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017-04-26刘富强王明新

关键词:学期研究生目标

刘富强,王明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刘富强,王明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形成性评价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将二者有机融合,设计出高效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案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形成性评价的三个环节(即确立目标、收集学习证据、给予反馈)必须妥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确立目标时,可细化出自选细目标和规定细目标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收集学习证据应系统全面,覆盖整个学期;教师反馈与生生反馈宜及时跟进。

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研究生英语;反馈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时较少,学生水平差异大,所以应当特别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特别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性评价关注教学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师生之间互动频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1]48。虽然学界具有共识,认为形成性评估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操作?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与细化,以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一、形成性评价操作框架模式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也被称为“学习性评估”或“促学评估”,早在1967年就由M.Scriven首次提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Scriven还明确提出将评价分成形成性和总结性的两类评价的思想,形成性评价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促学;总结性评价是在活动结束后对其结果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问责[2]6-7。

形成性评价在具体情境中的操作受到评价目的、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众多操作框架模式。Atkin、 Black 和Coffey提出了形成性评价模式的三个阶段: 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你要到哪里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估(你现在在何处?),评估结果提供的反馈信息(你怎么去那里?)[3]19-38。William & Thompson 提出了学习性评价过程中的五个策略,包括:第一,让学生弄清、分享、理解学习的目的和评价成功的标准;第二,设计能够有效地诱导出学生学习证据的课堂讨论、提问和任务;第三,提供促进学习的反馈;第四,激发学生作为相互的教学资源;第五,激发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4]53-82。McMillan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循环框架(formative assessment cycle), 认为从评价到反馈再到调整教和学是一个周而复始持续进行的循环。[5]47-94Rea-Dickins提出的课堂评价过程和策略框架包括计划、实施、调整、记录并发布四个步骤,四个步骤并非严格的线性先后顺序,在第二、第三步中获得的信息也可能促使“计划”的修订[6]429-462。文秋芳构建了适合研究生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操作框架,认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应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起引导与点拨作用,该框架由三个重要环节构成:确立目标,搜集证据,给予反馈[7]39-49。综合分析上述各种模式,不难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目标驱动、过程导向和师生的共同参与。评价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目标必须科学且可行,评价要覆盖学习的全过程,不仅包括课内,还要包括课外,教师与学生都要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界定

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或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的概念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将这一概念引入英语教学的是Henri Holec。他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8]7-30。自主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Benson)[9]71-102和态度或者意愿(Dickinson)[10]330-336。这种能力和意愿充分体现在Zimmerman的自主学习定义中: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11]329-339。

在我国,学界对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张立新、李宵翔将自主学习能力理解为学习策略使用能力[12]15-23。张殿玉将自主学习能力理解为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13]49-55。闫莉讨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时考察了学生课堂内外的计划和监控能力[14]21-28。胡杰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涵盖了动机、信心、目标内容、学习策略知识以及计划、评估、监控技能等因素[15]12-17。显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应该至少包含能力、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该具备制订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评估和反思学习成效的能力,拥有愿意承担学习职责的心理,具有英语习得意识和学习策略意识,会切实表现出积极履行学习责任、有效使用管理学习策略和其他策略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这三个方面加以努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形成性评价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设计。

三、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我们对以形成性评价促进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规划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确立总目标与细目标,收集学习证明材料,给予反馈。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一教学方案与John Biggs基于建设性组合原则的教学模式高度契合,建设性组合原则在教学中倡导“做中学”的模式,要求学生融入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去构建意义[16]96-100。这个教学模式的三个模块,即预期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活动、评价方式的设计,与我们设计的形成性评价的三个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首先要求制定目标,都强调通过特定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都重视通过评价给予学生反馈。

(一)确立总目标与细目标

确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没有目标,教学无重点,评价无依据。我们把目标分为总目标和细目标,总目标为教学提供宏观指导,细目标为师生提供可行的行动方案。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总目标主要是四种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能力。在此项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由于总目标比较抽象,不具有操作性,所以我们参照总目标,又分化出两类比较具体的细目标:自选细目标和规定细目标。

