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2017-04-22虞佳佳

文教资料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虞佳佳

摘 要: 文言课文中的字、词、句疏通与掌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倘若单纯梳通文言文重要的词汇,掌握特殊句式,夯实基础知识等,容易使课堂沉闷,导致学生参与度低,逐渐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而如果纯粹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含义,又容易忽略重要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务必将两者结合起来,相互照应,既夯实基础又梳理文章思路,让学生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文言文学习 提升兴趣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难处理的一類课文,古人使用语言的习惯与我们现在使用语言的习惯不同,出现一些特殊的句式,很多字、词的意思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因此要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较现代文而言,文言文课文的字、词、句疏通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单纯梳通文言文重要的字、词、句,夯实基础知识,就容易使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低。倘若纯粹梳理文章脉络,容易忽略重要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相互照应,既夯实基础,又梳理文章思路,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如何有机地结合两者,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分析学生为什么不对文言文感兴趣,再对症下药。

一、就文言文的内容而言

文言文,不论是字词的意思也好,句式也好,与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习惯不同,或者说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较现代文难理解。因此,需要搭建桥梁,联通过去和现在的两种语言。

第一步:交代背景,激发兴趣,建构桥梁。距离产生美,时代的间隔,巨大的差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介绍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等是必不可少的。在介绍的时候,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该文的兴趣,自然会集中注意力解开疑团。因此,恰当地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解答疑问的过程,就是提高文学素养的过程,尤其是议论文,论点论据的梳理是提高思辨性的过程。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把握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在掌握文中重点词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要抒发的感情。这在文言文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才能水到渠成地完成文言文的学习。在初一的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是不容小觑的,只有在打下良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做好铺垫。这种枯燥地记忆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在一开始接触学习文言文时就让学生记住文言文学习的圈画方法,在长期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主动圈划查译重点词语的习惯,久而久之,大量文言词汇的积累会让学生获得广识的乐趣,在一定的习惯驱动下,原本生硬的古文学习变得有趣。

例如初一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在课堂教学中要牢记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如“张目对日”的“张”,“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故”、“物外”、“之”,“私”,“于”,“或”,“昂”,“项”,“强”,“以”,“徐”,“观”,“唳”,“以……为……”,“盖”,“为”,“方”等。另外,还要求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圈画这些重点词语的习惯,做到边讲解边圈注边记忆,只有在掌握这些重点词汇的基础上,才能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物外之趣,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获得另一番“童趣”。

二、就文言文授课方式而言

因为文言文教学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满堂讲,一字一词落实,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和做笔记。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低,积极性差,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也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改变教学方式。

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预习,在教授新课之前,对文中出现的难理解的字词,通过圈画的方法标注出来,提前查阅古汉语字典或者其他参考资料,课前就能够对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这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空白,核对自己查阅的字词是否理解到位,更通过老师的讲解,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攻克。这样的授课方式其实也是要求学生养成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即不仅在课堂听讲过程中对老师提及的重点词汇进行圈画,更重要的是在课前对难理解的词句进行圈画,做到提前发现、解决难题,这样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就课文处理的方式而言

或先梳理文章脉络,详细介绍课文背景;或先疏通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等。两者分离的问题严重,将一篇完整的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失去整体感。

曾经给学生教过《记承天寺夜游》,用几个关键问题串联起整篇课文的脉络,当中不乏对关键字词的解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部分问题设计如下:

1.作者何日何时游承天寺?

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不要忽略文中的注释,元丰六年是公元1083年,出示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物经历等。

2.作者为何夜游承天寺?或者说是什么激发了作者夜游的兴趣?

明确:月色入户。

“户”怎么解释?是门还是窗?《木兰从军》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户,在古代是指门。有一个词:户牖,牖是指窗。

那么月光是如何通过门照进来的呢?

这点要考验大家是否细心观察生活了,月光可以从门缝中射进来。或许古代的时候治安非常好,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就像现在非洲的某些地方,他们睡觉也是不关门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想。

3.作者与谁夜游承天寺?

明确:张怀民。为何与之张怀民同游?

第一点: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第二点:怀民亦未寝:“寝”古汉语指躺在床上休息,不一定睡着;“寐”古代汉语指睡着了。寝而不寐。亦:也。

4.作者夜游,步与中庭,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月光、竹柏,月光澄澈,皎洁,空灵。

“盖”——蒲松龄《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發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5.作者夜游承天寺之后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但——林嗣环《口技》:“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

6.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除了这句,还有一句,是哪一句?

“欣然起行”。

朱自清《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3]欢欢喜喜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在这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连串的几个关键问题将整篇课文的脉络串联起来,同时关注结合关键字词的解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甚至现代文,温故知新,让学生在不断地回顾和接受中掌握新知识。这样串联起来的文言文课堂不至于使一篇完整的文章支离破碎,同时能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夯实基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要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足够的文化积累,对文本有深入到位的解读,而且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文言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梳理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相结合,在梳理文意过程中突出关键字词,在重点字词的落实中理清文章脉络,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课前、课内做到相应的圈画标注,突破文中的所有重点字词。周国平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你把你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学到的具体知识,如果不经常用,是很容易忘掉的。那个忘不掉的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果你在学生时代获得了这个东西,就会终身受益。”[4]我们在教授文言文时要不失其本真,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更完善地攻克文言文这一难关。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4]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62.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微课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