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理念与大学办学特色

2017-05-30胡明明王莉芬蔡恒玲鄢爱兰李玉兰邹家柱

高教学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实践

胡明明 王莉芬 蔡恒玲 鄢爱兰 李玉兰 邹家柱

摘 要:判断一所大学优劣的标准与它的大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分不开的。通过对理念与大学理念、特色与大学特色的解读,论述了南华大学办学特色的凝炼与实践。

关键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4-0026-03

Abstract: The criteria of judging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a university are inseparable from its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rm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the un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bstra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Keywords: school concept; schoo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明的不断进步,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经济繁荣以及生态良好的世界已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大学,纷纷从战略的角度来制定大学的发展计划。严格地来说,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各国专家学者就在不断地探索大学理念,通过对大学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又促进了大学的发展,同时,大学也被各种理念所充斥[1]。2010年,时任中国高教协会会长的周远清在一次高层论坛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想实现我国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和体系。认为若是没有一个正确地理念作为指导,大学发展就有可能与所期望的背道而驰,甚至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要以正确理念为指导,大学才能按照所期望的道路前进,才能越来越具有特色,更加有利于大学的发展。

一、理念与大学理念

大学理念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不同的时代大学理念也是有所不同的,正是对大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发展,才推动大学的发展。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办学特色与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教育要有教育理念,大学要有大学理念,这些词汇在教育界频繁地被提及;但对于什么是理念,什么是大学理念,虽然我们一直说,也一直在讲,但是对于它们的概念也只是似是而非。列宁曾经说过:为了使争论更加具有说服力,首先必须要明确各种概念。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也认为:不管是哪一方面的知识,为了使人们对它的理解更加深刻,都要有一个概念,即使这个概念还却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从形式上看,这个概念仍然具有普遍性总结规律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主观对客观的科学认识,因此,人们可以以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引人们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以及进行理论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理念就像一个指引人们前行的明灯。韩延明教授通过大量的论证和研究,从理念的源头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念的概念进行的归纳和总结。简言之,理念就是指人们对一种事物的理性认识以及理想追求而形成的一种观念体系。据此,我们对理念已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大学理念其实也是人们对其地一种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并有它们形成的观念体系[2]。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大学理念划分为两个層次:一个是理论层次,一个是实践层次。前者包含两部分,一是大学是什么,二是大学为什么;与之相同后者也包含两部分,一是大学做什么,二是大学怎么做。理论追求的是从本质上揭示大学应该是什么,实际追求的是将人们对大学的期望实现出现。

为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我国相关学者也相应地提出了“现代大学理念”,认为大学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培养我国创新精神的孵化地。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促进我国大学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大学理念有助于人们理解大学具体是做什么的、大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大学应该担负什么样的使命,此外,还将大学与外部世界关系进行了解读,这也有助于大学对其内部进行更好地管理。总之,现代大学理念包含两层含义:即大学校长用什么指导思想办大学以及人们认为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且大学理念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开放的、包容的,是大学办学的基石。除了大学理念之外,还有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目标、大学校风等与大学办学思想相关的各种概念,这些概念要么与大学理念大同小异,要么包含在大学理念之中。但是不管怎样说,这些概念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者层次反映了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因此,明晰这些概念并加以区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理念,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的作用以及性质,人们对大学理念理解越深刻,越有利于践行大学理念。

二、特色与大学办学特色

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品质和特征。以当今企业来说,若一个企业没有任何特色和创新,这个企业是难以生存下去的,注定是要倒闭的,大学也是这样。人们在对特色进行诠释时,往往偏向于一般上的意义,对特色的解释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超”;但是要想对事物认识得更全面彻底,仅仅只注重这一方面的释义,显然是不够充分的,这是因为特色之中又具有特色,个性之中又具有个性。虽然在创立大学时一直提出要办出特色,但是也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地去努力实践,许多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真正具有明显特色的并不多见。所谓的大学特色,是大学所独有的特殊符号,也是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标签,由于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最容易形成的特色就是地域特色。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以及其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特色必须要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但大学特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没有一定的时间沉淀是显现不出来的。

从目前定义的界定来看,我们可以对大学的办学特色进行定义,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学特征和个性风貌,而且所形成的特征是稳定的、持久的,并不是随意就能改变的,又是受大家认可的、独一无二的,是区别于其他大学的亮点和特点,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这种办学特征和个性风貌随着时间的积累,可以发展成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通过巩固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在教育界的地位。这些可以通过每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学研究以及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学模式等体现。因而办学特色就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地提高,同时受到大家普遍认可,主要具备以下几种特征:(1)独特性或创新性。通俗地说,人家没有的我有,人家有的我比他具有优势或者比他具有特色。(2)公认性。是指在社会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同时又受到大家广泛认可,而不是自我标榜。(3)稳定性。是指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显现出来的。(4)发展性。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并不会停滞了,它是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创新的。简而言之,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是其他学校所不具有的,它特色是因为它能培养出更加优秀全面的人才,甚至能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同时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力,受到大家的认可。

三、南华大学办学特色的凝炼与实践

南华大学地处湘南腹地,是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处于省会以外的非中心城市,因此与省会城市相比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的办学特点和教育资源,同时对学校的办学力量进行全面地考量,分析学校的优势,集中学校所有的力量,进而将其优化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

