苦受难的母亲鲁意莎,也是永远在劳作,永远有苦难和屈辱降临在她头上,她唯一的反应就是承受。承受磨难,承受贫困,承受孤独。除此外,还能怎样呢?原来世界上的人不论生活何处,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的,原来作家可以将一个平凡的人化为永恒的形象。那么我,应该用我的笔将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家族,一段历史记录下来,将那些过往的故事讲述出来,对那永不再来的似水流年,进行描摹。起初最简单的愿望是要为奶奶立传,让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一个艺术形象,在文学长廊有一席之地,让更多的人知道,芸芸众生之中有一个人,她这样活过。动笔之后觉得,有关她周围的人,她的后代,她的亲戚,也都是可写的,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的。

那两年,我不断地回到家乡,在各个村子里走来走去,漫无目的地寻找。有一天,我听到一个村子里的人说,这女的跟神经病一样,连着几天在这走来走去。

连一块砖瓦都没有的人,对别人说他想建一座大楼是可笑的,我也不能告诉他们,我要写一部什么什么样的小说,我只能给那些问我的人说,转着玩。人家用奇怪的眼光看我,问,你旅游为啥不去大地方,这农村有啥看的?

我去了商桥火车站——在小说中,我无数次写到这个小站,是人们到外面世界去的一个重要之地。五十年代的一天,我的奶奶提着一篮子馍,从家里走到这个车站,误了火车,沿着铁轨一路向南,步行一天,走到漯河,给漯河高中上学的爸爸送馍。这件“壮举”,被奶奶讲了一辈子。

拉我去的那位“摩的”大叔也很奇怪,没有一个火车在那停了,就剩两间破房子。我告诉他,我就想去看看。我感觉他的车放慢了速度,可能心里也在猜度,这女人,到底要干啥?因为车站废弃,被围了起来,人不能接近,只能到对面去看它。过了铁路涵洞,他把我放在路口,说前面是土路,车走不了了。正是大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头顶,我沿着铁轨走向那个基本废弃的小站,心情非常激动,好像我就要看到当年的奶奶一样,想到《百年孤独》里的情节,雷贝卡在一座废弃的房子里,继续待了五十年,从窗口递出从前的货币。一列火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我和火车一起向南走,在轰鸣声中,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到对面小站淡黄色的房子。好像是接近奶奶创造辉煌的圣地,在列车的轰鸣中,我的眼泪哗哗流下。火车过后,大地归于寂静。火车全面提速,铁轨两边拦了铁丝网,人无法靠近,我也无法跨过铁轨到对面的小站去。我站在正午的太阳下,隔着几道铁轨,和那几间淡黄色平房默默对视。我再也无法找到奶奶的踪迹,可我要在我的文字里让她永生。京广线可能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不断有火车轰鸣而过,丝毫不知道一个女人站在路边,内心呼啸着不亚于它们的激情。写出来,一定要写出来!我相信有无数奶奶这样的人,娇小的身体在世上生长,绽放,衰败,内心坚定顽强,度过了艰辛而充实的一生,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努力让生命更加辉煌。还有我那些从未谋面的,甚至不知道名字的先人们,他们活过,爱过,内心燃过烈火,沉沦,挣扎,像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最终归于泥土。

父亲是我这部小说最有力的支持者,《多湾》出版后他开玩笑说,“作者名也应该写上我。”他讲述的诸多往事,也有在这部小说里没有用上的,但也值得在这里记下一笔。比如有一户人家,生了许多小孩,自己养不了,放出话去,想要送人。有人来家里领孩子,主人正在地里干活,赶忙回家,将自己的孩子都叫过来,对来人说,挑吧,看上哪个领哪个。来人一番打量后说,要最小的。当妈的解开怀,抱过最小的孩子说,来再吃几口。然后就将孩子交给来人带走。一切都平静而自然,好像他们已经知道,在时间的长河里,这种离别根本算不了什么。

假如后来的人,想知道中国人曾经怎样生活,从我这个小说里可以了解。我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来写的,也没有什么提纲,由季瓷开始写起,她身边的人,遇着一个写一个,她的诸多磨难,一个接一个讲述,像夏季的豆角秧,越扯越多。

