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路径

2017-05-19朱佳樑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新媒体高校

【摘 要】 文章认为,在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原则上,要做到学生主体和学校引领相结合、日常舆情和危机应对相结合、校内阵地和校外阵地相结合、舆论引导覆盖面与安全性相结合。在建设内容上,要注重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建设路径上,要注重顶层设计、具体实践和形成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路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场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各高校都要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在此新媒体背景下,建设一支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亟需破解的课题。

一、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原则(四个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涉及建设主体、舆情管理、阵地建设和传播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相应的,在建设原则上要把握好学校引领和学生主体、日常舆情和危机应对、校内阵地和校外阵地、覆盖面和安全性四对关系,做到“四个结合”。

1、学生主体和学校引领相结合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要同时兼顾新媒体本身的特征和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网络行为特点。因此,评论员队伍成员应当以学生为建设主体,发挥学生骨干在网络中的优势,使沟通符合网络特征,契合大学生网民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参与网络评论过程中,学校肩负着把握舆情导向、做出准确研判、明确引导口径的重要作用,从而全方面提升引导效果。

2、日常舆情和危机应对相结合

高校校园舆情工作包括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反馈等工作环节,是有机联系的一套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一项系统工程。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将规范日常舆情引导与强化危机应急处置有效结合。成员平时重点做好日常舆情收集、监测,不断提升舆情信息的把握分析能力,在开展网络评论时能够将各种信息加入评论中,增强说服力;突发事件发生后,评论员队伍要快速形成应急联动机制,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有效处置,在短时间内发起强势的正面言论引导,维护高校稳定工作。

3、校内阵地和校外阵地相结合

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得校园网与社会网之间没有“围栏”。做好舆论引导,要本着“建好自己的,用好社会的”原则,形成校内外联动合力。一方面,主动建设校内微信公众号、微博、易班等校内新媒体阵地,深入挖掘网络阵地育人、服务和文化引领功能,增强学生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用好社会网站资源,长期支持评论员队伍在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网站及论坛发挥网络影响力,有效掌握网络话语权。

4、舆论引导覆盖面与安全性相结合

开展网络评论,既要不断扩大评论的规模和覆盖面,又要确保舆论传播安全。因此,要统筹规划队伍建设,严格组织纪律,建立分层舆论引导机制,明确各级评论员的角色身份和权限行为,完善舆情引导工作保密机制。

二、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内容

1、网络评论阵地建设

一是主动建设校内舆论引导阵地,构建由校内微信公众号、微博、易班等校内新媒体阵地组成的分层次建设格局。其中,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重在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展与大学生网民的沟通互动;易班学生互动社区重在培育建设名师工作室、教学资源库等网络文化品牌栏目;此外,学校校方客户端也可以宣传展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成果、传播校园正能量。

二是积极抢占校外舆论引导阵地。为评论员成员量身打造网络角色目标,使其活跃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互动社区,不断积累网络人气,培育网络意见领袖,达到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实施有效引导的局面。

三是整合资源,着力构建校内微信联盟、微博联盟。当前,各高校除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之外,各级团学组织、学生社团也纷纷开辟微博、微信平台,吸引大学生关注参与。评论员队伍应当以此为契机,参与到微信、微博联盟建设中去,通过日常信息共享等举措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舆论引导的集群效应。

2、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

一是构建由校内外专家、新闻学等相关学科教师、舆论引导实战经验丰富的行政干部和辅导员等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二是明确评论员的选拔条件和工作职能,规范管理、培训、激励、考核办法。三是建立分层次培育机制,为成员量身打造网络角色身份,明确各级引导员工作要求,形成金字塔式舆情引导团队结构。

3、网络评论制度建设

推动完善校内新媒体管理规范、舆论引导员选拔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实现评论员队伍规范、有序管理。以评论员队伍建设为载体,形成高校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员分级管理办法、高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三、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路径

1、注重顶层设计

参考国家成立网信办的工作模式,高校应当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指导小组。研究制定队伍章程、管理规范及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细则,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选拔一批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了解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对参与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具有浓厚兴趣的引导员队伍。面向团队成员开展专题培训,指导成员掌握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逐步打造一支能建言、会发言、发好言的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

2、注重具体实践

在开展专项培训基础上,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分布、网络活跃度和人气指数等情况,明确成员网络角色分工,使其更加有效地参与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指导成员依托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微博、APP等多媒体平台,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及时批驳谣言、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在队伍内部组建多个项目小组,配备专业教师担任指导,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为重点,激发成员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產品研发。分层次做好成员的日常培育,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参与评论员队伍建设情况纳入校内学生评优机制。

3、注重形成机制

总结工作室建设经验和成效,形成学生参与网络舆论引导的长效工作机制,涌现出一批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关键时刻能及时传播正面声音信息;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学生专栏专题,为更多学生参与网络舆论引导提供载体,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传播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出台激励政策支持评论员队伍开展网络文化产品孵化,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姚鹏.加强高校BBS引导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红色马甲”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J].文教资料,2007.1.

[2] 邬华,陈正军,万润燕.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网络评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中的意义[J].时代人物,2008(02)18.

【作者简介】

朱佳樑(1986.4-)男,上海人,讲师职称,硕士学历,研究方向:网络思政教育、新媒体.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新媒体高校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