第一,要明确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其实高校就是为国家和地区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高校特色办学方向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个关键点,并以此来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地需求。南华大学自建立之日起,立足于本校校情、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校的专业优势,从而确立了“核特色、医品牌、环保优势”为主导的办学方向。在该校所有的专业中,與其他高校相比最能显现出其优势的就是核专业,因此,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应以“核”特色为主,并以此来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争取将其建设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南华大学根据自身专业优势,从学校发展战略上决定要打造“三驾马车”:第一个就是立足核专业,致力于为核工业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培养所需的人才;第二个是立足生命科学专业,努力形成为湖南省医疗事业培养大批的人才服务基地;再者以衡阳为立足点,向周边区域输入人才。核科学学科是南华大学的特色学科,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核学科的资源,将核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先进的技术投入到当地的核工业建设中,为地区的经济服务。医学是南华大学的品牌学科,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湖南省医疗事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为湖南省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医学人才。环保学科是南华大学的优势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校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业体系,专门为当地提供环保服务以及输入环保人才。正是由于南华大学有一个明确的办学方向,自并校以来,学校立足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出了“全国之最”,并打造出“全国唯一”[3]。

第二,坚持服务行业与地方的办学特色。进入新世纪,南华大学从实际出发,为了更好地打造特色品牌,相继成立了独具特色的管理平台。学校的办学理念一直就是服务社会,因此,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除了向其输入人才之外,还提供科研成果。同时学校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大学,为了帮助和支持国家核电的发展,为核电站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技术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得益于学校这几年来的不断科研公关,比如在核工业矿物提取和冶炼方面,学校经过不懈努力坚持自主研发地 、原地爆破 出、堆 等 出法和铀水冶、铀纯化等冶炼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已经走出实验室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大多数矿山开采中。不但如此,这些成果还为国际上中国的贸易和战略伙伴巴基斯坦、伊朗等国提供技术援助。学校依托中核集团公司,为国内和国外的多家企业和电站服务,如:培训尼日尔的外籍冶矿技术人员,另外对国内有名的电站和公司:大亚湾核电站、中核404、中核工业建设集团等开展培训技术人员服务,粗略估计培训班的开展有超过两万人次之多。其次,学校经过不断的研发,有些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有效的打破了核技術有关国家的垄断地位。如:已被我国大多数核电站和国防军用核动力装置应用的“氮-13监测系统”;还有学校依托自身的科研技术成果,根据社会需求,适时的建立了几个高精尖的高新技术公司如瑞尔康公司和它们生产的环保防氡乳胶漆产品在国内受到多个部委的奖励;除此之外,还有“钢水液面控制仪”等新产品以前都是由法国高科技公司的垄断,如今被我国的自主研发产品所替代,不仅节省了我国的大量外汇开销,还增加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在成绩面前,学校不骄不躁,毫不动摇的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根据地方特点,不断发展湖南新型能源所涉及的核工业、矿产开采加工、现代装备制造、医药和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盐卤化工等领域的技术。另外学校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创新服务。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在学校的经年奋斗和不断创新和探索中,终于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今天抵御了各种考验,被社会和人民广泛认可,扎下了生存发展的深根。

第三,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战略。特色人才战略是每一个地方高校的出发点和核心,高等教育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华大学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尤其是特色人才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通过专业的特色人才开设专业特色学科课程和特色专业才能在未来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专门特色人才。南华大学校领导结合学校生存和发展规律,清醒的认识到特色学科和特色人才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4],为此,学校在已有的“核、医、环保”等学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湖南当地的社会经济特色又着重开设了许多适应社会发展专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当地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前的学科专业课程比较单一,有时很难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此,南华大学决定打破固有的学科专业设置,有效增加专业就业口径,具体的做法是从招生之初按大类招生,并且大类学科统一标准化必修课程,搭建好学科的基础知识平台,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不同就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这样极大地拓宽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很好的适应了市场需求。另外学校积极推进“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和“和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避免成为一个书呆子。新的医疗改革方案的推出,学校作为地方医、技、药、护、预防等专门人才的重点培训基地,更是有效发挥了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作用,承担起了全省的住院医师规划培训、全科医师培训、医疗服务等中心任务。不仅如此,学校在核工业领域主动出击,先后和深圳、秦山、宁德核电站等二十多家核企业和研究机构院所达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研究合作协议,使得学校在校企合作的思路上又探索了一条新道路,更好的适应了我国新时期的核电发展人才需求。从2006年到2016年,从南华大学走出的毕业生有七万多人,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走上了自己的专业道路,在我国新时期的建设中,为我国的核工业、装备制造、新农村建设、医疗卫生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为湖南当地的发展输送了许多人才,有力的保障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四,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使文化成为学校的新名片。特色文化是学校的一种软实力,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全体师生的凝聚力,更能激励一所学校不断的向前发展。它不但是一种精神支柱,而且会为学校提供一种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所谓大学之大在于文化,是这种含义的集中体现。南华大学位于湖南船山故里,所以它有着很深的湖湘文化、船山文化精神。新千年初,学校经过合并后,把“明德、博学、求是、致远”定为校训,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国内外的影响力。另外,学校不但坚守校训,更把中国核工业的精神:“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融入学院的文化之中,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心怀天下,经世致用,自强不息,造化日新”的船山精神,以及“悬壶济世,救死护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等都慢慢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内容的一部分。根据当地历史发展状况,经过南华大学的不断挖掘和建设,学校拥有了全省第一个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使学校的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下,更加出色和优秀。相信新时期学校的文化建设一定会给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增添更加靓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方泽强,肖玮萍.大学理念的分类、生成及运行[J].江苏高教,2011(5):14.

[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伦娥.“南华核”是怎么绝处逢生的?[N].中国教育报,2010-10-15(6).

[4]邹树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转变地方高校发展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Z2):34-35.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探讨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中职学校突出特色改革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