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研究∗
——基于杭州的实证分析

2017-04-21方坚辉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博览会

◎ 黎 菲 方坚辉

会展业以其集聚效应及产业带动效应,裹挟着经济、文化、人员、信息的洪流,推动城市建设加速,深刻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面貌。杭州是中国会展业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博览会——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始于1929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GDP数据,杭州排第10名,分析人士认为:“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排名有望继续前移。”[1]因此,以杭州为例,研究会展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对同类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会展业创新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会展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

会展业是一个高效益的行业,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发挥着产业交易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交流、增强贸易与招商引资、增加就业机会、改变产业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外部效应理论

经济学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正外部效应,即在进行的经济活动中,使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获利,并且其经济效益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任何一个个体的会展活动,都是众多机构与企业的空间集中,将产生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和声誉共享等效益。如第十八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历时18天,在会期内举办了33个项目,实现贸易成交额108.74亿元,引进内资276.1亿元,引进外资10.23亿美元,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来宾、市民、游客近1200万人次;2016年G20杭州峰会迅速提升了这座省会城市在国际社会中的曝光率、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此可见,会展项目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中无处不在,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①逆向选择,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误导经济交易主体做出违反期待的选择;②道德风险,即签订合同之后的不可观察行为。会展业打造了一个信息交换体系,首先,使参与者得以互相了解,降低了不对称交易带来的成本;其次,会展活动开放的商贸环境使参与者得以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使技术信息与产品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减少了信息控制中出现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能。西湖博览会为国内各种信息提供了充分、平等的互换机会。如2016年,德国前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前总裁霍斯特·科勒在浙商·财经国际论坛发表演讲; 《硅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桑坦德银行亚太区副首席执行官何泰烨以及理想家全球创意与生活大展负责人、日本贞雄株式会社总代表土谷贞雄等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出席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年度高峰论坛;新加坡中新投资创新平台总裁林诗曦、日本动漫大师尾崎正善、牛津大学企业家协会创业导师安吉丽卡·安顿等知名人士出席国际大学创新与投资合作论坛;澳大利亚清洁能源理事会政策和贸易副总裁达伦·格莱德曼等应邀出席智慧能源产业创新暨储能技术应用国际论坛。西湖博览会平台成为国际信息传达的窗口平台,在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前向连带效应

前向连带效应,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其前向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会展活动是集信息及经验交流、发展成果展示、先进技术传播、创新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经济活动,会展产业的范围经济决定了产业目标的多元化,前向连带效应波及范围广。

首先,缩短资源优化配置过程,降低产业结构转型成本。在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单纯凭借市场力量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旷日持久、代价沉重的过程。会展活动以组展方提供的用于资源展示的主题化时空节点为平台,实现参展方资源信息与采购方市场需求的高密度聚集和全方位沟通,缩短产品流动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过程,节约产业结构转型成本。如2016年杭州西湖博览会重点项目——世界杭商大会,共有16个重点内资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金融服务、智慧物流、航空服务、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达到276.1亿元,引进外地资金232亿元。

其次,指明产业发展方向,影响企业中长期决策。每一次会展活动都是信息在时空上的集聚,市场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企业描绘产业技术未来发展蓝图;有价值的情报在企业间加速传递,降低了经济发展的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对企业中长期决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杭州西湖博览会重点项目——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吸引了33.95万人次参加展会及各项活动,共计完成签约项目135个,实际成交及意向成交 (含项目融资)金额达67.38亿元,比上届文博会增加了1倍多,加快了杭州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建设。

再次,发挥技术带动效应,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往往在会展活动中发布,有助于吸引投资,帮助新兴产业规避投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会展活动的支持,获得机会以较低成本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技术上的跳跃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会展活动取得了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又推动企业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重成效。如2016年杭州西湖博览会重点项目——云栖大会,以 “互联网+·创新·创业”为主题,共举办102场峰会和分论坛,近400家科技公司展出前沿科技成果,来自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名科技精英到现场参会,超过700万人通过在线观看大会直播,这对帮助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跳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动了 “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

