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学学生学习之思考

2017-05-22龙家威

赢未来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思考中学

龙家威

摘要:研究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学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学理念找寻优化传统教育模式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学融入教育的积极意义,阐释了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经济学视野下解决中学教育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设性举措。

关键词:经济学视野;中学;学生学习;思考

以经济学视野研究中学学习的问题在实质上应当是教育经济学范畴中的中学教育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包括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可以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这是社会发展到信息化、现代化阶段后出现的必然现象。教育结合经济下的研究旨在探寻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利用经济学眼光发现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学融入教育的积极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氛围中,教育已然演变为和其他众多行业一般的产业,只不过其生产的“产品”相当特殊,是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各类人才。如果说普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探寻如何以最少的投入产出尽量高质量的产品,那么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如果利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优化教育模式,以期“产出”尽可能高水准的知识人才。[1]

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已经揭示出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随着人类文明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教育水平高低则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此外,对时下中国中学教育来说,绝大多数学校教育采用的仍然是类似于传统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将经济学融入教育则正好利用经济学理念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效益增长的目标等。

二、经济学视野下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中学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在教育经济学视野下,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与资源分配的“剪刀差”现象导致中国不少地区的中学教育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马太效应”,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与广大乡村和山区中学的对比格外明显。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发达地区的主要大中型城市汇集,本就资源稀缺的乡村与山区中学则在时间推移中愈发贫瘠。于是形成当下一二线主要城市的中学教育“贵族化”甚至资源浪费、而偏远地区则连维持基本教学都日益困难的现象。

(二)教育产业化的负面影响

虽然时下的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决定了当前的政府投入在中学教育层面的相对匮乏,尤其是与发达国家同等教育水平相比,中国的中学教育投入仍然十分欠缺。同时,随着分税机制的实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不少相对落后区域在教育投入上的不足,這也间接造成了这些区域中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公办中学教育投入缺失自然会吸引民办中学教育进行补充。然而出于利益的考虑,民办中学教育开始倾向于形成如制造业、房地产业等的产业化,办学目标演变为以机械地刺激升学率而维持较高入学率的收入增长循环模式。

三、经济学视野下解决中学教育问题的举措

(一)加大政府投入

西方国家研究对教育增加投入的“好处”起步很早,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heodore W. Schultz就在经济年会上发表了演讲,主题正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其核心论点即为相较于资本、物质、劳动力数量等相对显性的因素,在对社会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中,人力资源具有的知识、技术、能力等隐性因素贡献的价值更多、更好。而以Psacharopoulos为首的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收益贡献组成中,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贡献率分别为27%.15%.14%,由此推断出投入在教育层面的资源获取的各类收益均高于10%。[2]

事实上,已经有地方政府认识到了加大对教育投入的重要作用。2016年8月19日,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联合下发了《2016年秋季各级各类学校收费项目标准》的文件,开启了陕西十三年免费教育的新政策措施。这十三年免费教育中除了既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一年学前教育外,对公办的普通高中亦免收学费。不过在此文件发布前,陕西境内已经有不少地区实施了十三年甚至十五年免费教育。

(二)结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新课改以来,素质教育开始逐渐成为各类学校教育日益重视的教育趋势,但是,高考依然是相对唯一的人才选拔方式的现实又注定了应试教育在各类学校的统治性地位。从经济学视野看,与其在“素质”和“应试”之间纠结,不如利用既有的资源结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使二者互为对方的助益。已经施行了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模式固然不尽完善,却也不能被全盘否定,毕竟这种模式仍然普遍提高了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素质教育诚然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结合“应试”与“素质”是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以“素质”开创“应试”未来发展之路,而以“应试”辅助“素质”是成功之途的折中办法。

结束语:

以经济学视野研究中学学习的实质在于利用经济学原理提高中学教育的成效。这种研究角度除了意在优化传统中学教育模式外,还具有提升中学教育全局化理念的积极作用,是改革中学学生学习的创新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银慧,谢长法.近代中学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构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5):119 -121.

[2]黄光宇.教育经济学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原因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5-68.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思考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提升策略浅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