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2017-05-13韩慧会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王守仁心学知行合一

【摘要】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王守仁的“心学”是其所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性格和个人经历的合力产生的结果。心学思想是明代儒学革新的产物,在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上改造了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王守仁;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

一、王守仁其人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常讲学于会稽山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他早年学格物穷理之学,深研朱熹之说。后转向陆九渊的心学,并加以发展,成为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

二、心即理

“心即理”最初是由陆九渊提出,并以此为核心,创立心学,将自然规律与封建伦理道德合二为一,即“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王守仁完善了这一哲学命题,内心即天理。王守仁之所以提出心即理,不仅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人把心和理一分为二。另外,如果一个道理没有进入我们的内心,这个道理即便再正确也没有用。也就是说任何的道理都必须通过我们内心,所以王守仁也说心外无理。

心即理。心在物则为理。心即理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心,一个是物,缺一不可。王守仁提出心即理,也是为了补偏救弊。程朱理学发展到此时已经十分腐败,失去了教化人心的作用,心学的发展弥补了这一不足,进一步发展了理学。

三、致良知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在用意上和孟子相通,但又指出“良知即天理”,这无疑是对孟子学说的发挥。同时他把《大学》里的“致知”结合进来,遂诞生自成一家的“致良知”一说。

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有其产生的深刻根源。据其弟子王畿《刻阳明先生年谱序》中记载,“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学。盖尝范例于辞章,驰骋于才能,渐渍于老释,已乃折衷于群儒之言,参互演绎,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载,动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从这里可以看出,王守仁“致良知”思想的形成与明代的佛、老文化及儒家学术有密切关系。一方面他在文化观上受到佛、老文化精神,尤其是哲学层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对佛、老文化的一些危害性也较之纯儒学者有切身的体验与认识,“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趣愈下。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王守仁既吸收了佛老思想的有益之处又批判了佛老之说的不足,完善了致良知学说。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在用意上和孟子相通,但又指出“良知即天理”,这无疑是对孟子学说的发挥。同时他把《大学》里的“致知”结合进来,遂诞生自成一家的“致良知”一说。王守仁认为良知是一种自给自足、不假外力存在于内心的精神力量,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良知是善的,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由于我们经常会受到物欲的遮蔽不能使良心得到彰显从而成就德性。如何去除遮蔽彰显良知?这就是“致良知”。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实际包括两部分“良知”与“致良知”。致良知说是良知说的功夫论,即实现良知本体的方法、途径、步骤。“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也就是说,要想去除私欲障碍,恢复良知本体,就必须时时处处致良知。致良知就是依此现成良知而行,即依良心而行,存善去恶、存天理而去人欲从而留存知是知非、知善知恶之心。

四、知行合一

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分为“知易行难”、“知行合一”与“知难行易”三大类。程朱理学发展到明中期已经十分腐败,失去了教化人心的作用,许多人“知行”脱钩,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僵死的、形式化的教条规范不了机诈多变、超然法外的人,伦理道德甚至成为一些人营私舞弊的工具和打击反对派的棍子。朱熹“知先行后”的知行学说收到了王守仁的批判。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五、王守仁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发展

王守仁心学属于儒学体系,但由于其吸收了许多其他宗教的东西,有不少偏离正统儒学之处,在当时被人们称为“阳明禅”,一直以来还有很多人批评心学为“阳儒阴释”,其实王守仁心学是实实在在地深入到骨子里的儒学。王守仁讲心、讲性、讲良知、讲修齐治平、讲万物一体等,就多得之于传统儒学的基本概念;同时,还深刻体现了儒学思想,与以往的儒学一样,自觉地从建立伦理秩序和培植理想人格的角度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纲常礼法,其对世界的价值判断、对主体的内在要求等具体内容完全来自传统儒学,并对之做了合乎逻辑的发展。

第一,王守仁的“心即理”学说是针对朱熹以“心”、“理”为二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发展。第二,王守仁和朱熹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成德成圣,两者只是道路的不同,前者是向内求本心后者是向外寻天理。

阳明心学是明代儒学革新的产物,它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学的理论框架,重新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为基本范畴的心学思想体系,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改造和革新了宋明理学,并在内容上高扬人的价值与地位,強调了道德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由此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其影响甚为广泛而深远。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守仁的晚年定论,也是他对自己思想的总结。修己心,正己身,去除遮蔽,发明本心。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 传习录[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 吴 光. 阳明学研[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3] 劳思光. 新编中国哲学史[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 陈 奇. 王守仁“心即理”及其认识论意义[J]. 文史从刊, 1995(5).

【作者简介】

韩慧会(1994—),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王守仁心学知行合一
王阳明和拉康主体观比较
王守仁的“胆小”
王守仁的“胆小”
书生惹上锦衣卫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