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教学

2017-05-17李梅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升华朗读语文教学

李梅静

摘 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古人亦常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 升华 思想感情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课堂的教学由朗读而展开,由朗读而深入,因朗读而升华。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得知:“未识其字,已闻其音”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学需从朗读入手,朗读中学会品识,深情朗读时熏陶和升华感情。

朗读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能够无添字、漏字、错字地对文本进行朗读。第二阶段,学生能对所读的文本进行赏识,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三階段,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受到文本的感染,熏陶和升华思想感情。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级一级向上升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展开朗读教学则是最关键的一环。

1让学生无添字、漏字、错字地对文本进行朗读是朗读教学的基本准备

小学生常用的字不外乎千来个,在展开朗读教学之前,指导学生凭借学习工具书对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查阅排惑,解决不认识的字词,争取把字音读准,理解词语的基本解释,争取把句子读通顺。这也是学生无证障碍阅读的基本要求。识字,文章才能朗朗上口。

2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字词句所蕴含着的思想感情是朗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滔滔不绝的朗读声,声音洪亮,字音准确,但细细听来,总觉得缺乏韵味。这就代表着,朗读教学只是达到了第一阶段的目标。然而,语文教学远远不止步于这一层次,那便要求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如何去品读文本这就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步。

(1)把所需要的朗读的文本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品味文字所蕴含的深意。小学生的知识量和生活阅历尚未达到成人水平,对他们进行朗读教学必须得让他们真实感受文字的场景,而这场景需是他们所见过或者熟悉的,这样他们才能明白这文本想要表述的意思。比如在课堂上展开《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教学,“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一句话中,引导学生在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一下,茫茫草地每年小草长得葱葱郁郁,在经过季节的变更之后又变得枯黄的场景。这场景对小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当他们能把生活与文字结合之后,朗读就不再生硬死板,而是在朗读时脑海就浮现出季节交替,小草枯荣的画面。

(2)朗读教学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一节课有四十分钟,如何充分利用这四十分钟,除了教师的教导,关键得看学生的课堂状态。而语文教学的关键在朗读,如果在课堂教学的朗读环节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嘈杂。洛克曾经说过:“对于儿童,我们要注意把握他们的喜好的兴趣上的有利时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适宜时机是当他们处于注意集中,兴致很高的时候。”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展开朗读教学时,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我是猫》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一篇外国文学名著的节选片断展开有感情的朗读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最为关键,让学生代入猫的角色,想象自己就是那一只贪馋的猫,模仿猫的动作,揣测猫的心理,一边表演一边朗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朗读变得津津有味,《我是猫》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方方正正的文字,而是生动有趣的游戏。学生更能从朗读中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

(3)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注意朗读技巧,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方式的反复朗读更能把读者带入文章中。如在《西风胡杨》的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作者的祈求和呼吁呢?“读”是不二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文字的轻重和停顿,如在朗读“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这一段文字时,把朗读的重点放在“祈求”上,边读边体会作者对胡杨悲惨命运的同情,感受作者发自肺腑的期盼和哀求。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朗读的语速和语气。反复朗读并不是和尚念经,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要求读者在朗读的时候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味,重视句子的语气语调,不同的语气朗读不同的文字能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抑扬顿挫的读法能使同样的文字读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在朗读“我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这一段文字时,便要求学生带着无比沉痛但又无比坚定的口吻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受到文本的感染,熏陶和升华思想感情是语文朗读教学的最高目标

在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把“能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升华思想感情”作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最好见证。把“读”和“悟”充分结合起来,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受到熏陶,升华感情就是把文本给读“活”了。文字不再是印刷在纸张上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而是活灵活现的指引者。学生从作者的文字中受到启迪,熏陶情感。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在朗读女佣阿三的话“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时,结合鲁迅先生的事迹和他常说的话,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真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朗读这文段,从字里行间品读作品的中心思想,提高个人认识,争取做一个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如果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能达到这一点,便是对朗读教学的最高目标了。

参考文献

[1]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洛克.教育漫画[M].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升华朗读语文教学
贪吃蛇升华记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