最后,保护与促进本土幼小产业的发展。幼小产业可以通过会展活动予以支持,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低成本取得一定时期的宣传,得以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如2016年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共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1221名海外留学人员携带项目或技术来杭州创业就业,推进了杭州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2016年杭州西湖博览会举办期间,西博会网站总浏览量超过500万次,共发布信息1000多篇;西博会期间,120多家境内外媒体刊发了6000余篇报道,大大提升了会展项目的目标行业曝光率、所在城市关注度,加速了产业成长、经济转型。

(四)后向连带效应

后向连带效应,是指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后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提出投入需求,从而促进后向关联产业部门在技术、组织以及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以杭州都市圈为例,后向效应体现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客源和提出服务需求两个方面。

首先,会展活动将大量的人流汇集到举办地,为交通通信、商旅餐饮、金融保险等行业带来了丰富的客源,形成了 “需求拉动型”的发展模式。杭州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贸、餐饮、交通、通信、娱乐、宾馆、广告、印刷、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以2011年为例,杭州国际休闲博览会推出10条休闲体验路线和200个休闲体验点,带动杭州入境旅游人数达306.31万人次,休闲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各类茶馆达900多家,咖啡厅60多家,酒吧300多家,足浴业也发展为有近10万从业人员的规模,而传统的餐饮休闲项目已经达到近10000家的规模。

其次,会展业对相关产业提出与其高速发展相匹配的服务需求。会展业项目的举办需要大量的规划工作和配套服务,同时带来专业化的管理、投融资和法律服务需求,尤其对旅游、交通物流、餐饮宾馆、广告搭建、通信、商贸、娱乐等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服务需求。如2016年杭州在保障服务G20峰会期间,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承担33个入城口、64个街头、900余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任务;在硬件设施方面,建成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为杭州增加会议面积1.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9万平方米;对宾馆饭店进行改扩建,提高城市接待能力;在专业会议人才方面,培训了翻译员、联络员、工作员1000余名,志愿者4000余名,驾驶员2000余名,宾馆服务员20000余名,使会展产业链内部得到调整与优化。由此可见,会展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加速发展,产生了多样化的经济技术要求,相关产业必须进行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相关硬件以及所需服务,推动第三产业的纵深发展,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规模化的速度。

二 会展活动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杭州西湖博览会历届经济指标

杭州西湖博览会于2000年恢复襄举,至今已举办17届,是包含数十个乃至200余个会议、展览、活动的大型会展平台,培育了成熟杭州·云栖大会、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一大批国家级、国际级会展项目,并在海宁、上虞、诸暨、德清、安吉、武义、龙泉、南浔、枫泾、江山、朱家尖、昆山、徽州、铁岭、嵊泗等地增设15个分会场,会场跨越钱塘江,从浙江省内跨越到浙江省外,促使各城市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分工与合作,优化产品、资金流动与组合配置,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0~2017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各项经济指标见表1。

表1 杭州西湖博览会历届经济指标一览

由表1可见,杭州西湖博览会时间长度为15~184天,2007年是15天;每年项目数量为33~245个。2000~2016年共举办各类项目1503个,协议引进外资162.37亿美元,协议引进内资2362.72亿元,贸易成交额达2092.44亿元。杭州市统计局在举办杭州西湖博览会期间对服务业进行的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每届西湖博览会对杭州GDP增长的贡献率达0.5%左右。

(二)研究方法

相关系数是衡量因子间相关程度的一种度量指标。本文通过线性相关分析,探讨会展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关注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为相关系数;X、Y为两组变量;为变量的平均值。R值介于-1与1之间。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R的绝对值越大,相关度越高。 |R|=1表示完全相关,0.8<|R|<1为高度相关,0.5<|R|≤0.8为显著相关,0.3<|R|≤0.5为低度相关,0<|R|≤0.3为微弱相关, |R|=0表示完全不相关。