人类有寻根的欲望,想知道自己的来处,哪怕回到平凡而沉默的泥土中,打探从未谋面的人,挖掘已然盖棺的事件。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历练自我、剖析自身的历程,以己为牺牲,呈现人性,尤其写到自己家族的隐痛,显得尤为严峻和凝重,似乎书写成为一种仪式、缅怀或审视。不停地自问,我到底是一个写作者,还是一个追问者?是要为自己的先人树碑立传?还是将他们做为模本,投入人性的熔炉内冶炼、拷问和抚慰?那些生机盎然的先人,在土地上奔跑劳作找食,在河水边代代繁衍生存筑梦,可曾想到,后人口口相传他们的是非功过,他们对生活和未来做过多种设想,却不会想到,后代中有一个执拗而天真的闺女,抱着天大的决心,要写出他们平凡卑微而神圣庄严的故事,写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生死死。

那些故事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作为只言片语、绯闻逸事,不时来到耳边,一点点养育着我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连缀成脉络和画卷。现在想来,好像我来这世上就是为了写这些故事,而能够写这样一本书,也是我的荣幸。

小说中重要道具小钟表,完全为虚构,它是我对时间的思考,是似水流年、往日不再来的隐喻。长篇小说要解决和讲述的,是时间问题。而时光,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事物。現在,每次乘高铁路过家乡,我都趴在窗前眼睛不眨地看窗外,从离我家最近的那个在高铁旁边的村子,到漯河,十二分钟可达。当年我的奶奶,六十八里地,走了整整一天。母亲对儿子的爱,要这样完成,而现在我远在两千公里外上大学的女儿,需要钱时,我微信支付,一秒完成,每晚通话,随时交流,就是乘飞机去看她,也是半天就可实现。人世间,变的只是道具,不变的是感情和内心,变的是我们所要抵达的目的地,不变的是心中渴望见到的亲人。这就是文学要表达的东西。

2008年,是我生命中最最投入的一年,平均每天写四五千字,那些故事在身后推拥着我。最多的一天,写到一万字,傍晚时候,几近晕眩,电脑屏幕上的稿纸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各种情节在脑中喧哗躁动,窗外夕阳绯红,像是天边起了大火,而手下打字跟不上脑子的飞速运转,真怕天边大火引爆了我,或者像小时候见到修理收音机搭错线路,突然冒出一股黑烟,身体机器坏掉。强迫自己停下来,让各种情节暂时熄火。那种激情写作,是体力的拼博,也是情感的检阅。有时候写到深夜,掏空了自己,放在床上,睡死过去,再睁眼看到新一天的阳光,想想小说里那些死去的人,而我活着,能够体验生之乐趣,生之痛苦,真是幸运。

也曾经有几次过于投入。写到中原大旱,村里人卖闺女,十岁女孩绳要被人领走,家人借来布,给她做件新衣裳,告诉她要记住村庄名字,记住爷爷和爹的名字,但凡有机会,再找回来看看。那时我女儿刚好是十岁,我突然悲愤难抑,离开电脑进卫生间冲澡,在水花里嚎啕大哭。后半部女主人公与地球那边的人网恋,我曾在深夜站在窗前,望着茫茫夜空,似乎听到地球运转的轰鸣之声,我发出询问,世界到底有多大,肉体能够走多远,心灵会飞向何处。冥冥之中是否真有神明,生命真是一场不归路吗?到底有没有来世?这些问题,细沙般洗涤我,揉搓我,使我完成一次次自我净化和某种提升,心灵在激烈碰撞之后得到宁静。

女人写作,或许源于一种懵懂、执拗的力量,就是想写,就是要表达。她不可能先把文学史通读一遍,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概念和冠名,先拿一个叫作“流派”的帽子戴到头上,她也不会去请教专家,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她更不会想我写的这个东西是否符合家族小说的规定,是否应该有个范本或者套路……她只是强烈的要写的愿望而已。

童年,青春,梦想,爱情,奋斗,衰老,往日不再,逝者如斯,生命大河奔流,而我有幸记录了一段。单从这一点来说,我就是幸运儿。

出版不顺

《多湾》首稿电子版48万字,现在想来,这对于出版社是个大大的难题。2009年夏天我兴冲冲带着U盘到北京来,以为我就要一举成名,一颗文学新星从中国升起。不想投稿未遂,退而求其次,再找几家实力强名气大的省级文艺出版社,也无果。那时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告诉我:一个无名者,想出版这样的大部头,基本是痴心妄想。而我又不愿意随便出版了之,省里每年有资助项目,可申请到几万元钱,交到出版社作为出版资金。我从未申请过,我想,这个作品应该正常地到市场上,接受市场和读者的检验,她应该有足够的生命力,自己顽强生长,而不是靠资助、帮扶来到世上。我有足够的自信,我写出了普通人的奋斗之路,写的是人性中永恒的东西,它将永不过时。我相信会在有生之年看到她出版。

我抱着天真的想法,在五年内像高热状态一样,写出四十多个中短篇小说,只想在文坛有一点小名气,好使出版社有可能考虑这部“不挣钱”的“长篇巨制”。

写中短篇的过程,经历退稿、发表、转载、认可,我对文字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个白天和深夜,面对电脑里《多湾》的稿子,一遍遍删改,不断审视她,审视自己,一次次问过自己,这样的写作,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你真的写出了最真实的生活与感受吗?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角度吗?每年出版长篇小说三四千部,你靠什么不让你的作品如泡沫般转眼即逝?

