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研究

2017-06-01洛毛措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彩带飞天壁画

洛毛措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研究

洛毛措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文章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根据敦煌壁画中舞蹈道具的实物形象和抽象形象,将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分为乐器和彩带长绸两种类型,并通过敦煌舞蹈的代表性作品对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现代敦煌舞蹈中的运用进行实例分析,归纳总结出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现代敦煌舞蹈运用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敦煌石窟;敦煌舞蹈;舞蹈道具

“舞蹈道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定义是“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1]。因此,舞蹈道具是在舞蹈表演时所借助的物品和工具,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或器具,如反映民族地域属性的汉族手绢、扇子,维吾尔族盘子等,再如反映民族信仰、文化传统的藏族铃鼓等。可以说,舞蹈道具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并又高于生活,它一方面体现了舞蹈中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则展现了舞蹈的高超技艺及艺术表现力。

由于受到宗教、政治、民俗等文化因素影响,敦煌舞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因此,敦煌舞道具不仅拥有其他舞蹈类型道具的共性——形象化、便捷性等,而且具有再现艺术等艺术功能的相对独立个性。所以,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合理转化与运用,不仅能够为丰富敦煌舞蹈的教学研究和表演实践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分类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被盛誉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奇迹”和“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史画廊”。“敦煌舞蹈是依据敦煌壁画舞姿、彩塑及有关史料而研究创编的一种充分体现敦煌画塑神韵、风格独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品种。”[2]如图1和图2所示,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种类繁多的古代乐器和神采飘逸的彩色绸带,与敦煌壁画中人物形象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本文根据敦煌壁画的实物形象和抽象形象,将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分为乐器道具和彩带长绸道具两种类型。

图1 药叉伎乐(西魏)①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3,90.

图2 菩萨伎乐(盛唐)②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3,90.

图3 舞蹈《六臂飞天》③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图4 舞蹈《欢腾伎乐》④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一)乐器道具

“在敦煌所有的莫高窟壁画中,凡是有舞蹈图像必有乐器图像,呈现出一种有乐必有舞、有舞必有乐的局面。而壁画中这种固定艺术形式——乐舞共存,也形成了敦煌舞蹈中持乐器舞蹈的独特艺术表现手法。”[3]因此,敦煌舞道具离不开乐器与舞蹈的密切配合。郑汝中先生在研究敦煌壁画乐舞时整理出“吹、打、弹、拉”4大类、44个品种的4300余件壁画乐器[4],并且大部分乐器已经研发成功,琵琶(见图3)、腰鼓(见图4)、箜篌、竖笛等乐器道具已广泛地成功运用并完美呈现于敦煌舞的教学研究和舞台表演之中,这为敦煌舞蹈提供了非常大的创作空间。

(二)彩带长绸道具

敦煌壁画反映礼佛、娱佛等“极乐世界”的盛大场面中描绘了大量飞天伎乐形象。如图5-7所示:隋代时期的飞天伎乐肩披彩带,体态飘逸轻盈,神态自由活泼;初唐时期的飞天伎乐两臂间的彩带如展翅鸿雁,悠然自在翱翔于空中,极富动感;盛唐时期的飞天伎乐衣着乐舞服装,服饰上的彩带飘然落下,轻盈而富有动感。从敦煌壁画飞天伎乐的服饰上来看,敦煌舞蹈道具离不开璎珞和彩带,从而促使了舞蹈家们用长绸代替璎珞和彩带来表现壁画特殊意境的艺术形象与舞蹈道具(图8),敦煌舞蹈给世人展现了彩带长绸带来的天国世界神佛共舞的梦幻景象。

图5 飞天伎乐(隋)⑤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0,59,61.

图6 飞天伎乐(初唐)⑥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0,59,61.

图7 飞天伎乐(盛唐)⑦史敦宇,金洵瑨.敦煌舞乐线描集[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0,59,61.

图8 舞剧《丝路花雨》⑧乐平.舞剧丝路花雨观后感——关于舞剧丝路花雨[DB/OL].http://www.xuexila.com/guanhougan/365807.html,2016-06-14.

二、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现代敦煌舞蹈中的运用

敦煌壁画中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乐器道具和彩带长绸道具在敦煌舞蹈教学研究、表演实践中的转化与运用,能够从更深层次确立敦煌舞蹈的风格特征,并使其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一)敦煌壁画中的乐器道具在现代敦煌舞蹈中的运用

高金荣、史敏分别在她们的著作《敦煌舞教程》、《敦煌舞蹈教程》中对敦煌舞蹈教学和训练时演员与乐器道具结合表演的训练方法作了明确的叙述。以高金荣教授编创的敦煌舞蹈作品《六臂飞天》为例,为了使观众能够立刻把握和理解作品,编创者将琵琶、钹、笛子作为舞蹈道具,巧妙、灵活地运用在作品中,这就充分交代了舞蹈的内容和角色,即壁画中的伎乐天形象;另外,三种道具在舞蹈过程中的相互呼应,舞者与道具之间的情感连接,使舞姿在不断变化中生动地展现出壁画中出神入化的伎乐天景象。因此,乐器道具的运用,不仅可以让观众得到视觉上的冲击,还能让观众融入其中,起到正确把握和理解作品意境的作用。

然而,目前在敦煌舞蹈教学研究、舞台实践和作品编创中,对敦煌壁画中的乐器道具在敦煌舞蹈中转化与运用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力度不够深入——比如郑汝中先生研发出的绝大多数敦煌壁画乐器种类还没有被转化与运用在敦煌舞蹈之中(见表1),这成为限制与阻碍敦煌舞蹈艺术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1 敦煌壁画中的乐器道具在敦煌舞蹈中的转化与运用比例