由于西湖博览会每年参加人数、贸易成交额受当年项目数量的影响,所以将贸易成交额进行平均数处理。

(三)西湖博览会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使用SPSS Statistic 20,选取表1序列进行相关分析,将影响当年的相关系数设置为会期、项目数量、平均参加人数、平均贸易成交额、杭州国民生产总值、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序列,将显著相关性检验设置为双侧检验。选取的第一组至第四组序列分别为平均参加人数、平均贸易成交额、杭州国民生产总值、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西湖博览会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西湖博览会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

续表

由表2可知,西湖博览会 “平均参加人数”与 “平均贸易成交额” “杭州国民生产总值” “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8、0.625、0.618,均为显著正相关;“平均贸易成交额”与 “杭州国民生产总值” “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1、0.580,均为显著正相关。

三 建议:以提高杭州会展业国际化程度为切入点,加大推动产业转型的力度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浙江时强调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要求全面拉动杭州会展业的提升发展。杭州已进入 “后峰会前亚运”时期,杭州城市发展呈现产城融合加速推进、城市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同步转变的态势。杭州市会展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突出会展业国际化主线,推动会展业与城市定位协调、与城市品牌互动、与产业特色融合,在杭州市打造 “三城一样本”、推进世界名城建设中体现出独特的地位和发挥重要的窗口作用。针对如何提高杭州会展业国际化水平,增强杭州城市辐射能力,发挥其产业联动作用,推动杭州国际城市建设,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升国际理念

树立大会展发展观。正确认识会展业构成,重视展览、会议、节事活动等在会展业中的全面和谐发展;将会展业作为城市产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理解,重视其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上的更为深刻的影响功能,建立符合杭州实情的会展发展模式。

理顺机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会展管理机构设置为行政或参公的政府组成部门,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建立起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明晰机构定位,集中做好宏观调控、建章立制、提高社会环境质量和为公众服务等工作,建立政府干预的适度边界。

加强立法。抓紧出台 《杭州会展业促进条例》,优化杭州会展业市场环境;制定 《优秀会展项目奖励考核管理办法》,为会展业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 《推进会展国际化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制定出台 《展览会评价办法》,全面开展会议、展览、活动项目绩效评估工作。

(二)形成国际关注

事件营销。继办好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继续办好2017年世界休闲博览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等国际盛会,出台政策鼓励引进大型国际会议,鼓励本地企业与国际会展机构联合办展,利用 “国际大事件”持续形成国际关注。

国际营销。加大政府推介力度,将会展营销与城市营销捆绑,进行资源整合,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建立健全境内外营销机构和国际宣传营销网络;密切与国际知名会展机构、领事馆、国际组织的合作,加深国际对杭州会展业的了解。

(三)集聚国际资源

政策支持。一是建议尽快出台升级政策,尤其是运用经济杠杆加大对品牌会展和对杭州市产业拉动作用明显的会展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探讨解决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会展企业的实际影响问题,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措施,推动认定会展行业为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行业。三是将分散于市级有关部门的会展发展资源进行整合,集中使用、形成合力,以利于培育拳头品牌和国际级项目。四是出台政府贴息、无息贷款政策,支持民间机构竞标国际会展项目。

基础设施。一是完善奥体国际博览中心配套交通设施,增加地铁路线、出口,开通公交线路;按与展览面积相适应的要求准备停车场地;开展会展中心的调研、宣传、招展工作,以使新馆能尽早发挥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工业遗址与体育场馆场地办展览,尤其是利用区、县 (市)体育馆,将会展业延伸到区、县 (市)。三是整合分散在全城的展馆、会议中心、酒店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大型会展项目落户做好准备。

