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痴呆 降低风险

2017-05-26赵永飞

家庭用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血管性脑科学认知障碍

赵永飞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我国政府也于2016年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项目。当前,中国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3亿,占16.7%。上海更是“遥遥领先”,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已有457万,占户籍人口的31.6%,接近全国数据的2倍。

痴呆危机来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显得愈加重要。如痴呆与认知障碍,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据统计,65岁以上老人的痴呆患病率约5%,到80岁就升到20%以上,90岁则超过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均寿命为76.1岁,上海人均寿命已达83.1岁(男性80.8岁,女性85.6岁)。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步加强,長寿老人将越来越多,但痴呆与认知障碍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峻的挑战。

“老糊涂”要重视

有人觉得老年人记性差、丢三落四,“老糊涂”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其实是误区,年龄大导致的良性记忆下降,过后是可以回想起来的,对生活和社交没有太大的影响。老年人的思维、判断等能力都应该正常,健康老人再老也不会“糊涂”。

记忆力下降是痴呆与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也会下降,很多还会出现精神症状。很多患者家属一开始没重视,等老人迷路走丢了、性格改变了才发现不对劲,追悔莫及。当老人出现常忘事儿、行为异常等表现时就要引起重视,千万别耽误病情,有怀疑就要带老人去医院就诊,可到神经科、老年科、老年精神科或记忆障碍门诊就诊,医生会鉴别诊断。

痴呆可治可防

其实在医学上,痴呆只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可以表现出痴呆症状,其中,有些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即使是以前俗称老年性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如果能被及早明确诊断,得到规范化的护理和治疗,也可以显著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不论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慢衰退速度。血管性痴呆还需要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桥本脑病、神经梅毒、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等引发的痴呆,及时治疗会有非常好的改善。此外,抑郁症是一种可治性的假性痴呆。

预防痴呆,其实不难,从每天的饮食锻炼做起,就能降低痴呆风险,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运动有利于全身健康,各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天天运动,每天6 000步(4千米左右)。办公室人群要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身体运动不但能改善脑功能,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老年人散散步、打打太极、跳跳广场舞(轻缓一点、控制好音量不扰民)是很不错的锻炼方式。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食品,清淡饮食,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多喝白开水和茶水,少喝含糖饮料,戒烟限酒对大脑好。

认识痴呆、远离痴呆,从你我做起,多陪父母说说话,健康饮食,适量锻炼,希望每位老人都能拥有健康幸福的晚年。

(作者每周四上午、周五下午有专家门诊)

猜你喜欢

血管性脑科学认知障碍
教育与脑科学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中小学脑科学教育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设立首个脑科学本科专业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日本认知障碍症对策新大纲敲定 将着重预防
因认知障碍,日本去年走丢1.6万人
六问“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的前生前世
脑科学研究掀起“全球热”
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