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地区古籍保护的现状和利用

2017-04-21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绍兴市绍兴古籍

◎ 蔡 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学术界一般把春秋末、战国初这段时间划作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为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时。1912年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内容或形式上沿袭此前的古籍也叫古籍。据文化部的统计,国内现存古籍约5000万册,其中浙江省有266万册,绍兴市有37.2万册。这些古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特别是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指示,体现了新时期党委、政府对古籍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视。从2007年开始,绍兴市参与实施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期望通过保留更多古老的书,留下绍兴文化的特色、地情资料和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

一 绍兴现存古籍概略

绍兴是古籍大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古籍工作,浙江的许多地方都注意把社会上的古籍收集起来,一些私人藏书家将自己收藏的古籍捐献给政府,再存到图书馆、文博单位,从而改变了以往古籍以私人收藏为主的格局。1951年,周恩来总理向来京参加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会议的祁彪佳第十二世孙祁崇孝询问澹生堂情况,说 “中央有个计划要把澹生堂与天一阁恢复旧观,将散失的书籍尽可能搜集回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对绍兴古籍工作的第一个明确指示。1954年,受郑振铎指派,国家文物局直接派人来绍兴接收祁氏捐献的澹生堂古籍678册,交国家图书馆收藏。1956年,新昌中学教师梁以忠与兄弟商议后,将其祖父梁葆仁留下来的12000册古籍捐赠给新昌县人民政府,现藏嵊州图书馆。这是迄今绍兴公立单位接受的最大一笔私人捐赠。1962年,绍兴民主人士、原国民政府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主任委员陶治公立据,将家藏6000册古籍捐赠给绍兴图书馆,现设专柜保存。绍兴军管会也将自己查抄的古籍悉数拨交给当地的图书馆、文化馆保存。 “文革”期间绍兴地区查抄的古籍多数被移交给图书馆、文博单位,数量约60000册。到20世纪末,绍兴市古籍与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形成了以公藏为主的收藏体系。

绍兴市古籍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绍兴图书馆现藏古籍16.89万册,善本698种3915册,总量约占全市的一半。其中元刻本5种,即 《唐柳先生集》《诸儒笺解古文真宝》《乐府诗集》《国朝文类》《东坡集》,被收录在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明刻本为馆藏善本主体,共229种,其中明洪武元年至隆庆六年刻本50余种,还有套印本、影刻本、影抄本、钤印本、排印本、铜活字本、泥金写本等,版本极其丰富。此外,还有民国年间的书刊约50000册。1979年,采用经、史、子、集、丛五部法分编古籍,同时编制馆藏古籍善本简单书目甲、乙两编,196种善本上报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最后112种收录于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2000年绍兴图书馆迁入新址,善本和普本开始分库存放。该馆依靠市政府连续拨专款购入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民国史料丛刊》等新版古籍,顺利实现了馆藏古籍从直接利用向保护研究的方向性转变。2007年,在绍兴图书馆挂牌成立绍兴市古籍保护中心,2012年又成立了古籍普查小组。据2007年6月完成的 《绍兴市古籍保护调研报告》,全市各图书馆、文博单位、档案馆、学校等公立单位共收藏古籍27.2万册,民间收藏数量按照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的估算约10万册,全市现存古籍总数为37.2万册。

二 古籍保护的 “绍兴模式”

(一)申报重点名录,逐步改善保存条件

如何保存好古籍始终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绍兴的古籍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1990年,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昭晰教授来绍兴视察,并就古籍保护工作召开座谈会。不久,省文化厅拨给绍兴除虫经费2万元。2000年,绍兴图书馆所藏古籍全部更换成樟木书橱庋藏。2006年以来,上虞、诸暨、新昌图书馆和绍兴县档案馆新馆,以及绍兴市文物中心库房陆续建成启用,均设置恒温恒湿设备,古籍保存条件得到大幅改善。2015年,总面积为10000多平方米的绍兴图书馆历史文献馆筹建,其中古籍书库面积为450平方米,民国书库面积为400平方米。2000年,省爱乡楷模、香港绍兴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车越乔先生向绍兴图书馆慷慨捐款50万元,用于古籍保护,绍兴图书馆将古籍阅览室命名为洵如存古斋。此举使绍兴市在利用社会力量进行古籍保护方面比其他地区先行了一步。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 《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主要内容如下。一是从2007年开始,对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定级。做好未经编目之书的著录,摸清全国古籍的家底。二是建立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制度,采取防火、防水、防紫外线以及控温、控湿的技术手段,改善古籍保管条件。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还要求加大跨系统藏书单位之间、公藏单位和民间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对于一些利用频率高、文献价值大的古籍,不仅要进行数字化加工,而且要将其点校出版,使之化身千百,嘉惠公众。随着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铺开,国务院分五批公布了12274部 “珍贵古籍”和180家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与 “古籍定级标准”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一致,即具有重要历史性、学术性和艺术性的代表性古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收藏古籍的数量一般在10万册以上或收藏古籍善本数量在3000册以上;②有古籍专用书库;③有专门的古籍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健全;④有专项古籍保护经费。当年,绍兴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温州图书馆一起被列入全国首批57家古籍保护试点单位,探索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古籍保护和普查的方法,2013年通过验收。

