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017-05-13唐胜天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情新课程教学内容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做到: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实情,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追求学生学有实效。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着眼学生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就要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积累,着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要关照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发展全面。在具体制定课文教学目标时既要依据文本的具体特点,还要考虑教师的知识结构,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实际。比如,有教师这样设计《游褒禅山记》的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舍”、“以”、“其”等重要实词虚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把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掌握并运用因事明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领会这两者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实是强化了知识积累,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学情

针对一篇具体的课文,所要教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该以什么为依据来选择呢?那就是要根据学情,而根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教读一篇课文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动机兴趣等方面的情况。明白哪些内容是学生一读就懂的,哪些是读不懂的;哪些是稍加思考应能理解的,哪些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哪些是能揣摩到其妙处的,哪些是揣摩不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补充,哪方面的知识需要强化等等。只有清楚地了解这些学情,教学内容的选择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次,还要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感受体会,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对教学内容做适时的调整。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学生读不懂的难点、想不到的空白点、知识欠缺的盲点、思维拓展的生长点。

三、教学策略的运用要关注学生活动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量的积累,对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重视不够,致使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不突出。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即先经过学生的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教学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灌输和分析讲解要少,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要多。作业练习上,学生练习尽量少做,课文一定要多读。其实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读书读出来的。凡有造诣的作家、诗人大多是通过广泛阅读,播下了语言的种子,打下了精神的底子,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诵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法,现在却遭人鄙视,斥为“死记硬背”,弃之敝屣。背熟一篇文章,其语言词汇、句式结构烂熟于心,运用起来自然流淌于笔端,闪现于口头。写作时意到笔随,左右逢源;说话引经据典,如数家珍。这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为何弃之不用呢?

四、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加强学生交流

新课程改革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教師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权威的知识传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在课堂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搭建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让全班学生置疑质疑、辩驳问难、解疑释疑。教师用心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欣赏其独特感受体验,适时加以点拨指导,肯定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合作、交流探究,可以发现他人思维的独到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分析原因,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效果,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目的。这样能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找到位置,有助于学生确立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效果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收获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关注教师讲得多么透彻精彩,而且要重点关注学生学得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学有收获、学有发展、学有提高。评价的视线应放在学生身上:观察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否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专注的学习状态,是否紧紧围绕问题认真思考踊跃回答,能否用流畅的语言阐释自已的观点,能否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和独到的见解等,总之应当观察,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并学有所得,言语训练是否得以发展并学有所用,创新探究的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并学有所悟。

高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们要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育观念,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唐胜天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733399)

猜你喜欢

学情新课程教学内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