(二)敦煌壁画中的彩带长绸道具在现代敦煌舞蹈中的运用

“飞天的飞动感,一方面为本身的动姿所决定,同时那潇洒飘逸的线条所描绘的彩带,大大加强了在空中辗转翻飞的意趣。”[5]由当代舞蹈艺术家们根据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伎乐形象所研究而创作出的敦煌舞蹈中,舞动“彩带长绸”的敦煌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对“人神共舞”、“神仙下凡”等形象做出了最为全面而深刻的诠释,成为了敦煌舞蹈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最早将敦煌壁画中的彩带长绸道具运用在现代敦煌舞蹈中的经典作品是戴爱莲先生于1954年创编的女子双人舞《飞天》,舞蹈中的长绸舞“充分地运用了我国传统的长绸舞技法,以精炼明快的舞蹈语汇、抒情浪漫的手法、高雅秀丽的格调塑造出追求光明、自由的香音女神形象。”[6]此外,高金荣教授深受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启发,对敦煌壁画中的乐舞艺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后,汲取戏曲长绸舞、民间红绸舞等不同舞蹈类型中舞绸的基本动作,创编了敦煌舞蹈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大飞天》。同时,高金荣教授认为敦煌舞蹈教学研究和编创实践中运用敦煌壁画中的彩带长绸道具是一项技术特征明显的技巧性训练内容,因此她在《敦煌舞教程》中对敦煌舞蹈道具——长绸的规格、持法及舞绸的训练方法作了明确的解释和详细的描述。[7]

三、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运用的作用

(一)体现艺术风格

任何舞蹈道具的运用都会影响舞蹈的风格特征。敦煌壁画中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乐器、彩带与人、神、佛完美、协调地融合在一起,使观者感受到“天宫世界”的美好和古代社会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使人浮想联翩。因此,在敦煌舞已有的独特风格中加入敦煌舞道具这种文化符号的运用,并使二者巧妙结合,既是敦煌舞独有的表现手法,也能更加突出敦煌舞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通过敦煌壁画中种类繁多的敦煌舞蹈道具为媒介,不仅能够显现出天宫浩瀚飘渺、繁华似锦的景象,更可以进一步凸显敦煌舞独有的艺术风格特征。

(二)渲染舞蹈意境

敦煌舞蹈的意境除了音乐舞美的渲染、舞者本身的动作和舞蹈作品内容外,还需要借助道具来说明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其中包括典型的环境和角色的区分。例如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就是敦煌壁画原型的再现,编创者将彩带长绸与舞者之间进行了装饰,并利用舞动长绸的动作来渲染舞蹈意境。其中,舞剧中“反弹琵琶”这一经典舞蹈造型的原型就是莫高窟112窟中的单人琵琶伎乐形象,舞者手握琵琶,赋予琵琶情感,将琵琶与舞姿融为一体,通过节奏与舞姿的变化,使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形象复活于舞台,让观者感同身受、一目了然,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提升创作空间

敦煌舞蹈因受其文化背景的约束,大部分动作均节奏柔和、缓慢,动作幅度小,力度以轻为主,徒手而舞的动作总是略显单薄,使舞蹈不够丰满,这也就限制了舞蹈的创作空间。而舞蹈道具的使用则可以改变这一局限,例如第八届“桃李杯”的舞蹈剧目《莫高伎乐情》,舞者利用乐器道具和彩带长绸道具在不失敦煌舞姿风格的前提下,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时而翻转、时而腾空,令人耳目一新。由此看来,道具的合理运用可以使舞蹈动作更具技巧性,更可以扩充舞姿发展的空间,为舞蹈创作提供便利。

四、结语

敦煌舞蹈艺术作为敦煌学和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和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众多的乐舞因素和中华文明。敦煌壁画中的乐器道具和彩带长绸道具在现代敦煌舞蹈中的成功运用,使得敦煌舞蹈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然而,敦煌舞蹈绚丽的舞台效果和独特的艺术意境还未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瑕地呈现。因此,在敦煌舞蹈教学研究、舞台实践和作品编创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勇于开拓与大胆创新敦煌壁画中的舞蹈道具在敦煌舞蹈中运用的思路和方法,为丰富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敦煌舞蹈艺术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1]赵莉.道具——舞蹈语言表达与交流的媒介[J].艺海,2000,(7):144-145.

[2]著名敦煌舞专家高金荣[J].中外文化交流,1998,(1):30-30

[3]李婷婷,孙汉明.从琵琶舞看壁画乐器在敦煌舞中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9):61-65.

[4]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206.

[5]史敏.敦煌舞蹈教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2.267.

[6]刘潇.从“飞天”舞蹈看长绸舞的艺术表现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1):61-64.

[7]高金荣.敦煌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00-104.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Application of Dunhuang Frescoes’Dance Propsin Dunhuang Dance

LUO Mao-cuo
(School of Music,Hexi University,Zhangye 734000,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ance props in the Dunhuang fresco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es the observation method,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images and abstract images of dance props in the Dunhuang frescoes,divides the dance props in Dunhuang frescoes into two types,musical instruments and colored long silk ribbons,and carries out the case analysis oftheapplicationofDunhuang frescoes’dance props in modern Dunhuang dance by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Dunhuang dance, and summarizes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Dunhuang frescoes’ dance prop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modern Dunhuang dance, which has extremely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nrich and promote the national culture, carry on and innovate the Dunhuang dance art.

Dunhuang Caves;Dunhuang dance;dance props

J706

A

1009-3583(2017)-0139-04

2016-11-22

洛毛措,女(藏族),青海乐都人,河西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和敦煌舞蹈研究。

猜你喜欢

彩带飞天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飞天之梦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眼花缭乱彩带舞
需要多长的彩带
壁画上的数学
让句子变成彩带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