当初出版社拒绝的另一个理由是,写法传统,陈旧老套,仍然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这一点我也进行过反思与痛苦的抉择。我也曾想过,融入当下文坛流行的一些技巧,打断讲述的时间顺序。比如,从故事的中间讲起,或者从结束的地方开始;比如多个角度与讲述者;比如,将故事切成多块,就像把一根绳子剪成许多段,然后打乱拼接。可每当这样想时,立即心有不忍,像是要丢掉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我想到,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无不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那些当时最新流行手法的作品,现在又在哪里呢?我又想到,陕西文坛的前辈与大家们,无不是执著地坚守,一条道走到黑。路遥当年《平凡的世界》,也经历过这种挫折与不认可。陕西文坛,一直就是这样的传统:坚守自己,艰苦劳作,用一种最笨重的方式写作。

最终我还是保留之前的讲述方式,老老实实从头道来,这样可能会显得故事笨拙。因为在写作里,“太老实”是个致命弱点。但我认为,我要讲的故事波澜壮阔,她浩大,混沌,丰厚,多元,就像是大河奔流,只能是从源头而来,因为流经地段太多,地貌复杂,肯定会携带泥沙,粗犷奔腾,她不会停下来讲究技巧,也不可能要有一个统一的讲述方法。面对大地,面对历史,面对苦难,我应该突出的是真诚和真实,用真实故事和人物命运打动人心,加深对命运和社会的思考,对生命与哲理的探究,而不是技巧問题。而且,当一部作品,四十多万字的体量,跨越近百年的历史,那么技巧,是不是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以贯之的体力、心力,奔涌的热血、赤子的情怀。浩大苍茫的事物,自有其庄严与天成,似乎不能用所谓的技术、技巧去消解。

有意思的是,在河南作协召开的《多湾》研讨会上,乔叶说,假如她对这部作品还有不满意的话,就是不够轻盈、不够俏皮。而何弘老师说,这恰恰就是陕西作家的特征。这部小说虽然是河南人写的河南的故事,但是《多湾》这部小说是陕西作家的作品,因为它具有陕西长篇小说的一些特征。比如说,厚重。厚重的另一个面,当然也就是笨重。大气、开阔,可能会少一些灵巧的东西。

当然,一部长篇作品,前人无数次攀登过的家族小说,必须要有过人之处,否则你在那些如密林般的丰碑面前,无立锥之地。全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几千部,而你怎样能脱颖而出?想来想去,还是下笨功夫,不断修改,将文字打磨到更加接近精准的地步。突出我的语言长项,展开大段落的语言攻势,用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到见解发言。我的长项是心理描写,大段落的密集语言。平时阅读就非常喜欢心理描写,因为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写人的内心的。对我影响至深的两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茨威格,都是心理描写的高手,每每读得如醉如痴,喜欢他们那种大段落的语言,非常震撼。当然也挺啰嗦,有时候让人厌烦,我的小说可能也有这种感觉。

不为既定的,现有的历史观所左右,不迎合任何形势,只遵循人性法则,写出平民的历史,人的历史。在每一个历史关口,命运节点,在人物做抉择的时候,问问自己内心,这是真的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决定?

面对如此大的体量,四十多万字数,近百个人物,纷繁复杂的故事,除了耐心等待,就是一遍一遍地删改。这世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秘诀可循,我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愿意花费时间,下笨功夫,几年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将细节做到真实与准确,大到历史事件、年代的考证,小到母牛的孕期,或者一个八岁男孩的正常身高。

我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和目标,让读者拿起书,从每一页打开都能读下去,欲罢不能。

有人问我,小说中哪个女人是你?我说,季瓷是我,桃花是我,胡爱莲是我,章西芳是我,里面所有女性,皆是我。我诚挚地写出女性的身体和心灵,讲述她们的欢乐和痛苦,描绘生命与爱情的绽放和衰败,我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写她们,我替她们每个人活过,爱过。我愿为这世界提供女性身心成长与枯萎的样本,我愿这只有一次的生命真切热烈地燃烧过。

