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歌

2017-05-18高平

戏剧之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传承

高平

【摘 要】河南作为中原地区文化大省,拥有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原经济的崛起,中原文化的发展日益受到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笔者通过对中原文化中河南民歌的探索,期望能够加强对河南民歌的保护、发展和创新,让更多的人熟识河南民歌,了解河南民歌文化。通过传承和发展河南民歌,为中原文化大繁荣以及把河南建设成为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河南民歌;中原文化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69-02

中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建设中原文化、发展中原文化内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乃至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快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为中原文化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河南民歌是河南民间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经过历史长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以来,在民歌基础上,曲艺、戏曲音乐发展较早较快,民间群众的文化多被曲艺艺术所代替,河南民歌大多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和一些边沿地区,其风格比较鲜明,品种也比较多;有部分民歌还与民间的舞蹈紧密联系。

一、河南民歌的独特之处

河南民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生活、生产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民歌,遍及河南省境内。由于中原地区自宋、元、明、清以来,在民歌发展、曲艺演唱以及戏曲音乐发展上相对较快,民间群众的文艺活动,多被中原戏曲和曲艺音乐所代替。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民歌、曲艺、器乐曲、歌舞、戏曲等各种传统音乐形式在河南省传统音乐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在各类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集中收录的与河南民歌相关的有千余首之多,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在各类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收录的河南民歌千余首,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分别有:活泼跳荡,轻盈明快的大别山、桐柏山区民歌风格;敦厚朴实、新颖酣畅、中州韵味浓郁的伏牛山区和南阳地带的民歌风格;粗犷朴质、声腔浑厚有力的豫西山区的民歌风格;平缓流畅、柔和优美的平原地带的民歌风格;中原劳动号子民歌风格等。

河南民歌资源丰富、风格众多,但一直以来推广力不强,事实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新音响、新音乐的不断产生,各地民歌和戏曲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民间艺人与民歌库存在数量上逐渐衰减。因此,加强对河南民歌的传承,既是河南音乐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河南发展音乐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

二、河南民歌存在的现状

目前,根据调查发现,在河南省内河南民歌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河南普通民众只知道在河南省内的豫剧,但不了解河南传统的民歌曲目,河南民歌的传播范围相对来说非常的狭小,大部分人都可以演唱豫剧片段,但是对于河南传统的民间歌谣一无所知。

(一)河南传统民歌的根基分布在各个区域的农村,但是由于近几年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而且在文化内容上缺乏相应的引导,再加上目前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的豫剧节目和演出又具有很强的覆盖性,很多人对于传统的河南民歌知之甚少,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劳务人员的大量输出,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以及多元化的歌曲对人们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土生土长的传统民歌就没有了成长发育的环境,缺少了生长发展的土壤,传统的民间歌谣已然被汹涌的流行内容淹没;(二)“张口即来、闭口即无”的口传心授形式非常落后;受到传统音乐学习模式的约束,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现在掌握传统民歌的音乐人大多是传统的艺人,没有受到过专门的系统的音乐学习和培训,对于传统民歌的传承和保护就失去了延续艺术生命的使命;(三)传统的民间歌手年龄普遍老化,后继无人,发展呈现青黄不接的趋势;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民间艺人呈现老龄化现象,再加上周边的年轻人随着社会大潮投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学习传统民歌,整体的形势不容乐观;(四)河南省内的音乐院校没有设立相关的教学课程以供教学和传承。在省内多数的音乐院校中,大部分传承的是西方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对于本地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没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三、发展河南民歌的具体措施

(一)寻名师重传承。发动民间热爱民歌的人士开展寻访民间歌师的活动,深入到民歌发源地或流行地区,收录、搜集民间歌曲,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和创作素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歌咏活动、歌会、庙会等,让大多数的民间艺人聚集在一起,交流民歌、传承民歌、发展民歌。大力支持民间艺术大师接收弟子,鼓励他们将民歌进行传承和发扬,让更多的人学习民歌,让更多的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载体。将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与旅游结合,让人们轻松了解民歌的特点、风格、种类等,让不同地域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河南民歌,让民歌成为河南文化建设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二)多投入促创新。目前,各級政府均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但还有一批文化遗产未能列入到保护的名录中,未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人力支持,对于这部分河南民歌的保护力度还需要逐渐加强。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对河南民歌的收录、传承、传播的经费投入,设立相应的条文条例,从制度上加大对河南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工作班子,致力于对河南民歌的传承和创新,为河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平台,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设机构促发展。设立专门搜索民歌的机构,安排专业人士搜索民歌,整理民歌,编订成册,将这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歌曲收录起来,出版发表,让后代子孙能够看到、听到正宗的民歌、传统的民歌。在民间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歌交流活动,不断利用新兴媒体和媒介,通过互联网技术大面积宣传和扩散,使河南民歌能够真正地在中原立足,将来扩散到国内其他地区,乃至代表中国走出国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添砖加瓦。

(四)开课程保流传。在音乐院校开设相关河南传统音乐传承课程,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系统化教学内容,广邀名师,培训后备人才,传播传统音乐文化,为河南民歌的发展创造机会。另外还需在各个学校音乐课中融入河南传承音乐元素,使本省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河南民歌的精髓,建立一套集艺术性、教育性及适用性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更好地推进河南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河南省文化大发展的繁荣。

河南传统民歌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的艺术形式,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就需要有更多的机遇来不断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推波助澜。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一代来进行解读,也需要专门从事音乐艺术的工作者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发掘,应用到我们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中,将民族文化的艺术精髓放大、传承。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河南传统民歌艺术文化应该不断创新本土音乐传承和发展模式,以强大的推动力和新的教育模式服务于中原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戈.乐中颂歌未央[D].中国音乐学院,2016.

[2]张艾娟.浅析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D].上海师范大学,2015.

[3]黎丹.王昌芝的河南民歌演唱技法分析[J].大舞台,2015,(03):116-117.

[4]葛春先.论河南民歌歌词特点与衬词规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89-192.

[5]张小萌.论河南南阳民歌小调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把握[D].中国音乐学院,2014.

作者简介:

高 平(1983-),女,汉族,山东枣庄人,文学学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