自选细目标被细化为表1中的5个问题。自选细目标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在学期之初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计划;思考与计划相连,努力使这一思考过程能够触发学生整个学期的自我行动。学生的自选细目标在学期之中是可以变化的,因而反思、调整、计划和行动这几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学期,而且是循环往复不断运行的。学生在这一部分表现的考核依据是他们所提供的书面学习计划和用以证明其学习时间或努力程度的证明材料。自选细目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英语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主调整、自主计划、自主行动。该部分占总成绩的比重是15%。学生在完成表1之后,要提交给组长,组长召集全体组员交流讨论;而后,学生完善表格,并将修改稿交老师审阅备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所在小组总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和组员自身成绩在小组中的位置;第二,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组员的成绩,这种做法有利于组员间的互相督促和生生反馈。

表1 形成性评价自选细目标

在自选细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因为各种策略和行动措施都是学生自主自愿选择的,他们都拥有愿意承担这项学习职责的心理,教师审阅反馈及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习得意识和学习策略意识,确保他们选择执行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措施。自选细目标的操作流程参见图1。

图1 自选细目标操作流程图 (注:大箭头表示操作流程的总体方向,小箭头表示各步骤之间的影响关系,下同)

规定细目标是指结合日常教学任务,教师为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指定了该学期必须完成的练习或训练。这些练习主要是课下完成,有些需要课上交流展示。目的是保证全班同学在一个学期内拥有基本的训练量,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技能能够稳步提高,同时通过教师督查和生生督查,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切实表现出履行学习责任、执行学习计划的行为。规定细目标部分占总成绩的比重是25%,主要包括表2中的一些内容(视班级情况有增减)。图2展示的是规定细目标的操作流程。

表2 形成性评价规定细目标

图2 规定细目标操作流程图

教学方案中的自选细目标和规定细目标,与上述基于建设性组合原则的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其核心理念是“构建(constructive)”和“组合(alignment)”[16]96-100。 “构建”是指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的学习活动去构建意义,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师只是这一个过程的激发者和引导者,这正是我们的自选细目标所关注的内容。“组合”指的是教师根据预期教学目标,设计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并创造有利于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这一部分与我们的规定细目标相吻合。

(二)收集学习证明材料

教师要监控学生自主学习,证明材料的收集至关重要,收集过程要覆盖整个学期,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一的证据链。我们认为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课堂外,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发生在课外。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学习管理和材料收集机制,确保学生整个学期都进行有效学习。我们的方法就是,学生的每项任务都要有同伴与教师的督促与评价。

学生在学期第一周要根据自选细目标包含的五个问题制定相应的自学计划,并随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展自学行动,每三周向组长提交本时间段的学习证明材料。组长按照努力与认真程度打分,而后交给教师审阅存档。

对于规定细目标包含的每一项任务,教师都规定了具体的提交时间,全部任务平均分布于整个学期,学生既不会负担过重,又能保证学习和操练的连续性。教师还规定了每一项任务的分值,组长和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打分。

(三)给予反馈

应该为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反馈,反馈包括教师反馈和生生反馈。学生获得及时的反馈,才能触发他们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节,才能逐步实现自我监控,在实践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监控需要参照坐标,Bandura 指出,在没有衡量个体成就标准的情况下,个体在判断自己做得如何时缺乏相应依据,也缺乏评价自己能力的依据[17]265-282。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和方式,标准不能只是考试分数,而应以教师和组员间的及时反馈为主,多次循环往复,强化经验,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调节的行为模式。

教师反馈环节主要有两个:课堂反馈和课程即将结束时的师生交流。课堂反馈时间有两种,第一个课堂反馈时间是每次上课的最初十分钟,如果此前学生有学习任务提交,教师会对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一部分表现好的学生,鞭策一部分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并对今后的任务提出改进意见。第二个课堂反馈时间是在学生的各类展示之后,对他们的个人或者小组的准备情况、展示效果、PPT设计等方面发表评论,提供若干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学期即将结束时,学生通过班级QQ群将课程反思小结发送给教师,小结长度为A4纸1—2页为宜。教师及时阅读,并与学生交流教学的得与失。通过反思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学习策略的理解和记忆。

