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村旅游扶贫与传统乡村文化保护

2017-05-15王小婷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扶贫乡村旅游关系

王小婷

摘要:该文在分析传统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扶贫的相互作用,尝试从传统乡村文化保护的角度来促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传统乡村文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正蓬勃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对经济的贡献已经“十分天下有其一”。然而,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的贫困问题正制约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大众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全国扶贫脱贫提供了契机,由于贫困人口多分布在偏远的乡村地区,所以乡村旅游作为扶贫脱贫主要途径的方案应运而生。

历史实践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可能把发展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剥离出来[1]。在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一味追求GDP数字的增长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使得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传统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任何不合理作为,都将导致全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基于文化的不可再生性和易灭性,这种破坏将是不可挽回和不可修复的,所以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破坏必须得到重视。

一、乡村旅游扶贫概述

为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发布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目标:“十三五”期间,力争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全国乡村旅游脱贫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很高成效,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全国乡村旅游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景点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把握不准确。第二,没有形成旅游产业链。第三,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规划衔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资金整合使用和监督考核等问题。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开展需要进一步探索,而其中发挥传统乡村文化的资源优势是重中之重,要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传统乡村文化为价值导向。

二、传统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关系

传统乡村文化是指存在于特定地域乡村范围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在人类群体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并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文化。它不仅包含了地域先民创造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含了凝聚群体认同的文化精神,它是一种延续的、反映地方特性的文化[2]。由传统乡村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1、传统乡村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乡村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传统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来源于传统乡村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特定的地域景观、民俗风情等,将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并反应出当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并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追求。

2、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乡村文化保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首先,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乡村文化保护是机遇。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多传统乡村文化日益得到更高的重视和发掘,有助于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认识,提高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从而提高保护乡村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乡村文化保护是挑战。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传统乡村文化正面临着民俗风情趋同化、生活习惯商业化、民族文化庸俗化和异域文化冲击等问题,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另外,在发展中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缺乏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正确引导,村民开始对传统乡村文化产生了不自信的态度,认为传统的就是落后的,是需要摒弃的,从而使传统乡村村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强势取代,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其对游客的核心吸引力。

3、传统乡村文化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石

乡村旅游发展和传统乡村文化保护是紧密联系的活动,乡村旅游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反作用于乡村旅游本身,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传统乡村文化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基础上发展的鄉村旅游是将传统乡村文化作为一种长期有效的资源进行利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符合自然社会经济规律,是有生命力的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

三、发挥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扶贫的相互作用

1、发挥传统乡村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优势

首先,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大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乡村文化中的固有的优秀元素都可以成为影视题材,对其加以创作,可以发掘适宜产业化的传统文化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

其次,乡村文化价值重建。关于乡村的记忆不应该只停留在传统文化,而应该将乡村文化价值的精神要义作为乡村文化价值重建并内生创新的新起点,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对其价值高度认同并形成情感依附[3]。

2、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扶贫和谐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乡村旅游发展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挑战。首先,充分尊重传统文化。解读传统乡村文化内涵并有自我价值判断,促进文化进步和传承。其次,传统乡村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整合。通过对比理解他人文化并认清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使传统乡村文化吸收新元素和新思想,使其不断进行内涵丰富化、多样化和创新化。再次,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根据当地文化特色确定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创新融资途径和方式,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乡村旅游导游的乡土文化讲解实用能力,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

3、坚持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规范文化发展秩序。加强国家立法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全国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立法,提高其法规效率级别、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中政府应发挥其行政权力,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健全法律对传统文化的保障体系。另外,还可以以知识产权法规保障传统文化。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文化权益。建立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加强文化传播设施、文化活动设施等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如网络、广播、有线电视、电台和学校、培训机构、社区广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厅、农家书屋和村活动室等,为人民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为人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并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发挥全民能动性,提高文化自信。目前存在对本民族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导致对中国文化缺乏认识的结果[4]。必须以乡村文化为根基,进行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等的开发,创造悠闲宁静的文化氛围,为乡村旅游提供文化价值导向。另外要提高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尊重传统文化,提高文化魅力。

四是调整旅游发展结构,减少发展危机。从发展的结构形态分析,结构良好的发展为人类带来长远与根本性的好处,结构不良的发展加大了发展的成本和代价[5]。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发展乡村旅游,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给传统乡村文化带来的发展危机,统筹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五是建设重点工程,提高龙头带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民俗风景和农事节庆等,并进行重点工程建设,建设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项目,激活社会资本,不断辐射、带动和促进周边乡村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玉光. 发展与危机-国外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经验的启示与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110-115.

[2] 苗长松. 旅游开发与传统地域文化保护关系初探[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赵 霞,杨筱柏. “人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研究[J]. 农业考古,2016(3):236-242.

[4] 王志華. 日本政府促进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3.

[5] 李玉波. 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探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扶贫乡村旅游关系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证监会“扶贫”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管仲“扶贫”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