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017-04-24吕洁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4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职业指导高校

吕洁

摘 要 本文从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有效路径,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 高校 职业指导 有效路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加之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使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在此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职业指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问题阐述,并积极探讨相关措施,以期进一步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1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社会发展后备力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的输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社会的有序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体现教育质量的主要参照指标,职业指导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职业指导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求,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素质。高校通过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既能掌握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能掌握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最终顺利实现职业目标。

1.2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开展职业指导可以促进学校办学理念和实践的探索,可以使学校的工作紧密联系社会,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崇高的职业理想。更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跟踪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状况,根据反馈和对人才需求的调查,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

1.3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目前的高校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对自我、对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认识,他们不再轻易苟同他人的见解,他们要求独立,追求自我实现,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肯定。可见,高校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就是成才,实现自我的价值。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是为学生的成才、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职业指导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明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意识,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2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职业意识欠缺

大多高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者在观念认知上还没有对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形成正确的认识,职业意识淡薄,影响职业指导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师方面,一些高校教师本身职业意识缺失,有的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的意识、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是学工队伍、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有的未正确摆正自我的职业角色,不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有的年轻教师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对社会或行业企业的清晰认识。学生方面,大多学生不重视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对择业的要求模糊,缺乏合理的职业定位,致使其在求职择业及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缺乏主动意识、责任感等,影响其就业成功率。

2.2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

大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基本是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毕业班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兼职进行,这些兼职老师原来所学专业跟职业指导的相关专业不符合,有些教师通过短期的培训获得了职业指导师的证书,但大多教师是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的,只能按照自身的經验与理解去指导学生,收效甚微。虽然有些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而缺乏相关知识、对职业指导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细致、缺乏职业指导实践,这些都会给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3职业指导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高校职业指导方式单一,实际性和个性化指导不足。通常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如开设职业指导理论课,或者出版政策宣传栏,举办就业讲座,过于强调对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缺少对自我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方向等较深层次的指导。未能更好地运用勤工助学、实习、企业参观等活动实施多元化的指导教育,指导工作过于被动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分析

3.1提高职业意识,进行合理定位

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通过多方途径努力强化自身的职业意识,将职业意识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每个角落,逐步影响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高职业意识的前提是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测评等方式认识真正的自己,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才能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或者是目标的偏离,或者是认知的误判,这就需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及时调整,朝着合理的职业目标努力奋进。

3.2组建专业指导队伍,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专业化的职业辅导教师应是受过专业的训练、系统的理论规范教育,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富有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能够以自身的人格、学识、才能去引导学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影响力。要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要培养一只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较高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高校可以根据职业指导的需求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仅是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的培训;还可以组建工作团队,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享资源。除了团队内的交流学习,还可以拓展到与校外专业人员特别是行业企业人员的交流,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认识社会的发展要求,帮助学生及时更新实事动态,做好充分职前准备。高校还可以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资深的职业指导师,帮助解决职业指导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帮助职业指导教师人员提升专业学习,快速走上国家大力倡导的专家化、专业化道路。

3.3创新职业指导方法,实现多元化指导

要有效发挥职业指导的实际作用,就必须创新职业指导方法,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方法,实现多元化指导。如情景模拟、职业测评、案例分析、个案咨询、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招聘会、企业参观等形式,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搭建职业指导教育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发布、毕业生就业管理、毕业生跟踪服务、远程应聘、网上咨询辅导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指导。

(1)高校可以从大一开始就把学生派往与学校有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观察式学习”。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职业场所运作流程、环境、人员安排等,初步认识相应行业。(2)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校友资源,通过邀请业界的专业人士或者优秀校友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实现校友资源共享,让学生尽早接触和了解社会与职场的实际需求。(3)高校应注重开展个性化一对一职业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职业困惑,最大化满足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岗位。(4)高校还可设计和安排一些校园兼职性质的实习项目并鼓励学生申请参加,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习项目获得一定的学分。这类实习管理根据大学阶段学习特点进行科学定制,强调专业性、目的性和可控性,利于增加实习的收获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伟.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与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3] 贾玉贵,祁佳斌,王洁.浅析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体系的涵义及其现实意义[J].高教学刊,2016(01).

[4] 代小磊,肖芳.构建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体系[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4).

[5] 彭小萍,李林琳,闫新华,吕昕.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重点群体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4(S5).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职业指导高校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