从2013年开始,全省相继组织三批 《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 “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 “浙江省古籍保护达标单位”评审。具体规定如下:凡收藏古籍总量在3000册 (件)以上或善本800册 (件)以上的单位均可申报 “浙江省古籍保护达标单位”称号。对入选 《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或获评 “浙江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浙江省古籍保护达标单位”的单位,给予每部古籍500元、每家单位10万元 (重点单位)或5万元 (达标单位)的补助。目前,除绍兴图书馆被列入 “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外,上虞区图书馆、嵊州市图书馆、诸暨市图书馆先后被批准为 “浙江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绍兴地区被列入国家、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的情况见表1。绍兴市还将古籍普查、古籍库房建设纳入文化先进县评选考核体系,使古籍保护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表1 绍兴地区古籍文献的基本情况

(二)古籍珍本再造工程

1.项目概况

2005年4月,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保护和抢救古越文化,绍兴启动了 “绍兴市古籍珍本再造工程”和 “越医古籍经典再造工程”,采取分批整理出版方式予以 “存本扬学”,最终使这些珍本古籍能够进入普通市民家庭,从而实现古籍保护的可持续目标。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捐资50万元,作为绍兴市古籍珍本再造工程的启动资金,交由绍兴图书馆操作。全部统一线装形式,统一版本大小,统一著录格式。截至目前,已影印出版了 《吴越春秋》 《会稽三赋》 《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越绝书》《越谚》《于越先贤传》等古籍、地方文献6种。“越医古籍经典再造工程”则依托绍兴市中医药文化研究所,由绍兴在沪企业联合会捐赠150万元建立扶持越医发展专项资金来资助出版。

此外,绍兴图书馆还陆续整理出版了 《赵之谦印谱》 《绍兴图书馆馆藏地方碑帖选》《绍兴县志资料》《古越藏书楼研究资料集》 《绍兴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图录》等专门的古籍、地方文献。绍兴市在古籍保护上的做法是始终坚持把古籍保护放到地方文化建设大背景中考虑,使古籍保护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古籍再造工程得到文化部古籍保护督导组的肯定。

2.再造古籍神韵

古籍保护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种。原生性保护是指通过改善藏书环境对古籍进行脱酸修复来实现对古籍的强筋壮骨、延年益寿。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缩微、扫描、数字化、影印出版等手段来复制古籍,使那些久已绝版、传世孤罕的古籍化身千百,永续流传。“绍兴市古籍珍本再造工程”和 “越医古籍经典再造工程”就属于后者。采用再生性保护的办法具有取代原书、促进传播的优点,因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古籍保护单位所采用。

再造工程对古籍的选取标准是:是否在绍兴历史、浙江历史、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代整个政风、民风、社会风气仍然具有启示作用。通过让古籍走进市民家庭实现古籍保护的目的,不仅是古籍现代功用的体现,而且是推动历史文献现代化,发挥绍兴文化积淀深厚、古籍丰富的优势,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保证古籍再造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精品标准。深入挖掘古籍文献的丰富内涵,坚持把古籍保护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把古籍再造融入当代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古籍出版带有一般的商品属性,需要考虑市场因素,但再造工程的价值实现形式更多地表现在社会公益上。通过组建专门班子,编者在严守学术立场的基础上,努力在对古籍的选择、出版形式上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变化,把古籍再造工程建设成为一部当代文化精品。

二是喜闻乐见。古籍再造工程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只有群众喜欢看、愿意看,看的人多了,社会效益才会体现,进而经济效益才会越大。古籍珍本再造工程第一辑推出的 《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系明张岱搜集绍兴历代先贤图像和小传辑录而成,图文并茂,只有百余页,适合在各个年龄层间阅读。在正式推出不久就被部分精明的书商在网络书店销售。正是由于考虑了喜闻乐见这个因素,在古籍珍本再造工程第一辑推出的当年就一改过去古籍出版后冷清的局面,实现了盈利。而借助 “越医古籍经典再造工程”对越医文案的搜集,绍兴市中医药文化研究所出版了普及性的 《越医千年》《越医经典》。

