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国”里的“吹吹腔”

2017-05-18赵晓丽

戏剧之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云龙县云龙唢呐

赵晓丽

云龙县在古代称为山国,是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山区县。它的地理位置处于滇西横断山脉南端澜沧江纵谷区,由北到南澜沧江及其支流沘江纵贯,奔腾的怒江向西面绕过境内巍峨的高山。同时它也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县,其中世居民族八个,74%为白族人。在这“山国”里的白云之乡中,在澜沧江峡谷,在莽莽的群山,在那些古朴的白族村寨中,不时有高亢的唢呐声传来。这是白族群众在演唱民族传统戏剧——吹吹腔。

吹吹腔是一种古老的白族剧种,表演程式及身段谱都十分完整,角色有“生、旦、净、丑”,对手、眼、身、法、步的身段完成的准确度要求极高,完成的舞蹈质量也极好,当然只有身段没有音乐是不行的,其与唢呐旋律可完美融合,可见其行当分工的明确性。以唱、吹为主的吹吹腔,用唢呐为主要器乐吹奏过门,所以吹吹腔也可以称为“唢呐戏”。其每唱四句为一段,唱词格式为“三七一五”山花诗体。第一句为起板,二、三句为中板,四句为落板,起板和落板都用唢呐间奏,击乐配之,击乐节拍十分严谨。有上引、咏诗、作对、表白、做功等表演程式,有“一吹、二唱、三敲打之说法”,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即:平腔、净腔、生腔、一字腔、哭腔、大哭腔、高腔、摇旦腔、走板、垛垛板、数板、倒板等,唱腔调门随戏中人物而定。

吹吹腔演出的剧目十分丰富很具有观赏性。集说、唱、表演、器乐于一体,曲目本身的创作就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有时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是观众自身的经历,很容易接近观众;它还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因为它将诗赋、神话、谚语运用于作品中,再加上表演动作的夸张,就使曲目更传神;它还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白族语言,唱腔的诙谐,器乐的合理配合,节拍有快有慢,动作有张有弛,节奏十分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崔文瑞砍柴》、《火烧磨房》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剧目不仅具有生活性,也具有通俗性和幽默性。在传统的吹腔曲牌外加入白族的山歌小调,这种新颖的唱腔让人耳目一新,再加上轻松活泼的表演,更让其显得丰富多彩。

据专家考证,白族吹吹腔源于江西的弋阳腔,由明代入滇的汉族移民带入白族地区。经过长时期在白族地区流行,以及无数白族艺人的共同辛勤创造,发展成为行当体系完善,剧本体裁丰富,并融入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内容的独特剧种,迄今为止有五百多年了。吹吹腔在清代以后渐渐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流派,北派吹腔有大理、鹤庆等地,南派吹腔为云龙县境内流传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北派吹腔受滇戏、京戏和其它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渐渐没落,与之相反的南派吹腔在白族山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因此保存白族吹吹腔戏剧内容形态最为丰富完整的地区当属云龙。文化部于2008年命名云龙县为“吹吹腔艺术之乡”,其常年活动的业余戏班有八个并有10座古戏台被保存,其中有200多的民间艺人。

吹吹腔于云龙白族有着的悠久历史,据记载在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今为旧州镇三七村的原州府衙门,在其建造戏台,老艺人在此地世代相传,此现象证明在明代就已有唱吹吹腔戏。所以,最迟在明朝后期吹吹腔就已传入云龙。首先是在州署、盐井等经济和文化都较为发达的地区流传,后才转入乡村。到了近代,由于受到外来戏剧如京戏、滇戏的冲击,在盐井地区由滇戏取代了吹吹腔,使吹吹腔不得不向山区转移,以至于在边远之地能得到完整的保留。吹吹腔的变化过程也代表着其他民族文化逐步被边缘化。

最近几年,白族吹吹腔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受到了云龙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云龙县已收集到200多个传统剧目,并成立了县吹吹腔艺术团,坚持送戏下乡的活动,帮助指导和扶持业余吹吹腔剧团,同时举办传习班,在民间组织人收集和整理资料,包括剧本、脸谱、音乐等;加强宣传,文化品牌和群众认知度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18位吹吹腔艺术的传承人由省、州、县三级政府命名。2004年9月,云龙县白族吹吹腔参加全国第四届华文戏剧节表演;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文化周刊》栏目剧组摄制了《云龙白族吹吹腔戏》专题片,在央视节目中播出;2006年,云龙县的白族吹吹腔成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由少数民族传承五百多年的白族吹吹腔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古老的民族白族的剧种慢慢地从坝区转向山区,并最终在边远山区山乡中顽强遗留。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对吹吹腔进行保护,从而使其民族艺术之花再放光彩。

参考文献:

[1]云龍县白族吹吹腔[M].

[2]云龙县长新乡大达村白族吹吹腔戏调查报告[R].

[3]论白剧音乐的特征及创新发展[J].

猜你喜欢

云龙县云龙唢呐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又听唢呐
云南白族古盐村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遗产保护——基于大理州云龙县顺荡村的田野调查
苏云龙作品
周云龙教授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
云龙湖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