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量化踝泵运动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价值评价

2017-05-21王金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踝泵腹部血栓

王金花

(溧阳市中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出现的并发症,若不及时采取护理方案容易演变成肺栓塞,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踝泵运动是指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从而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9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了早期量化踝泵运动指导,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后治疗,实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8.3±11.2)岁;其中肠癌患者2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8.7±10.6)岁;肠癌患者2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3例。观察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具有研究价值。

1.2 纳入标准

若患者满足以下条件则纳入本次研究:①患者需进行腹部手术治疗。②患者不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③患者没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④进行本次研究前均事先取得患者的同意。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基于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护理:患者术后行动不便,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完成上厕所、洗漱等日常活动;每天打扫病房,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病床之间用帘子隔开,告知探病家属不要大声讲话,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2]。②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告诉他们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1.3.2 功能锻炼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常规功能锻炼,即患者入院当天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标准踝泵运动[3],入院第二天护理人员检查患者是否将运动方法完全掌握,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监督患者每天至少完成两次踝泵运动,并观察患者的锻炼效果。

实验组患者则根据踝泵锻炼量表给予早期量化运动功能锻炼,具体方案如下:

①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踝泵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踝关节的屈伸和绕环运动,辅助配合抬腿,双下肢的内收、外展运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踝泵运动,让患者能够自行完成上述运动;②护理人员在次日查房时检查患者是否完全掌握踝泵运动的方法,若患者已经完全掌握,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为他们设定锻炼目标。③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配备自行研发的足踝关节运动辅助器,通过U形固定在病床后架上,通过转动手轮调整压缩辅助装置的前后距离,通过脚尖实现压缩回弹装置的压迫收紧,回收脚尖直到压缩回弹装置恢复到原来位置,完成一组足背屈伸运动。此外足背可以绕压缩辅助装置进行旋转,可以规范患者的足背屈伸以及旋转运动,使其达到最大范围,从而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目的。④护理人员制定围术期踝泵锻炼量化表并发放给患者,患者严格按照表格设定的时间进行锻炼,若患者能完成表格内容则在后面打钩,由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督促他们的日常运动锻炼。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前者用“±s”的方式表示,后者用[n(%)]的方式表示,结果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干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s)

血浆黏度(mpas)实验组 干预前 5.87±0.54 12.41±0.80 2.00±0.13干预后 4.34±0.32 8.34±0.43 1.60±1.14对照组 干预前 5.82±0.45 12.45±0.77 2.03±0.23干预后 5.47±0.39 10.04±0.67 1.94±0.17组别 时间 高切全血黏度(mpas)低切全血黏度(mpas)

2.2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经过术后的治疗干预,实验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DVT,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DVT,实验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2%)明显比对照组(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的改变,一些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有些疾病的治疗需要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可能导致下肢血流不畅,从而出现深静脉血栓,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血管壁损伤、血流状态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诱发DVT:患者自身的纤溶系统异常、手术导致血管壁损伤而直接激活凝血系统、手术引起血小板活化或抗血小板因子减少,此外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下肢活动少导致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液流动缓慢从而导致DVT的发生,因此如何预防DVT的发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早期量化踝泵运动能很好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情况并制定围术期踝泵锻炼量化表,患者根据表格来监督自己,同时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也要监督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能动性,尽量让患者完成踝泵锻炼量化表的内容,及时将患者的锻炼情况反馈给主治医生[4]。

本次研究选取了90例来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组实施两种术后干预方案,结果发现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高、低切全血黏度均有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此外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量化踝泵运动能很好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临床提供了术后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光红.量化踝泵运动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7):2382-2383.

[2] 杨小丽,黄春霞,张 健.泵运动对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0):1535-1537.

[3] 张永玲,王 玲,秦 明.早期踝泵运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9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79-81.

[4] 李晓强,段鹏飞,王深明.2012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9):2262-2263.

猜你喜欢

踝泵腹部血栓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踝泵运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晕针后踝泵与髋泵操作疗效差异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的腿部锻炼法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