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7-05-30郝丽

科技风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不良情绪支气管哮喘心理护理

郝丽

摘要:目的:研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经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护理之后PEF(峰值呼气流值)、FEV1(1s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不良情绪;影响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属于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具备迁延不愈、病程长久、发作时异常痛苦、并发症多等特点,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现对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收治研究的68例样本数据均选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患者对本次治疗流程、护理目的、护理预期效果等进行了解之后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组别进行均分,每组患者例数为34例,实验组患者中13例为女性,14例为男性,最大年龄为85岁,最小年龄为44岁,中位年龄为(62.35±5.23)岁,最长病程20年,最短病程3个月,中位病程为(9.65±2.31)年;參照组患者中14例为女性,13例为男性,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42岁,中位年龄为(63.78±5.87)岁,最长病程19年,最短病程2个月,中位病程为(10.21±2.87)年。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两组支气管哮喘基礎资料,差异并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饮食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等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熟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积极的为患者详细阐述主治医师、就诊环境等情况,确保患者可以了解医护人员水平以及医院水平,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等情绪,此外护理人员也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得患者信赖,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发病过之后需要承受很大心理压力与痛苦,十分容易发生消极情绪,如焦虑、紧张等,进而促使加重患者支气管痉挛现象,严重可能发生濒死感。此时需要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患者吸氧护理,多安慰与鼓励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给予正确健康教育,提升患者配合度。(2)患者缓解期护理,在患者发病之后进入缓解期中需要为患者阐述疾病发作过程、发病个原因,高度关注与理解患者,以有效、科学方式来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行学习与工作,提升治疗信心。(3)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缓解不良情绪,提醒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不少患者可能在夜间发作,所以,睡觉前经常出现恐惧、不安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不可剧烈运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等,睡前患者可以泡脚以及阅读,以便于有效缓解疲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PEF(峰值呼气流值)、FEV1(1s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我院研究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有数据,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以率(%)形式表示临床护理效果,且采取X2检验,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PEF、FEV1、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且采取t检验,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对比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之后总有效率97.05%显著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47%,对比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统计学对比存在意义。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PEF(93.05±5.24)、FEV1(9107±5.31)、住院期间发作次数(5.14±0.31),参照组患者PEF(80.39±5.68)、FEV1(81.11±4.21)、住院期间发作次数(11.39±0.58),经统计学分析t分别为9.5524、8.5703、55.4148,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病因繁多,具备周期性、长期性以及反复性等临床特点[2],发作时存在极大危险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在临床治疗中作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及时发现哮喘患者先兆症状,从饮食、心理、环境、药物等方面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症状。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实际情况[3],辅助患者进行全身放松,以心理暗示方式帮助树立哮喘继续治疗的信心,对患者大脑皮层进行刺激,诱发兴奋度以及机体正性反应,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哮喘症状,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45]。

经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在PEF(峰值呼气流值)、FEV1(1s用力呼气容积)、住院期间发作次数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面具备显著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可以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临床上广泛借鉴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进梅.心理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体会[J].广东医学,2016,37(z1):280281.

[2]韩秀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21):29732974,2975

[3]麻艳红.支气管哮喘74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6):191.

[4]尹贞顺.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5):7273.

[5]李冬梅,秦崇臻,何晴,等.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1):7071,72.

猜你喜欢

不良情绪支气管哮喘心理护理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