书里所涉大部分长辈,都已经在泥土里安歇。我只有怀着恭敬之情,跪下叩拜,一为表达感激,是你们,赐予我这些故事;二是请求宽恕——假如我的书写,对你们造成了打扰和冒犯,愿你们安息。

在等待出版的这些年来,我的心态平稳。相信她总有问世的一天,不赶时髦,也就不会过时。

其间读过哈金的小说《等待》,对人生种种等待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等待其实是一种人生常态,除了等待你无可选择。等待就是把一粒种子埋到土地里,只能一天一天等着它发芽长大,你不可以拔苗助长也不可以命令它必须在哪一天开花。

所谓的民间工艺、历史品牌无一不是用时间耗出来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少,甚至大多数时间,你不用做什么,只是等待,等着泥胎晾干,等着发烫的物体降温,等待物质发酵变质成为另一种物质。不论是盖楼,种地,还是写小说,质量是用时间和工序来保证的。

总之,我相信自己的表达和判断,相信自己的艺术储备,思考能力,价值取向,能够担起这样一部长篇,相信《多湾》写出了真实的人性,写出了万物恒常,写出了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所以我的心态很好,如果一部作品,今年不出就来不及做什么了,赶不上什么风潮了,那这样的作品,不出也罢。

我内心里还有一个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在本省出版。最好是能在北京出版,因为这代表着一种全国范围的认可,代表着陕西文坛所说的“走出潼关”。

一次次痛苦的思索和枯燥无趣的修改、打磨,直至删改十几遍,减去十万字,直到我确认自己问心无愧,写出了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再次投稿,水到渠成。现在看来,一切等待和努力都是值得。好像之前的出版不顺利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

昨日重现

河南社会实践后。我从新乡回西安。

同学们乘坐的高铁向北回京,我乘坐的高铁向南回西安。与大家告别回到一楼候车室,准备进站时,看到《多湾》责任编辑蕙蕙的微信:前面有十几本书,无法插队,没有确定印出来的时间,心里老不踏实。一时我也心中不安,也太拖延了,合同上写是八月,后到十月,后来说最最晚十一月,可今天已经十一月六号,书却不能开印,仿佛一直在考验我的耐心。我告诉蕙蕙,新书发布会定好十二月六日。已经推后了一次,不能再推了,鲁院十二月中旬海南社会实践,我是班务委员,不能请假的。她说,就定六号,基本能赶上,她只是心里没底而已,跟我叨叨一下。

书印不出来,心里总是不踏实的。总怕這件事会在某一个关口,会起变化,突然停下。一年又一年的等待,现在是一天一天地等待。

在站台上站好。等待。东边的夜色里,公路上汽车驶过,灯光点点。高铁站远离市区,站台上非常冷。想起书中所写,三十多年前,我和奶奶去西安,那时在临颍车站,等待火车从南边驶来。半生中赶过多少回火车,行色匆匆,诚惶诚恐,只怕赶不上,只怕上不去。火车带着我,去这里去那里,一次次奔赴希望,一次次抵达失望和忧伤。

高铁准时进站,发车。我坐在座位上,掏出纸笔,想记下这一时刻,手指僵硬还不听使唤,需要暖和一会儿。

20:25,车到渑池南站。三十多年前,我和奶奶到西安,也是经过渑池,那时慢车,旅途漫漫,渑池、义马、新安、三门峡,这些站点,在长夜里,觉得那么神秘。

时光,带走了许多人与事,中年的我,在回忆这一切。无法回到过去了,只能迈步向前走。从窗玻璃上看到不再年轻的自己。时光是个魔术师吗?这么有耐心,等待一切事情的演变。《多湾》从写作到出版,历经八年,就连出版的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地等待。现在只是最后一步,再耐心等待十几天。

等待,是考验。

以上文字,是我于2015年十一月六日,在高铁上写在一张用过的纸的背面。那时,我在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是鲁院历史上特殊的一个班,俗称“回炉班”,招收之前的鲁院学员,再进行深造。所以我说之前的等待好像是上天有意的安排,刚好在此书出版的最后时期,我在北京四个月,得以近距离见证和参与这本书的问世。

十二月初的一天,终于拿到了样书。急切翻开来看,发现还是有啰嗦之处,有些句子不够凝练——这是我写作的特点,总害怕读者不明白,总想多说一句。天哪,改了十多遍还是有不完美之外。在鲁迅文学院408房间,我突然大失所望,觉得这么多年的心血白费,甚至是一个梦想破灭了,我本就是个才华欠缺时运不佳的人,却要痴心妄想成为好作家,一切可能只是黄粱一梦。作家有时候就是这样,高度自信之下,也伴随着神经质的脆弱与忐忑不安。

