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居住区规划设计

2017-05-30王燕楠

科技尚品 2017年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王燕楠

摘 要: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雅典宪章》指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在建立城市不同活动空间的联系时,城市规划工作者切不可忘记居住是城市的第一要素”,强调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居住和环境的关系,建设“以人为本”的居住区。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革新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的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对居住的需求也在逐渐向精神、文化领域推进。同时居住区也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向多元化的居住功能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商业化的因素,居住区常常被当作商品来运作,片面追求高经济高效益,大肆的宣扬欧陆风、北美风等居住建筑,结果忽略了居住区所在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风格,造成城市特点丧失,居住区与城市发展也相互制约。

1 居住区设计要因地制宜

1.1 居住区设计要符合当地特點

居住区设计初期应对所在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注意保护当地已有的风格风貌,多吸纳当地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元素,而非一味照搬欧陆风格、北美风格,要体现建筑的地域性,同时,建筑布局需考虑当地居住习惯,日照朝向及道路的走向,尊重地域的社会条件,使得建成后的居住区与城市发展能够完整有序的结合,体现城市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1.2 居住区设计要结合现有地形地貌

居住区设计应尊重地域的自然条件、结构形成,并结合当地的土地利用及地块形状进行规划,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大肆的破坏现有地形地貌,大开大挖,这样不仅会增加土方工程量,还会破坏区内的地形地貌,更重要的是脱离了城市的整体地形风貌。因此居住区建设应与区内及周边的地形地貌相结合,并善于发挥地段优势,能做到借景建居。

2 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住区设计应以人为本,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做适度的开发和相应的调整。如今,居住区不仅仅是居住之地,更是承载人心灵、放松身心、休憩的载体。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已经从以前的被动选择到现在的自主选择。在挑选的过程中,以房屋面积的大小,户型好坏,建筑形式等为“基本指标”转向居住区的环境,物业管理,文化氛围等的“附加指标”。因此作为设计者只有综合考虑消费群体的生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建设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居住区,才能使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居住区设计应注重建筑与环境并重

居住区设计与其说是规划建筑,倒不如说是根据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来规划一种生活形态。人们在评价你的建筑时,不仅仅说它是如何的舒适和宽敞,而是说它能否带给你心灵上的认同,和具有“浓郁的气质”。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做到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绿化景观与环境功能相结合,这样建筑就被披上了艺术的内涵,环境就被赋予艺术的表达能力。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从居住空间形态、环境品质、文化特点和植物配置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建筑和环境的和谐,使建筑、户外空间、绿化系统等交融在一起,景观设计应充分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加强绿化间的相互渗透,同时开拓空间立体绿化,如屋顶花园、在建筑外墙面铺设绿化植物等,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使建筑物冬暖夏凉,同时也可以吸收噪音、滞纳灰尘、净化空气、从而提高绿化率和绿化质量,充分发挥绿化环保功能,创造出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建筑与人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理想居住空间。

4 居住区设计应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

4.1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特征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区用地按不同人口规模配建相应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其规模、项目、经营等都有其系统的延续性,并受城市规划布局的制约和支撑。同时居住区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应以系统化、综合化、步行化、景观化等为特征综合考虑,比如将公共服务设施与购物、饮食、娱乐、文化、健身等多种功能综合配置,使居民一次行动便可达到多种目的。

4.2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可采用沿街布置、成片布置、沿街成片混合布置以及其他布置等多种形式。应以满足服务半径为基础,其配建的项目和规模也应以“千人总指标与分类指标”控制。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住宅与公建的布局形式及配建比例,并结合居住区周围的现状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采用合理的规划布置形式并进行适当的增减,并应按配建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投入使用,才能达到居民使用方便和经营管理的要求。

5 居住区设计应合理布置停车位

当前居民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导致车位需求量急剧扩大,居住区的停车位比率也在急速增高,而居住区内由于停车位不足而出现的随处乱停乱放的现象,使得道路变得更加狭窄,造成交通不畅。因此居住区的停车问题已经成为规划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设计时常采用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两种方式来解决。现阶段,为了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居住区停车主要依靠地下停车库,也有的在住宅或公建的底层设置停车库,而地面则结合道路和景观布置少量的停车位。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与居住区整体规划布局相结合,不要出现占用绿地、道路停放的现象,使居民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空间。

6 小结

现代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居住区规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以及发展。因此规划工作者应将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革新的目标相结合,将居住区的经济属性、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融合在一起,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要求综合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理念。

参考文献

[1]马玲萍,海钧.浅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24):46-47.

[2]李霜,邢巍.浅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四川建筑,2009,29(1):8-9.

[3]陆冰.浅谈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75-76.

(作者单位: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