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课外文学教育探研

2017-05-06胡向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校园文化

摘 要:安徽财经大学“龙湖文学奖”是由原龙湖诗社校友倡议并赞助的全校性文学奖,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校友推动,文脉传承;回归文学,鼓励原创;以生为本,专业引导;多种媒体,立体效应等,短短两届就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借由文學教育的“第二课堂”,不仅活跃和提升了校园文化,也对课堂教学、校外实践和师生的网络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龙湖文学奖 大学文学教育 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大学课外文学教育探研——以‘龙湖文学奖为基点”(acjyzd201542)

“文学是人学”。文学中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以其形象魅力和情感感染力在培养人、教化人的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时,此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1]

大学文学教育就是基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创作实践对大学生进行的专业和通识教育。同一般的学科教育一样,大学文学教育也分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外实践、网络交流等“四个课堂”。本人通过在高校长期任教观察和在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了解到,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文学教育还有待探索和改进,除了文学教育被边缘化之外,还存在偏重文学阅读和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及校外创作实践,校园文化的专业性不足,网络交流的范围有限等问题。但本人发现,一个理念先进、踏实认真的校园文学奖,其产生的连锁效应,或能对此发生重要的改变。这源自于本人亲身参与安徽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安财”) “龙湖文学奖”的策划、评审等工作受到的启发。

安财“龙湖文学奖”, 萌芽于2014年4月。当时,安财(原名安徽财贸学院)原1980年代龙湖诗社的校友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母校,参加诗社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同时提出了出资设立文学奖的倡议。这项提议得到了学校众多部门的积极响应和不少领导的关心支持。在校团委、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和安财文学社的共同努力下,从2014年10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活动一般是从头一年的10月延续到次年的4月,包括征稿、文学讲座、初评、复评、获奖结果公示、获奖作品集编印、颁奖典礼、作品推广等。活动广泛借鉴了国内乃至海外高校举办类似活动的经验,如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上海财经大学“清源”文学奖、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华语短诗大赛、台湾大学台大文学奖等,又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调整,从一开始,就体现出较高的品格与鲜明的特色。

一、校友推动,文脉传递

“龙湖文学奖”是部分热爱文学的校友们倡议并出资设立的。他们大都于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安财(时名安徽财贸学院)。当时的安财,地处城市东南郊的龙湖西岸,学校的专业设置也是清一色的财经类,人文气息相对匮乏,但葛长银、任蕴等几位1982级学生诗人,感应思想解放、诗情洋溢、全国高校竞相成立诗社的时代大潮,于1984年10月组建了“龙湖诗社”这一安财有史以来第一个文学社团,并同时开始编印社刊《小荷》。诗社在顾问老师的关怀下健康发展,数年间,有几十首作品在全国性报刊发表,也有两位骨干先后获得由江苏省作协《青春》丛刊主办的大学生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尽管龙湖诗社只存在了短短5年,后变身为龙湖文学社,他们的成绩和影响力与同期更为著名的高校诗社(文学社)如 “复旦大学的复旦诗社、华东师范大学的夏雨诗社、吉林大学的赤子心诗社、北京大学的五四文学社和武汉大学的珞珈山诗社”[2]等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安财的校园文化和诗社成员各自的人生来说,意义则非同一般。如首任社长葛长银所言,龙湖诗社“使我受到了真正的高等教育,正是她,让我的大学我的青春全面开放。”[3]无论日后“他们从事的工作与诗歌远或近,那段诗社的经历都是他们青春记忆中最美好的内容,也对其事业发展有或显或隐的助益,譬如诗歌带来的文字功底、沟通能力、审美修养,以及尤为重要的,超越狭隘功利的人文情怀等。”[4]

在毕业多年之后,这批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的校友两度以诗社的名义,组织返校聚会活动,并最终促成了“龙湖文学奖”的设立。它与我校官方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一拍即合,也和文学界近年来逐渐升温的“重返80年代”现象有关,体现了受商业大潮冲击曾一度衰落的理想主义精神的某种回归。

除了提供奖金,校友们对评选活动还提出许多建议,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评议,为获奖作品集撰写序言,为封面设计出谋划策,为颁奖晚会拟标题、写贺诗,返回母校出席颁奖晚会,与在校学子对话交流,现场朗诵自己的作品等等。这种纯粹而持续的热情,和母校密切而深入的互动,是其他活动中少见的,它激励活动主办者尽心尽力办出高质量的活动,也激励在校文学爱好者以前辈为榜样,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延续并拓宽校园文脉。

二、回归文学,鼓励原创

文学写作,这种创造性的“主动写作”较之模式化的“被动写作”更能激发“刚刚告别‘带着镣铐跳舞的议论文密集训练的大学生”[5]写作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富于才华的文学爱好者。优秀的校园文学作品蕴含了特定群体生动敏锐的审美体验和对社会人生的真诚思考,也展现出参差多态的个性才华,它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普遍性的关注,促进人们之间的深入交流。但是长期以来,作为财经类大学,文学创作很少受到特别的重视。一方面,从“第一课堂”来看,作为非文学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的《写作》事实上是应用写作课,公共选修类课程里虽有一些中外文学鉴赏类课程,但同样不涉及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学校的“第二课堂”,即校园文化里,虽并不缺失文学写作的身影,譬如各类征稿和写作比赛,但存在题材或主题有限定,体裁较为单一(一般多为散文),评选标准文学性不够突出的情况。当然,特定主题的征稿有其现实合理性,但若仅止于此,久之则会对学生创作视野和个性发挥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我们在策划活动时,各方达成共识,明确了回归文学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