四、模式实施效果

要考察本模式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要检查教学目标所关注的能力是否已经得到提高。我们采用以下两种证据来佐证和说明:一是《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的测量结果,二是学生的课程作业与实际表现。

(一)《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测量结果显示效果较好

为了检验形成性评价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促进效果,我们使用林莉兰编制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实验班进行了测试。该量表含有 38 个题项,是依据心理测量学关于量表制作的规范步骤而制定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理想的效度[18]73-79。为了对比,同时检测了一个平行的对照班级。这两个班级是随机编排的,他们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期之初不存在差异。实验班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与没有经过此项训练的对照班相比,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班(见表3)。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测试表现(满分以5分计)

(二) 学生的课程作业与实际表现

学生的课程作业与实际表现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和教师都很有收获感。学生在整个学期中上交了大量书面的、电子的材料,看到厚厚的一沓沓材料,师生都感觉经历了一个忙碌、充实且有收获的学期。第二,学生锻炼了自身的反思能力,提高了学习责任意识、计划性,增强了策略使用意识。

五、结语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从形成性评价入手,着力提高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主要体会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形成性评价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尽可能地细化。有了科学可行的目标后,评价教学有效性时就有了明确的指标,而且明确的目标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出发点和驱动力。二是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安排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指标要求和学习任务。要充分发挥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的检查督促作用,把评价指标要求转化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规范平时的各项工作,使评价要求件件落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中,从而适应我们学生依赖性强的行为特征,使其逐步完成从他控到自控的转变,潜移默化地实现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王华. 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体系的建立[J]. 当代外语研究,2010,(6).

[2]李清华,王伟强,张放. 形成性评估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Atkin, J. M., Black, P. & Coffrey, J. 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M].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

[4]William, D. & Thompson, M..Integrating assessment with instruction:What will it take to make it work?[M]//In Dwyer,C.A.(ed.),The Future of Assessment: Shap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hwah, N. J.: Erlbaum, 2007.

[5]Mcmillan, J.H. Classroom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 for Effective Standards-based Education[M]. Boston:Allyn & Bacon, 2007.

[6]Rea-Dichins,P. Mirror,mirror on the wall: Identifying processes of classroom assessment[J]. Language Testing, 2001,18(4).

[7]文秋芳.《文献阅读与评价》课程的形成性评估: 理论与实践[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3).

[8]Holec, 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1981.

[9]Benson P.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10]Dickinson L. Talking shop: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J]. ELT Journal, 1993, (4).

[11]Zimmerman B.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

[12]张立新,李宵翔. 中国—西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调查研究[J]. 外语界,2004,(4).

[13]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1).

[14]闫莉.学习者发展项目对英语学习自主性的长期作用研究[J].外语界,2010,(3).

[15]胡杰辉.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二维模型的量表设计[J].外语界,2011,(4).

[16]姚同安.基于建设性组合原则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2(1).

[17]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J]. Media Sychology, 2001, (3).

[18]林莉兰.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J].外语界,2013,(4).

(责任编辑 李逢超)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Based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Liu Fuqiang, Wang Mingxi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255000,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is highly stressed in 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while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promote these abilities. But how to combine them organically and design an efficient and feasible teaching plan remains an enormous challenge for teachers. The three step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e. setting up goals, eliciting learning evidence, and providing feedback) should be well integrated into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asks.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Goals should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self-selected goals and designated goals. The collection of learning evidence should be systematic and cover the whole term. Both the Teacher’s feedbacks and peers’ ought to follow timely.

formative assessment; autonomous learning; graduate English; feedback

2016-11-20

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5CWZJ17);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读写》课程的形成性评估研究与实践”(114016)。

刘富强,男,山东沂南人,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文学硕士;王明新,男,山东青州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G643

A

1672-0040(2017)02-0097-05

猜你喜欢

学期研究生目标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