三是综合考虑。古籍再造是古籍保护的组成部分,通过再造求保护、求发展,把古籍保护放在本地区文化、民生建设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是绍兴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经验。一般来说,一部再造的古籍出版后,它的读者越多,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越大。但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悖的情况还是存在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引导、调控。这种引导、调控的目的是帮助建立正常的古籍保护整理出版运行机制。

古籍珍本再造工程第一辑推出后,绍兴市文广新闻出版局、绍兴市社联、绍兴日报社专门组织召开了座谈会,与会者在充分肯定工程意义的同时纷纷为工程出谋划策。作为展示绍兴历史文化深厚内涵的重要成果珍本第一辑还被第二届鲁迅文化艺术节作为礼品赠送给出席盛典的海内外嘉宾,获得了较高的反响。因此,当需要组织出版第二辑时将其作为绍兴市级文化项目向社会推荐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政府主导,形成合力

古籍保护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文化部门的单个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重视对古籍的保护。1951年6月,政务院就保护旧版书发出通令:旧版书属于历史文物,应予保护。1981年,中共中央 《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指出:古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古籍的整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2005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专题研究加快文化大省建设问题,会议出台了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其中就有 《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浙江省文化保护工程》,包括对古籍的整理保护内容。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就加强古籍保护指导思想的近期与远期目标、保障措施做出规定,这是新时期政府古籍保护工作的大政方针。绍兴市2008年出台的 《关于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和2011年出台的 《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都明确支持绍兴图书馆创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建设家谱馆。

第一,要在思想上把古籍保护工作提升到对国家和历史负责,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加以认识,把自己的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上来。

第二,要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有专门的工作班子,包括行政的、专业的。对照中央和省的做法,在市一级仍然需要建立政府办以及文化文物、发展改革、财政教育、民族宗教、党史、新闻出版等部门共同组成的联席会议办公制度。组织办公室设在文化文物部门。联席会议的职责是研究拟定全市性的古籍保护工作方针政策,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并督促落实,申报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组织古籍普查,核定相应级别,解决跨部门事宜。只有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使保护工作形成必要的运转机制和合力。

在柯桥,2005年时任县领导认识到,对绍兴地方古籍进行系统整理、出版,是传承文明、惠及子孙的一件大事,拟出资1000万元与国家图书馆、中华书局合作编纂出版 《绍兴丛书》。这是迄今绍兴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集大成之作。分为 《地方志丛编》《史迹汇纂》《家史丛编》《先贤文存》《先贤墨迹珍存》《碑刻史料》《舆图地名集》《文献题录》《人物传记》《版刻稿抄本图录》十辑,序言称:这些古籍不仅对绍兴一地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是江浙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建设现代社会的重要参考资料。《绍兴丛书》于2005年立项后被列入当年的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 “十一五”重点规划》,这是县级古籍整理出版首次被列入国家重点规划。目前,已正式出版两辑。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几位民间书友建起天泉山房, “只要文史,只要以前,只要越地,只要短小”,品书藏书组织越问读书会编印了 《越问》(藏刊号)。

在上虞,乡贤研究会自发进行古籍收集,供会员使用。在新昌,一批热心地方史志的人士利用零散收集到的古籍文献,成立了唐诗之路研究会、绍兴市家谱协会姓氏文化研究分会等组织,其影响很大。

第三,要加大投入。2007年3月文化部下发的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选标准》规定,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要有专项保护经费、专门书库和工作制度。但全市拥有古籍的单位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绍兴市市级财政从2005年开始增设绍兴图书馆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但每年只有5万元,2014年增加到40万元。下辖各县 (市)则根本没有,需要在其他项目下开支,存在诸多不便。对照文化部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全市书库只有2~3家单位达标,其他单位需要进行相应改造。

三 绍兴古籍保护的困难和对策

(一)传统编目渐行渐远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古籍不会仅有一个版本:历史上一共有多少本子?哪个本子校勘精良?各种本子之间有什么渊源关系?这些都是古籍保护工作者需要了解的事情。只有通过编制书目,才能摸清家底,进而确定保护重点。