(1)对投稿作品题材与风格不做过多限定,试图给大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鼓励多向性的创造。

(2)按照诗歌、散文、小说三种文体分别设奖,同时设立一个奖励文学创作全才的综合金奖。

(3)组织包括校内外文学专业教师、作家、編辑组成的评委阵容,并按文体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不少于三人,强调让有实践经验的行家来参与评奖。譬如除了中文系、新闻系的几位教师,我们还请到安徽财经大学校报编辑、蚌埠日报社的资深副刊编辑、蚌埠市《淮风》诗刊主编、兄弟院校长于诗歌评论的文学教授、本地知名作家等加入了评委团队。

4.精心编印获奖作品集

与某些征文活动虎头蛇尾,获奖者所获仅是一个获奖证书不同,从第一届起,“龙湖文学奖”在评奖结果公布后,并将所有获奖作品精心汇编成册,并附有专家的点评,在颁奖时赠给获奖同学和嘉宾及其他文学爱好者。

5.颁奖典礼重点展示原创作品

在颁奖典礼上,除了必不可少的颁奖程序及嘉宾演说外,其余皆为安财人自己原创文学作品的朗诵或表演,包括校友作品和获奖学生作品。我们试图让所有观众回到文学、沉浸文本,被安财人的原创文字所打动。

在我们的努力下,两届龙湖文学奖遴选出一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尤为突出的是一些“乡愁”主题作品,切近当下社会发展现实和本土文化,富于生活质感和生命温度;也发掘出一些颇有才华的“民间高手”,激励了大学生文学创作的热情。两届文学奖共有六百多人次参与,收到稿件近千份,第二届征集的稿件在数量、类型和质量上,都较第一届有明显的增加或提升,尤其是小说和诗歌这两种更具“文学性”的文体。一些获奖作品也在校内外获得较为广泛的好评和传播。

三、以生为本,专业引导

以生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体,它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中西方所广泛认同,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在策划组织 “龙湖文学奖”整个评选系列活动当中,全程贯穿着这样的育人理念,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爱护学生的热情,师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同时又合理引导,介入专业眼光,提升活动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

从活动方案、评选规则的制定,到对作品的评价和颁奖典礼的策划,“龙湖文学奖”注意吸纳学生的意见,以使活动更接青春的“地气”。作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和活动的总策划,本人就曾与文学社的同学、获奖作者和其他的文学爱好者多次进行座谈,网上的交流就更是数不胜数,主办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亲切的关系,从而赢得了文学青年们的信任和支持。

(二)激发能动性,师生通力合作

作为校园文化活动,“龙湖文学奖”不仅需要文学爱好者积极投稿,在活动的宣传,稿件的接受与整理,颁奖典礼的组织、表演、服务、宣传等方面都要借助学生社团或组织来具体操办,如安财文学社、校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合理调度,教师在现场或网络上的引导指点,反复切磋磨合,这种师生的深度合作 ,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此外,在第二届“龙湖文学奖”作品初审环节,我们特别邀请了四位上届获奖同学(含毕业生)来参与评审,以丰富评审视角。

(三)尽可能公正、公平、公开、透明

我们参考了众多国家级或名校的文学奖,组建了由校内外专家和学生构成的评委团,制定了详细的评审规则。经过初评筛选、公示入围作品、复审、打分、讨论、汇总、排序、再公示等环节,剔除若干不符评选规则的作品,最终公布获奖作品。整个过程持续一个月左右,尽量减少随意误判、疏忽遗珠之现象。

(四)名家讲座和专业评语,实现引导功能

在活动期间,我们特别邀请一些著名作家来我校举办文学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创作热情和水准,以弥补没有文学创作课之憾。如安徽省作协主席许辉、副主席许春樵等都曾亲临我校举办讲座,产生热烈反响。在校老师也不定期地给学生开设文学讲座。

我们还重视对获奖作品的评论工作。如获奖作品集中,有校友和有关专家撰写的序言,每篇作品都附有评委老师撰写的评语。这些文字,对学生的创作提出具体中肯的评价和热情洋溢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英文学批评的介入”[6]在尊重理解、鼓励包容的同时,也有引导和提醒。它们受到学生的重视和欢迎,成为作品集的一大看点。

这种引导有时也返回到“第一课堂”,参与过评审工作的老师在讲授文学欣赏和写作课时,常常拿获奖的作品做例子,让学生倍感兴趣。

(五)荣誉与推广

包括给予获奖作者的奖金、荣誉、宣传推广等等。这一般是围绕着颁奖典礼而展开的。

可以说,龙湖文学奖的整个活动,所有的环节,都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成长为核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故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 多种媒介,立体效应