很快,传来广泛好评及市场认可,当时大家最常用的词是“好评如潮”,在岁末年初的京城文学圈子里,《多湾》成为一个现象级话题,上市一周,即二次加印,四十天内,第三次印刷。当然,这得益于磨铁公司的有力宣传推广,使它有一个可喜的亮相。那么,接下来,就是这本书由着自己的命运,在市场上、读者中适者生存。今年五月,又传来消息,第四次加印。文学同行、评论家、读者都给予《多湾》热情的关注,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诚实的劳作和真诚的表达,永远是最可靠的保证。好作品,永远受欢迎,跟作者的知名度大小没有关系,跟书的厚薄也没有关系。

作家在创作,同时也被作品塑造,八年时光,也是我进行反思与抉择,不断探索和领悟的过程。我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一年年的等待里,经受了考验与磨练,不再浮躁,学会了感恩与自省。我人生中最美好,最鼎盛的时光,与《多湾》相伴,我从青年走进中年的门槛,理解了这个世界,也将与生活达成和解。我用一己之力,完成了一件最想做的事,我走过了成长到成熟的渡桥,抵达新岸。作为一名70后作家拿出的这部小说,无论成败得失都有典型性,即使成为一个写作上的反面教材、失败案例,那也算是我对文学事业的探索和贡献吧。

作品脱离作家之手,走向市场,走向读者,作者的力量,基本也就难以驾驭它了。就像一个孩子,从母体中出生,至于他成長得怎样,健康或者病弱,俊美或者粗丑,跟他先天营养当然有关,但也大多是任由自己的体质和命运,去适应这个世界。

四月,中国作协召开研讨会,七月,河南作协召开研讨会,相继在北京、陕西、上海、河南举办读者见面会。《多湾》凭着一股天真而执拗的力量,走进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心中,人们真心热爱它,被深深吸引,走进那个悠长而动人的故事中,与书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落泪。

有一位评论家说,按说《多湾》并没有什么流行元素,又那么厚,能够卖得好,也挺意外的。没有名气的新人写出的纯文学作品,它为什么能够受到读者普遍欢迎,一再加印,能够在每年生产几千部长篇的中国文坛和图书市场立住脚跟,没有像泡沫一样被迅速冲走呢。我原本想着,首印一两万册,能在几年内正常消化完,对一个无名作者来说,已经很好了。却不想文坛和读者一次又一次向它绽开微笑,它一定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有一个能够锚定的支点。我想来想去,无他,唯有真诚。在这本厚厚的书中,没有虚情假意,没有投机取巧,每一句话都是作者的真诚表达,每一个人物都是历史的真实产儿。虽然它的厚度让人望而生畏,可只要你翻开它,就会被作者的真心打动,被人物命运深深打动。

这个夏天与秋天,带着《多湾》回到家乡,受到了热切的欢迎,这当是一个写作者最幸福的时刻。我之前远距离遥望的河南作家,并肩而坐,成为朋友。慈悲之心的邵丽,温厚可爱的乔叶,智慧深沉的何弘,还有那些锋芒初现的青年评论家……让我对河南人有了新的解读与认识,我与他们,是那种不需过多语言而内里已经千言万语的会心与亲近,好像我的写作,也是为了结识他们,让我从一名“粉丝”,成为他们的同道。

上午漯河,下午郑州,赶场子一般乘高铁奔走,累却欣喜着,我不忘贴在窗玻璃上看一眼离我老家最近的那个一闪而过的村镇。新旧时光在这里交替,六十年前奶奶步行送馍是在这条线上,十年前我搜集素材在这条线上,今天和读者见面,我又奔走在这条线上。书里书外,已经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恍惚中感到昨日重现,人生是一个圆,我们不断回到起点,可再也回不到从前,我们只能在写作中一遍遍怀想,在文字里,试图重现那个世界。

人生是一条多湾的大河,《多湾》这本书,也由着它自己的命运,顺着长河而去,寻找它应有的位置。

在这个秋天,我看到自己一点点衰老,皮肤出现皱纹,面容有所改变,整个肌体走向松驰。惊恐过后,我又感到幸福与踏实,我甚至盼望着有一天变成奶奶的样子,那个我认识之初就老去的人。而今后的每一天,我都走在变成她的路上。

责任编辑 赵宏兴

猜你喜欢

奶奶
给奶奶按摩
探望奶奶
奶奶今天不接你
一棵名叫“奶奶”的树
给奶奶捶背
爱跳舞的奶奶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
奶奶的生日
奶奶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