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2017-06-01孟宪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区域地理兴趣培养

孟宪杰

[摘要]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虽然初中和高中的地理教材各有侧重,但两部分知识的内部联系非常紧密、且相辅相成。而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初中地理的知识在广度、深度、能力和技巧的要求上更胜一筹。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践,探析进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和策略,加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关键词]区域地理 初高中衔接 兴趣培养

在近几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是教学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地理比较难学,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做好这个衔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分析:

一、转变观念。提高地位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只是会考科目,不在中考范围内,因此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小得不能再小的副科,许多学生都是在会考时临时突击,过关就可以了,而且初二会考后地理就结业不再学了,等到高中的时候几乎都忘了地理这个学科的存在了。但是,高中文科地理高考仍然涉及初中区域地理的知识,所以这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不可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高中地理一线教师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可以通过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次,不断地教给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轻松学,快速地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

二、調查研究,制订计划

做完学生的思想工作后,就应该实施具体措施了。我认为首先应该先了解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情况和对地理的粗浅认识。可以通过课后座谈或书面表达的形式收集材料,在认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再将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记录下来,并逐条分析,寻找对策。

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下的教材。我所说的教材不仅是高中教材,更包括初中教材。因为近几年初中地理的教材变化很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调整,所以我在进行授课时,都会把每届学生在初中时所学的教材拿出来进行研究,然后对比分析。这样我就能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已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然后,我再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像这样“知己知彼”,才可能“百战不殆”。

三、因材施教,注重衔接

根据前面的调查研究和认真制定的计划,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渗透和衔接了。首先在进行知识衔接时,贯穿始终的是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因为地图是地理的精髓,可初中学生对于地图的掌握可以说是一个空白,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培养学生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学会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其次,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补充。例如,在讲地球运动时,先把初中有关经线、纬线的知识等与高中密不可分的那部分单独制作成课件动态播放,再结合地球仪及板图板画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听后明显感到豁然开朗。这样在讲述地方时和区时的时候,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就较为轻松了。

四、逐步引导,培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因为地理很贴近现实生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先从身边的事、身边的现象人手,做到先对地理感兴趣,再主动去了解,然后逐步掌握,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就使问题迎刃而解了。书中的内容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现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把丰富多彩的生活融入枯燥乏味的教学中。例如,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节课时,都会花整堂课的时间进行“动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锄禾日当午”?……一连串问题让学生感到地理离他们很近,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当然,仅靠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不断渗透,逐步引导。如讲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时,我随手写出化学方程式;讲经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应用时我运用数学知识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地理学科的博大精深,就会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就会真正地想去了解地理,学好地理,而学生的地理知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

总之,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智慧,合理分配课时,掌握好教学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区域地理兴趣培养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