自汉代以来,历代藏书家就把编制书目作为图书整理的一种方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专门之学”。与普查书目不同,首先将群书部次甲乙,然后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也。历史上每一次大书目的编制都是知识界对文化知识、图书文献的大整理。傅旋宗总结说:“编制古籍书目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性工作,我国古代的目录著作从汉朝刘向 《七略》起,一直到清朝 《四库全书总目》都是对传统学术的综合研究。他们的作者大多体现这一时代的学术成就,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这段话既是对古籍书目特点的精辟概括,也是对编目工作者素质能力的要求。作为我国传统藏书事业的最后一个高潮,清末编就的毛氏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陆氏 《皕宋楼藏书志》,不仅记述了藏书的内容大旨,而且详细考究了版本的源流、优劣,要求编撰者具有很高的知识素养。它们是历代书目的集大成。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毛目”还是 “陆目”,都没有像近代以来西方字典那样按照著者姓名或书名字母顺序来排列款目,而是根据各自书名、作者、版本、提要来排列,具有中国式特点,遗憾的是这种书目近几十年来已经不多见了。

我们重提编制书目的重要性除了有上述原因外,还是了解古籍保存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的需要。人才奇缺是我国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古籍编目同样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仅以绍兴市各古籍收藏单位2014年情况为例,各单位配有古籍专 (兼)职工作人员2~3名,平均1.5万册古籍才配有1名工作人员,一些单位已经多年没有组织编制新的书目。日常工作缠身,有可能导致编目质量下降,从而妨碍古籍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保护重点的两难选择

善本,简单讲就是好的书,无疑是古籍保护的重点。清张之洞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认识,给善本提出了3条标准: “一是 ‘足篇’,即无缺残无删削之本;二是 ‘精本’,即精校精注本;三是 ‘旧本’,即旧刻旧抄本。”1978年开始编纂的 《中国善本书总目》,按照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的要求,提出了具体衡量“善本”的9条标准,并且把它的时间下限定在清乾隆六十年 (1795年)。在这里,历史性侧重版本时间,学术性侧重书的内容,艺术性侧重版本具有的特征。2002年的 《文物保护法》规定:“凡清乾隆六十年 (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出版的图书,都在国家法律保护之内,不得走私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1795年成为判断是否为善本的一条界限。此后,2006年国家文物局重新制定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把1949年作为时间线。2006年发布的 《古籍定级标准》 (WH/T 20—2006)把古籍分为 “善本”和 “普本”两大类,一、二、三级古籍为 “善本”,四级古籍为 “普本”。国家珍贵古籍全部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适当放宽标准。第一批公布的 “国家珍贵古籍”绝大部分在1795年前。

在 《古籍定级标准》中,确定古籍的级别,按版本年代来划分界限确实容易,但不是唯一依据。从2013年国务院发布第四批1516部 “国家珍贵古籍”开始,清乾隆至近代时期古籍数量出现大幅增加,它们大多是近代史上的名人手稿和地情资料。如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清孙诒让稿本 《大戴礼记斠补》、杭州图书馆藏明来集之稿本 《倘湖遗稿》。同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第一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共228部,其中清乾隆至近代时期共44部,约占19%。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第二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共195部,其中清乾隆至近代时期共77部,约占39%。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第三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共184部,其中清乾隆至近代时期共86部,约占47%,数量持续增加。以版本分类,第三批名录中稿 (抄、批点)本109部、刊本75部。绍兴入选的12部古籍中,10部属稿 (抄、批点)本。综上所述,凡按历史文物价值衡量属下一级别,而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衡量可列入上一级别者,均应定为上一级别,对名人手稿和地情资料给予重点保护。

(三)借鉴文物保护模式

古籍保护很早就被提升到国家法律层面。1982年和2015年的 《文物保护法》都规定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又具体规定:“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古籍属于文物,2006年国家文物局进一步出台文件把1949年前编修的地方志、家谱全部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古籍保护政策不可谓不明确,遗憾的是在我国 《文物保护法》颁布30余年、文物保护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机制和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同属文物的古籍却由于分属文化、文物两个部门,始终享受不到国家对文物保护的优惠措施。2015年,绍兴本级文物保护经费有1777.44万元,但古籍保护没有被纳入在内。因此,恢复古籍的文物属性,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引入文物保护模式是当今古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纵横捭阖、迤逦辗转,写下了数不尽的悲喜荣辱和兴衰成败。现在,这部鸿篇巨制写到了21世纪,研究好、利用好包括珍贵古籍在内的所有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当下、走向未来亦具有重要意义。

新昌县文化局:《新昌县文化》,1991。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编 《古籍影印出版丛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编 《浙江省古籍普查手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绍兴市绍兴古籍
绍兴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绍兴大闯关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