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外语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

2017-05-22秦雪洁

赢未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外语类外语办学

秦雪洁

摘要: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等方面极易受传统大学的“刻板”影响,存在 “趋同”现象,致使办学特色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等问题出现,科学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文章从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背景、人才培养特色及实施方案等方面出发,为沿海外语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背景

1.紧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日照作为陆桥东方桥头堡和国家确定的沿海15个重点开发建设的城市之一,成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战略支点,拥有了对外发展和走向世界的决定性区位优势,为学院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人才提供了契机。

2.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山东省突出“蓝黄”引领重点带动,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作为重要引擎,同时日照发挥沿海港口开放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和环渤海经济圈,全面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3.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发挥学校集团办学的行业企业优势,承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主动对接 “蓝黄”引领、融入“一带一路”,坚持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形成了以语言类专业为基础,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管理类、计算机类、艺术设计类、涉外服务类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格局。

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秉承“立足日照,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紧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布局特点、区位与历史传承方面的优势,不断凝炼特色,确立了外语类专业“外语+职业”及非外语类专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特色。

三、特色培育与实施方案

(一)优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践行“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专业群基础、专业技能模块、顶岗实习”三段式培养要求,并逐步完善四个保障条件。

1.构建特点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抓手,积极创新第一课堂形式;以学生社团组织为突破点,丰富具有外语及职业特色的第二课堂内容;以“互联网+”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实现外语类专业与非外语类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职业岗位技能。

2.优化课程体系。坚持实践“1+4+1”的人才培养总规格,将外语能力培养作为其中的一项要求,搭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品牌专业群建设为契机,设置公共课、“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重视专业(行业)外语、双语及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引进与更新,提高外语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教学课时比例,适时引入国际化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构建“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重视“双语”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健全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双师”型、“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凸显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学历教育+企业轮训+职业资格考试认定”的《“双师”型(外语)语言类教师及“双语”型非语言类教师培养办法》、完善《“双师”型、“双语”型教师认定办法》,落实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2.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一是引进具有海外学习就业背景的优秀归国人才及外籍专家;二是加强与外向型企业合作,打造具有熟练职业技能及语言能力的兼职教学团队;三是坚持以老带新,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其创新创造力。

(三)推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强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深化实验实训管理体制改革,语言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训练深度融合,为“外语+职业”、“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积极建设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打造专业化的专业群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实验实训室技术装备水平,创建融教学、科研、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实境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基地,确保辐射带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发挥日照港口城市优势,借鉴集团运作模式,加强与外向型企业的深入合作,牵头组建3个日照市职业教育集团,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通过校企人员互聘与平台共享,创新教学模式、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四)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开放式办学、国际化发展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出国留学就业的新途径、新模式,为落实“外语+职业”、“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国际化思路与资源。

1.坚持“引进来”。与境外高校、科研组织、企业集团及涉外企业积极联系,引进先进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开拓师生境外交流成长渠道,建设海外引智平台;完善留学生管理体系,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留学服务中心与目的地。通过“引进来”,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发展积累国际化办学经验。

2.积极“走出去”。依托外语特色,大力拓展海外就业市场,并通过系统地语言培训、海外生活职业技能培训、海外就业指导完善毕业生海外就业培训机制,适时引进国际先进适用的职业标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坚持语境建校,大力培育具有鲜明“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建成校园创业街、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跳蚤市场,鼓励学生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专业及语言学术与实践团体,探索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实施创新创业、职业资格证书取证、大赛获奖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考试管理制度。

2.发挥外语语境的文化作用。完善外语角、语境园等项目建设,举办校园中外文化节活动,发起万人外语晨读活动,为语言教学与学习提供浓厚的外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的外语特色。

參考文献:

[1]古广灵.对珠三角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10

[2]专业群背景下“共性+个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高职商务英语为例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2014 (10):24-25

猜你喜欢

外语类外语办学
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工学院应用实践小学期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外语类院校全口径PGT英语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构建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量表分析
建立高校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