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指标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制度化水平

2017-05-13刘小珍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制度化指标体系

刘小珍

【摘要】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区治理结构变迁、权利时代公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城市社区对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呼求,这些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推动了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兴起。

【关键词】社区治理;指标体系;制度化

社区居民参与有序度和有效性的提升,既有赖于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育,更有赖于相互协调的规则作保证,有必要的路径和机制做支持。实践中,社区治理指标体系能够提供描述性的、定量的数据,能够描述现状,发现趋势,寻找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瓶颈问题,对于提升治理的制度化水平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在这方面,H社区的创新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社区治理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

H社区是由旧区改造而成的新建商品房小区,始建于2001年,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居民1641户,常住人口近5000人。近年来,H社区以党建引领,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党员骨干作用发挥和公众参与自治自觉性大幅增强。2015年, H社区从建立治理指标体系入手,探索新的途径、方法,提高治理能力。这一体系的目标指向十分明确,即在党建引领下,建立安居乐业的新秩序,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落实责任制。主要有以下特点。

1、突出问题导向

指标体系都是从小区存在的问题出发,建立防范、处置、监管的不同层级指标作为管理参数。这些问题事关群众安居乐业,大致三类。

(1)需要增强的防范安全。有7大项目,每个项目有若干子项目,这些子项目都是涉及到家家户户,每个居民的生命财产,自治的责任就是严加防范,尽可能降低发生几率。

(2)需要强化的协调管理。有8大项目,每个项目有若干子项目,子项目列出的内容就是日常发生的各种各样矛盾、纠纷,需要通过协调管理逐一解决。

(3)需要满足的群众多元需求。也有8大项目,每个项目也有若干子项目,子项目中的服务菜单旨在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尽量做到大众化与个性化的统一,皆大欢喜。

2、突出自我加压

指标体系涉及的项目,都同政府在基层的条块部门相关,其中党建引领更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因此,H社区的治理指标体系自我加压关系到各个方面,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三自”压力。在居民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对居委会的职能定位,实际上目前的业委会包括自治家园等新生的群众自治组织都遵守“三自”法则运作,把“三自”内容作为考核指标,这是自治组织自我加压的体系,把“自为”提到一个新高度。

(2)公权压力。指标体系涉及公权领域,管理、服务、安全都带有公共性,许多项目关系到公建配套的完善、使用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基础工作是否扎实的问题。考核的结果不仅反映基层治理的效果,更反映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质量。

(3)党组织压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基层党组织,而党的十六大更具体提出社区党建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在完善服务群众方面,基层党组织负有重要的领导和引领责任,从这意义上看,这个指标体系也在考核基层党组织。

3、突出党建引领

在治理指标体系中把党建引领作为一个类别,一方面说明社区党组织的自身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比较强,在自治组织中的威信比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治组织的政治意识和党的意识比较强,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党组织通过三条途径加以引领。

(1)通过规范1+3模式。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三驾马车”的不同作用,并在自治家园中发挥引领作用。

(2)通过党员示范作用。要求党员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自觉参与治理的行动上,并成为自治家园的骨干力量。

(3)通过组织扩大志愿者队伍夯实群众基础。不断更新和扩大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自治家园建设,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

二、社区治理指标体系建设的实践成效

归纳H社区创新基层治理的做法,在实践中增强了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1、秩序扩展意识。H社区是商品住宅区,业主来自各地各阶层,异质性明显。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容易造成秩序上的乱象。把“三自”的内涵与外延上升到标准化的分级项目,又通过目项化管理,规范业主行为,实现建立生活共同体的新秩序。感到秩序井然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规则制定意识。居民在参与自治和被自治的互动过程中,逐步看到照章办事的好处,即公开、公平、公正,一切在阳光下操作,慢慢养成“碰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办事处世讲规则的意识越来越普遍。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对一个生人集聚的社區来说,制定刚性的规则要比说教柔性的道德更重要。

3、落实责任意识。由于指标体系的科目既具体,又明确,做好做差群众一目了然,这就在客观上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心,变被动为主动,使道德上的奉献精神与责任上使命感融为一体,有助于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社区治理指标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指标的作用在于提供描述性的、定量的数据,开展清晰有效的定量数据和分析,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供依据。社区治理指标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基层社区位于一个相对小的地理区域内,社区居民容易产生有共同的需求和目标,能够非常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居民之间拥有方便的沟通机制和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广泛的参与,社区建设的组织者由于身处其中,对所在社区的文化、社会结构、人口、政治结构和社区存在的问题可以有相当透彻的了解,获取社区居民的认同,促进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度的不断提升。H社区的治理探索为提升社区治理中公众参与提供了借鉴思路。

1、注重发育群众自治组织。群众自治组织是推动社区民主参与的组织依托,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壮大,既能扩展社区公共空间的领域范围,也能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精神,锻炼居民参与自治的能力。

2、注重扩大群众自治精英队伍。群众精英队伍的数量和水平对群众自治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高素质的群众精英队伍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公共活动。同时,素质过硬的社区精英队伍能提高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威性与协调性,形成居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

3、注重积淀社区文化资源。在异质性比较高的城市社区中,塑造现代社区文化将有利于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形成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公共意识与对社区负责的社区精神。社区共同体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只有大多数居民重视社区公共事务,提高对社区的认同度,公民参与积极性才能随之提高。

4、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发展都离不开居民的参与,而居民的制度化参与是社区民主自治协调共进、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此,群众自治作为居民权利表达与实现的制度安排和过程,探索形成一套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实施的居民自治参与制度,以此来引导居民有序地、理性地、周期性的参与,对于社区自治理念培育、社区自治协调发展、社区服务多元合作以及社区事务评价监督具有极其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制度化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