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参与:让语文课堂教学“动”起来

2017-04-22王联文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课堂效率初中语文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主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奋斗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刻领会到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必要性、平等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打造充满活力和高效的现代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课堂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那么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以此活跃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变化的,语文教材所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来获得。于漪老师说:“班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思考、讨论,发挥聪明才智。”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参与课程实施,才能做到自主学习,从而体现主体参与的根本目的。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务必体现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一、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凭借课堂教学这一载体,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的人文教育发展。例如教学《老王》一文时,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进行语言赏析时,学生在“幸运的人”和“不幸者”的讨论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老王是孤独的“不幸者”,作为蹬三轮的体力劳动者,本不该在解放后还孤独,当时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了,他却因为“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而没跟上形势,成了“单干户”。有的学生认为,老王是时代的“幸运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老王还是得到了同情、理解、帮助,比如说“我”和先生却给了老王温暖,“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我”和老王也成了“我们”,这些都是老王受到尊重的例子,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经历,老王已经是个幸运儿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读出了文章的特殊历史和现实的姻缘,这对语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二、主体参与的必要性

现代课程理念指出,课程改变了过去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注重了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从简单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过渡到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而这种生活的经验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没有办法离开学生的参与的,离开了学生的参与就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学生丰富的个性以及展现其生命的活力,从而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预先设计三个环节,分别是: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忧愁篇——拯救母亲河;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三个环节设计活动不同,第一环节主要以黄河知识知多少为主,收集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第二环节主要以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为主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第三环节主要以欣赏诗文《黄河颂》为主,以我心中的黄河写一篇文章。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中,充分展现了其思维空间,也着重把握了课文的主要思路,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收集资料、思考问题和发表意见,课堂上学习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学生的参与对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这种师生参与、生生互动的方式是现代课堂教学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三、主体参与的平等性

平等参与和平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体现师生与生生的平等参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课堂的民主性就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以知识素养来感染学生,平等相待,教学相长,才能创设平等参与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主动融入到教学中。平等参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体现平等性。例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中,教师让学生归纳秦王和唐雎的性格时,有个学生在黑板上这样写到:“秦王的性格是盛气凌人,霸道,虚伪;唐雎的性格是不畏强权,不卑不亢。”教师参考教学书上的内容,本来已预设好答案:秦王的色历内荏和外强中干,唐雎的有勇有谋等,但是看了学生的归纳后就赞扬学生归纳得好,赞同学生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提出学生关注的问题,小说中有众多人物,谁是小说的主人公或主要人物?有的学生认为是于勒,有的觉得是“我”,有的学生认为是作者。在参与探究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于勒始终不在场,他最多起一个线索作用,不能说是主人公;有的学生认为,“我”只是作家寄托感情和希望的对象,也不是小说主人公。在共同探究之后,学生一致认为是菲利普夫妇的表现推动故事的发展,所以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菲利普夫妇。

在平等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质疑,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过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要平等对待,好生与差生同时回答一个问题教师同样要认真对待,从而体现教学平等性。

四、主体参与的实效性

有效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有效参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知事物,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讲究课堂教學的实效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学习,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除了课文交待之外,年轻时的杨二嫂在待人方面是怎样的?少年闰土在乡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这样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多展现自己,才能体现实效性。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一文时,设计这样的问题:学完课文,请用一句话评价杨修?学生经过思考后写出:杨修是一代英才,可惜投错了主人;杨修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这样学生在不断参与中,就逐渐放飞思维,活跃心灵,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课堂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做到主动、平等、有效地参与,形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安耐特·布鲁肖(美).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张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联文(1977— ),男,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课堂效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