成立专家团队。建立一支拥有专业经验、丰富资源的专家团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走出去” “引进来”,上门邀请境内外知名展览公司来杭州办展;借助各行各业在国际协会或学术机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杭州人士联系国际会议;团队同时发挥监督外聘运作团队的作用。

(四)培育国际品牌

培育会议展览品牌。一是利用杭州 “两区”优势,围绕丝绸女装、信息电子、工艺美术、生物医药等杭州传统优势产业,培育电商博览会、文博会、云栖大会等展览、会议品牌。二是将视野扩大到全省,整合全省资源,引领各地优势产业集聚杭州办展。三是完善项目品牌开发体系、保护体系、评估推广体系,鼓励杭州市高端会展项目、会展进行UFI认证,积极建设自有国际品牌。

举办体现城市个性的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具有民族文化象征性、历史性、广泛参与性的传统节日,打造体现富有民族特色、杭州风格的国际性文化活动品牌。

提升专业水平。一是 “引进来”,支持博闻集团等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在杭州设立分公司;二是积极培育会展业市场主体,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市场运作、管理能力的会展龙头企业;三是借鉴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在新三板融资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会展行业与资本市场合作的方式,鼓励会展与金融、科技、旅游等其他产业融合。

(五)接轨上海,错位发展,推进长三角城市会展一体化

借力上海。通过上海会展协会、上海国家展览中心、UFI等平台,充分利用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和全国经济中心的溢出效应,建立长效机制,借助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积极拓展城市合作。

对接上海。在现有高铁、巴士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从虹桥机场直达杭州的大巴次数,增设停靠站点;发展从上海街区到杭州街区的城际商务巴士,充分利用上海周边的集聚效应,共享上海的信息资源、交通网络。

配套上海。杭州四季气候宜人,璀璨人文与秀丽山水交相辉映,拥有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在会展服务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上海的配套补充,大力发展会务管理、酒店、交通、文创、旅游、餐饮、金融、广告搭建、物流等现代服务行业。

(六)优化会展商务环境

国际航班服务。增加杭州国际航班次数,设置人性化航班时间,尤其是在会展密集的春秋两季;建立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拓宽新建道路系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社会保障机制。创办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教育和医疗机构,着力解决在杭外籍人员的就学、就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参照国际标准和惯例进行社区建设,形成多元社区文化。

公共服务水平。营造优美、整洁、平安、有序、和谐的城市环境;建设人性化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双语标志,增加政府窗口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外语服务内容。

市民国际意识。加强各类人群的公共道德、礼貌、服饰教育,倡导语言、举止优雅,培养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与规范的良好品质。

(七)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健全柔性流动机制,完善外国专家的聘请与管理机制,设法引进国际会展人才。通过宏观调控协调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紧缺人才的培养。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海外会展精品课程及办学模式;加强政府、协会、高校三方合作,加强学生实训基地建设;与上海等地开展人才培训合作与交流,开展沪杭会展企业间人才互动,共享志愿者服务平台,提升杭州市会展业人才国际化、专业化水平。组织国际化、层次高的专业培训,通过举办大量高端国际会议,开展实训,为以后举办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会展产业通过生产的范围经济、正外部性、前向连带效应与后向连带效应、技术进步、信息交流等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提升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在长期形成持续增长的动力。会展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会展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服务业发展,缓解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环境压力,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会展产品不仅包括组织目标产业的会展活动,而且包括会展服务的提供,能够形成产业发展的链条,有效地增加就业,延伸价值链增值区间,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分工得到整合,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会展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在 “后峰会前亚运”时期,着眼于提高杭州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的途径之一。

注 释

[1]《2016中国城市 gdp百强榜》, 志诚财经, 2017年2月4日, http://www.zhicheng.com/n/20170204/121024_2.html。

沈坤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与路径》,人民出版社,2011。

刘大可、李美:《展览业对北京市的经济影响分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刘海莹:《会议业经济拉动系数初探——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博览会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博览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