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童年

2017-05-13张乐

青春岁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童年秘密幼儿

张乐

【摘要】童年期在人的一生中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所证明,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走进幼儿内心深处,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抓住幼儿发展敏感期,排除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平和心态开展活动,使其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关键词】童年;幼儿;秘密

一、童年的意义

愉快的童年记忆是成年人在摸爬滚打回首往昔时心灵的慰藉,童年时的一哭一笑,一跑一跳,都在情感中冲刷着我们浮躁的心。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出;“对于人类来说,真正体现生命本质的也许是童年而不是成年。”童年时我们用小手抚摸青草,用鼻子嗅着花香,用耳朵感受自然的乐声,自由地、协调地调动一切感知去接触、去学习。可爱的大自然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和他做朋友,童年时的秘密在成长过程中转化为动力和潜能,赋予我们奇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开启了全新的世界。

二、童年的消逝

然而,成人在回忆美妙的童年时却似乎忘记了最需要拥有这份体验的儿童。儿童是柔弱稚嫩的,其与生俱来的生长编码需要时间来一一展开,在童年时期需要成人的呵护。可现实中儿童开始逐渐没有了秘密,因为在成人的观念中,秘密是不可告人的。普斯曼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一书中说,“秘密是童年的标志,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表面上来看,儿童在当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尊重儿童”、“儿童本位”的儿童观被一再强调,与此相一致的还有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其实不然,在胡乱拼凑中,成人们为自己包裹了鲜亮的外衣,打着“为了孩子”,“为未来做准备”、“不错过每一个敏感期”的旗号无限度地挖掘幼儿的潜能,他们以前进代替退后,以主导代替陪伴,以强制代替服务,越发地压榨幼儿,儿童本位逐渐被榨干,幼儿过早地沦为受教育者,丧失了自己的成长力量,失去了童年的秘密。

笔者的见习经历见证了童年的消逝。在中班的美术课上,老师利用画板讲解了绘画主题“公园”,在自由创作时,笔者惊奇地发现幼儿眼中的小草一定是三根的,白云一定是用波浪线圈起来的,太阳必须用线条作修饰,笔者惊讶于她们的回答:“就应该是这样画的啊!”幼儿的画笔本应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不允许被束缚,不可以被规定,然而成人们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在思想上对幼儿发起了攻击,以他们的视角为幼儿构建了规整的世界。蒙台梭利感叹道:“儿童是什么?是成人制造出來的物品,为此成人也把儿童当作是一件私有财产。没有一个奴隶被主人拥有能像孩子被父母送样完全地拥有,而家庭中的这种情况,在学校的学习环境里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追溯童年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笔者自开始就明确首先要有一颗爱幼儿的心,而“如何爱”则是自始至终需要用心学习的。面对成人逐渐放弃了幼儿童真的守卫者的角色,笔者不禁疑问,是什么让成人无法停下脚步、蹲下身来看一看幼儿的世界?

1、成人的主体定位

普劳将和艾里森·詹姆斯提出了影响成人与儿童关系的“主导框架”(见图一),为探寻“童年之逝”的原因提供了思考。首先成人在思考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成熟的思维方式,倾向复杂化,道德感和社会化明显,基于以上原因,在与儿童交往中,成人的决定性更强烈,自动赋予了自己一定的权威性。于是,在谈话、游戏、学习中,幼儿的被动性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儿童更接近于自然人,其生活经验和社会化不足,这也使得成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越性和领先性,他们逐渐把教导儿童“成人化”作为自己的任务,因此儿童自身的生命成长的过程被忽视了。

2、文化角度不同

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不同,甚至有很多冲突。儿童文化是儿童自身的思想行为来决定事物的价值和标准。儿童文化有其自己的逻辑和模式,以整体感知的方式认知世界,充满着创造性、好奇与探索,和成人文化中的循规蹈矩、功利主义是有差别的,其判断事物的价值和标准也存在着冲突。对儿童来说,闲暇的自由时光是无可比拟的,可在现实中,他们好比时钟上的表针,一分一秒都不能停止。

3、儿童观的扭曲

童年期在人的一生中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所证明,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由此儿童观也不断丰富起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早教机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敏感期”这个词汇空前抢眼,“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人们找到了施展权威的依据,把儿童当作等待灌溉的幼苗,忽视生长规律的前提下不停地浇水施肥,压的幼苗直不起腰,喘不上气,儿童观逐渐被成人观统治,沦为了空理念和压榨儿童的工具。

四、唤醒童年

1、明确发展中的主体关系,树立正确儿童观

对儿童认识的不清楚的教育不可能是好教育,成人的儿童观必须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儿童不是“白板”,不是“私有财产”,儿童是拥有认知世界的独特编码的有能力的主体,按照自然法则生长,能动地认识周围的事物。成人要明确在儿童发展中的主次地位,在树立正确儿童观的基础上学会等待、给予陪伴,提供支架。

2、共情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阐述的共情主要指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这为成人和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方式。成人要注意保护儿童的秘密,努力站在儿童的发展水平去理解事物,不随意评价和判断,同时要学会倾听,重视儿童的情绪体验,在情感中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在此过程中,成人去感受儿童世界中的新奇,收获惊喜,以唤醒心中那份沉寂的纯真,以此作为与儿童交往的纽带。

3、游戏

戈德斯·沃思认为游戏是正在成长的儿童的最大心理需求,对于成人来说,游戏同样是回归童年的钥匙。游戏以其娱乐性、趣味性以及色彩艳丽、造型优美的材料等深深地吸引着渴望自由的心灵,成人在游戏中回归,重温文明的温床了,只有那时,成人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视角和价值选择。

4、亲职教育

成人回归童年还应从自身教育出发。获得儿童观、习得教育方法的途径多种多样,正因如此,质量才会良莠不齐。在国际上,亲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项目大力发展,成人在有效学习和练习中习得与儿童相处的最佳方式,在我国,亲职教育停留在教育机构、家园合作和网络媒体等表层途经,且目前幼儿园开展的亲职活动大多仍以家园互动经验为主,落脚点在儿童身上,存在内容单一、追求热闹等突出问题。据研究结果显示,家长的亲职需求逐渐从“儿童本位”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自身的沟通调适需求与家庭管理需求,因此,从家长需求出发、开展亲职教育项目势在必行,要尽快建立以幼儿园为主、社区资源为支持的亲职教育经验与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应扶持相关项目研究,进而提升亲职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著. 马根荣, 译. 童年的秘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2.

[2] 崔金丽. 回归童年:成人理解儿童的一种可能途径[D].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3] 许璐颖, 周念丽. 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

[4] 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童年秘密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愿望树的秘密(二)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