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17-05-24陈月婷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陈月婷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加工处理,再以思维过程的具体化结构图呈现。本研究以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工具,将其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上世纪 60 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博赞(Tony Buzan)基于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表征工具,是表征知识及思维过程形象化、可视化的工具。它可以輔助人们思考复杂问题和表征信息,可以用于人们归纳、综合处理信息。思维导图是一种由心理活动外化编辑而成的导“思”导“想”的图画,是信息组织与共享的关键环节。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低

新教材具有内容丰富、时代性强、符合中学生阅读心理和兴趣等特点,但是不少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新教材的优点,而是以讲解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型为主,忽略利用教材对学生的语篇理解、欣赏和阅读技巧进行训练,以及对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介绍。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教材的优点和应发挥的功能。而教学过程的机械和乏味,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减小甚至受到抑制。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的阅读习惯差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漫无目的地阅读,因此存在着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慢读、指读、朗读、心读、复读和滥用辞典,而大多数学生不知这些是不良的阅读习惯,把他们当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在长期的阅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忽视了对这些问题的纠正,更谈不上解释和预防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定位失误,学生缺乏阅读策略与技巧的引导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讲解和指导。在阅读过程中把课文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某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然后举例说明,再通过大量无情境的枯燥的练习达到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而且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相关理论掌握不足,不能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目的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学生缺少阅读策略和技巧方面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从容应对所遇到的材料。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导入—阅读—图忆一体化教学

(一)阅读前的导入——发挥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学生兴趣

1.导入的特点与目的

导入是阅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导入可以预测文章的文体、主旨大意,同时在导入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针对主题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因此能提高学生的对主题探索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为阅读文本所铺设疑问,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指导学生去认真探索文章,解读文本是否与预设的内容要点,情感态度,文体结构相一致。

2.根据导入目的所设计的教学活动

阅读单元大标题,确定本单元主题。通过对主题内容的预测,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背景,提取学生已有的存储知识,以主题为中心词,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共同绘制头脑风暴式思维导图。

(二)阅读体裁分析----发挥思维导图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功能,培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

1.阅读文章的体裁特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总共有8个模块。每一模块包含5个单元的内容,每一单元基本含有两篇阅读文章Reading 和 Using language。通过阅读体裁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廖秀慧 2013:19-20)其中记叙文为45篇,占总数的58.44%,说明文总共24篇,占总数的31.

2.记叙事件类阅读文章的链条型思维导图绘制过程。

(1)事件记叙类结构特点

记叙文简而言之就是讲故事,而叙事文则讲述事性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章以情感变化或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或描写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等。教师在教学此类文章时一定指导学生把握住其体裁特点,即围绕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和结局进行阅读,了解作者所交代的何时何人在何地做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所谓的“5Ws and 1H”。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我们要首先了解“5Ws and 1H”,然后按照线索弄清事情的经过,就能轻松理解整个故事。通过理清故事的情节,把握文章脉络,才能最终达到领会作者写作目的和意图的目的。

(2)基于链条型思维导图的阅读设计

步骤一:指导学生略读文章,寻求5Ws 相关信息,确定思维导图大框架。因时间、地点、人物相对学生来说,是较易找到的,因此指导学生着重关注事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抓住事件主线,掌握文章主体,为后续的详细阅读确定方向。

3.人物传记类阅读文章的内容分解型思维导图绘制过程。

人物传记类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此类文章以主人公的生平贯穿始终,利用时空线索组织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物的姓名、籍贯、民族;人物的生卒时间;人物的生平、受教育情况;人物的贡献、成就。

因此,人物传记类记叙文可以通过绘制内容分解型的思维导图来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较完整的介绍。

(2)基于内容分解型思维导图的阅读设计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关注人物传记的特点,先行绘制出包含各部分子话题的思维导图。将文章的框架进行构建,为进一步阅读做好准备。在框架已确定的基础上,再将各部分详细信息以关键字的形式提取。人物传记忆的内容分解图模型如下:

图3 内容分解型思维导图

4.说明文体裁阅读文章的归纳型思维导图绘制过程

(1)说明文的结构特点

说明文通常说明某一事物的特征、普遍真理、阐述科学道理和对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等进行介绍、说明的一种文体。一种可以提供知识、解释说明、阐述概念与观点,但不需要发表主张或做出证明的结构模式。说明文通常采用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时间顺序常用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对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如介绍自然景物、名胜古迹的文章通常采用空间顺序,如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等;逻辑顺序则是指按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安排说明顺序,如整体-部分、原因-结果、特殊-一般、现象-本质等。

(2)基于归纳型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思维导图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将逻辑思维具体化,可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掌握文章整体结构,文体脉络的基础上,对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理清文章主次,了解细节信息,为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作者态度奠定基础。

然而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水平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在实际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程时,应考虑周到,计划周详,做好组织、管理、监督、评价等,努力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摆除劣势影响。

【参考文献】

[1] 托尼·博赞, 思维导图一大脑使用说明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刘晓宁,图文关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用思维导图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