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017-04-27王蓉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应用课堂教学

王蓉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00)

摘 要: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而在高职教育中,以人为本更为重要,因为,高职教育是输出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其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本文针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 课堂教学 管理 应用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改下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以人为中心进行教育,根据人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把提高人的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育,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置,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教要与学生的学充分地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人为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应用,以下谈谈应用的方法。

一、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占主体位置,教师为课堂的核心,使學生失去课堂的主体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只接受的习惯,而不主动去学,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难以掌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的目的是“学”,而不是单纯地完成“教”而已,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而服务,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核心转到以管理学生为主,而不是单纯地灌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地发挥出来。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转变两个观念,第一,在管理方面,把教师管理转为学生管理;第二,在评价方面,把评价教师转为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服务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相互的互动,共同促进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点,使其应用到实际

高职教学的目的是为职业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内容设置之前要进行市场调研,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地了解,再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专业特点的设计。因为,高职教育中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无的放矢,找不到今后发展和发挥的方向,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指明方向,要告诉学生本专业对今后的就业有哪些方面的帮助,在实际中如何应用,要让学生有目的、有目标地去学习。社会在不断发展,实际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也不断地更新,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所需,选择性地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让学生了解本职业在社会上需要哪些专业的知识,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有了突出点,能够使学生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实际工作的内容搬到课堂教学中作为实例,把相关的知识引入其中,让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内容,让工作与学习相结合,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对技能掌握得很熟练,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个性化教学,优化教学计划

教学都是按提前的教学计划而进行的,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程度、学习能力、个性发展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课堂教学完全照搬教学计划和大纲,那么对于某些学生来讲是不利的,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教学计划应该是动态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在掌握了学生各种实际情况后,以此为依据,设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各种教学方法中,找到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融洽、没有紧张的气息,没有压力,学生能够感到心情愉快,自己充满热情地去学习,自然而然地吸收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其次,重视过程教学。知识的形成是有一定过程的,而学生了解了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展示知识的背景、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从而掌握知识。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阔,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这便是学生构建自己思维的过程,主动去思考外界事物,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另外,恰当地提问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五、维护和保持课堂秩序

良好的课堂秩序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在高职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的管理能力。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充满热情,积极与学生互动。高职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有时不一定会与教师的观点一致,这就要求教师有包容之心,与学生心平气和地进行探讨。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其实也是与学生共同探求真理的过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同时还要具有宽大的胸怀,用宽严相济的教学方法去管理学生,使课堂秩序始终保持良好,氛围和谐,从而使教生间形成互动、共同促进的关系,学生在向教师学习的同时,教师也是在向学生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

六、师生互动积极交流

课堂上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管理学生容易,但要融入学生就不容易了。教师要适当地表现出“权威”性,但更要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合作者,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让课堂形成互动的模式,而不是教师一人言,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遇到难解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寻找不同的答案,经过总结,找出最佳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和教师很好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大胆设想,寻求多解。这种互动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中进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知识的储备、情感特点、学习的能力、对知识的需求,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模式也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相适应,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不同的人才,这也是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既完成个体教育目标,也完成共同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八、教师的管理也要以人為本

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教师既是管理者,也是管理的参与者,要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教育,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也要以人为本,让教师体会和感受到以人为本的优越性。首先,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要投入感情,不能单凭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因此,学校的管理也要因人而异,求同存异,让教师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其次,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只是权利管理,权利是控制,是强制性的,而教师是有感性一面的,因此在管理中,也与人格影响相结合。再次,用物质和精神激励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引导教师发挥其创造性,鼓励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良好精心面貌从事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九、结语

总之,要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职教学管理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就要理解以人为本的实质,即学校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管理和教育,将人作为管理和教育的主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教学的效率更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个人实际出发,把生活实际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引导、带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教”与“学”相结合,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锦炜.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4:170-71.

[2]王中发, 邵元纯, 徐蕾.以人为中心教学理念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07:147-148.

[3]王清.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3, 22:67-68.

[4]蔡春伟.浅谈以人为本在高职大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应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47-48.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应用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