为了让整个活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果,我们注重挖掘活动主体的精华,利用多种媒介和渠道,产生综合立体、多向延伸的传播效果。

(一)获奖作品的推广发表

如前已述,在评奖结果公布以后,我们对所有的获奖作品进行汇编、整理、适度修改、撰写评语,邀请校友或其他专家作序,主编的老师进行全面总结,写出后记,并精心设计版面和封面,再印刷成书。纸质的作品集作为奖品的一部分颁发给所有获奖作品,还赠给有关校友、所有的评委、颁奖晚会的嘉宾,以及其他校内外文学爱好者或专业人士。待时机成熟,则会择其精华公开出版。

在颁奖典礼上,我们选择部分作品,经过富于创意的编排,进行朗诵表演。

与此同时,还借助互联网电子媒介,譬如安财文学社、校团委、校党委宣传部等官方网络平台等,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

此外,经过我们的推荐或编辑评委的慧眼挑选,不少作品被校内外报刊选用发表。如安徽财经大学校报副刊、蚌埠日报、淮河晨刊、《淮风》诗刊等。

(二)獲奖作者的形象塑造

获奖结果颁布后,文学社对部分获奖作者进行深度采访,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颁奖晚会的作品表演,我们提倡作者本人上台演绎,声、形、文字一体,以获得最自然真实的效果,塑造作者的立体形象。作者的青春朝气和勃勃才气让校友们仿若重回当年,让校外嘉宾刷新了对年轻人的认识,也让在场的不少学生,在娱乐明星之外,有了才子型的新偶像。

(三)评奖活动的整体传播

一方面,作为校友赞助推动的文学评奖,从一开始它就 “出手不凡”,特色鲜明,故很快就引发校内外官方媒体的关注。例如安徽财经大学官网、中安新闻网、蚌埠日报社、蚌埠电视台等媒体,都先后以文字或影像形式,对“龙湖文学奖”进行报道。我本人也曾应蚌埠日报文化周刊编辑之约,撰写了长篇专稿,梳理安财龙湖诗社的历史和影响,揭示龙湖文学奖的创新理念。

另一方面,每届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既是活动的高潮,也是活动的总结与立体传播方式。画龙点睛的晚会标题,简约流畅的开场小视频,清新脱俗的晚会节目,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文学奖的主题、宗旨、缘起、历程以及获奖作品的精华,它深深打动包括众多校内外嘉宾和数百名大学生的观众群体。而在场的每个人又几乎都是一个自媒体,通过图片和文字将活动的影响辐射开来。

第二届“龙湖文学奖”颁奖典礼,我们曾特别邀请了蚌埠市禾泉农庄的总董事长蒋保安先生前来担任颁奖嘉宾,他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也是富于人文情怀的文化人,又是禾泉农庄安徽省作家村的创办者之一。他在典礼上讲述了作家村的创办故事,让观众深为感动。典礼之后,他很快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贴出活动照片,对“龙湖文学奖”予以由衷的赞扬——这种精神共鸣后来引发了安财师生与禾泉农庄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化的互动合作,正是“龙湖文学奖”综合效应的体现。

在校友的推动下,我们回归文学,以学生为本体,认真组织系列活动,尽量公平公正而富于创新创意,并积极运用多种媒介,扩大其传播效果,在校内校外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使“龙湖文学奖”已然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

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说,“龙湖文学奖”既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也增加了其精神深度,提高其审美品格,带动学生阅读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当今大学生中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中功利主义盛行、阅读碎片化、思维平面化等弊端;它拉近了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在文脉的传承中,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即学校的软实力;它增强了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合作,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乃至对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它虽为“第二课堂”,但其综合效应也反馈到其他几个课堂,譬如给“第一课堂”的人文素质课和写作课的教学带来活力;增加了学生校外实践(“第三课堂”)的机会和人文性;同时,也提高了师生网络交流(“第四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我们正在继续探索,力图进一步完善龙湖文学奖的运作机制;对发现的具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其写作水平;创造条件,或积极鼓励,使学生们的作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并扩大视野,突破地域限制,在更高平台上得到推广;认真研究近年来在不少高校蓬勃兴起的创意写作,逐步将之与我校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探索以更科学的方式,提高我校大学生文学写作的水平。

“基于生命关怀去成就一个人,依托创新意识去塑造一个人,经由个性解放去完善一个人。”[7]这是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同样,也是我们“龙湖文学奖”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N].文汇报,2015-1-9(6).

[2] 马铃薯兄弟,潘洗尘.激情燃烧的校园——关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对话[J].诗刊,2010(2)(上半月刊):30.

[3] 葛长银.我的大学我的诗(代后续)[A]//葛长银,任蕴,束晓静,主编.龙湖与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41.

[4] 胡向玲.诗情绵延龙湖水——漫说安财大龙湖诗社[N].蚌埠日报,2015-7-28(A5).

[5] 胡颖华.大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和超越——通识教育视野中大学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2.

[6] 梁结玲.培育高校校园文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4(5):4.

[7] 张继平.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探析[J].学术论坛,2013(9):216.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01—02合刊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运行实践研究
成长课堂
三谢《第二课堂》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