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浙江中小企业二次创业路径探析∗

2017-04-21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融资互联网+企业

◎ 陈 亮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企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性的演化过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 “小而专”“小而活”“小而特”的优势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增强。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的要素联动或演进方向,企业面临多条发展临界路径的选择,以形成一种更有序的动态结构而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企业没有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外部市场、法律政策、政府管理、社会服务体系等环境的变化,难免下降到低层级平衡态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以 “互联网+”为平台,各行各业跨界深度融合,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和新模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二次创业已是必然趋势。

一 二次创业的内涵

“二次创业”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经济特区的政府文件中。在学术界,王新驰 (1999)、李义平 (2000)从企业视角,认为二次创业是对企业产权关系、管理机制、利益分配进行重组的过程。邢伟 (2005)、段维龙和陈大柔 (2008)在综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指出二次创业包括战略发展、组织结构、管理升级等内容。徐铁和邢以群 (2003)、李宏 (2004)等认为,二次创业与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但是并没有指出二次创业的特点。Zahra和Covin(1995)将二次创业定义为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二次创业与优异的组织绩效相关。Covin和Miles(1999)将二次创业定义为 “创新并重新定义组织、市场或产业,以创造或维持竞争优势”。

通过对比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发展历程 (见表1)发现,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一次创业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话,那么二次创业则是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结构性调整,以此来弥补财富积累速度超过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程度而造成的缺陷,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张锐 (2007)认为,二次创业与一次创业在人员、资金和业务方面存在联系。但是二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与一次创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次创业弱化了对政策的依赖,二次创业需要更加透明、公平、公正的软环境支持。但是现有研究中,关于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之间的联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衔接和过渡的研究相对较少。李义平 (2000)通过创业的内容,包括品牌和信誉、规模经济、管理、制度变革,对二次创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贝洪俊 (2002)则通过创业目的、创业途径、成功因素和成功关键,对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进行了比较。张云 (2004)通过创业关键点、动机、追求点、目的和人才观,总结了民企二次创业的五个特点。翟卫东 (2007)则通过规模、目的、发展方式、中心任务和管理方式,对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的不同点进行了比较。与一次创业相比,二次创业并不是在一次创业所取得的成果上的简单延续,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促使企业过渡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在某种程度上讲,一次创业是求生存,二次创业是求发展。二次创业不仅要完成生产经营可持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技术创新持续进步等任务,而且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转型、管理体制创新,调整企业经营模式,确立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等深层次任务。这有利于为中小企业摆脱经济发展困境注入强劲动力,为互联网融合传统商业并且改造成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新商业模式创造良好空间。

表1 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比较

二 浙江省中小企业二次创业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又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管理落后、缺乏资金支持、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其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弱。2015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4%,低于全国6.1%的平均水平,相比民营企业发达的江苏省 (8.3%)、广东省 (7.2%),差距非常明显。随着 “互联网+”的跨界垂直融合发展,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仍低于江苏省7.7%和广东省6.7%的发展水平。在二次创业进程中,很多企业在竞争中仍然表现为过于重视短期效益,没有建立与二次创业相匹配的生产要素分配机制,无法实现知识的产权化、技术与分配的货币化、科研人员与经营者的持股制度,且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创新金融等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催化促进作用,无法实现内部资源与外部空间的合理配置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难以适应企业创新链条中的长期发展问题。

(一)产权制度失衡

当前浙江省内大多中小企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产权结构产生的直接弊端是缺少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内部管理不规范,依靠人情进行管理,直接体现为三低:形象低、效率低、效益低。即便是民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内部治理结构也不清晰,大多处于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的状态,企业经营中承担的风险过大,制约了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管理专业化的进程。在对公司制企业的股东构成比例进行调查时发现,近50%的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是由家族成员担任的,导致企业的经营战略受制于家族成员的个人能力和偏好。经营者受自身能力、知识结构、业务拓展范围及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局限,难以适应新技术革新、生产规模扩大、经营领域拓宽、市场竞争加剧的要求。因为企业主的经营能力不会随着资产的扩张而成正比地提高,在企业规模扩张而业主能力不能随之有效提高的状态下,就会产生资产急剧扩张与业主能力相对较低的矛盾。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超前的经营理念会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发展层次;相反,经营理念滞后会抑制企业的发展空间,限制企业的发展层次。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便形同虚设,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个人和家族的严重制约,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即使采用现代的公司制,也不会给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带来质的变化。

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管理和市场标准的企业契约关系,在企业内部责任权利、利益分配等要素上的矛盾难以调和,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关系可以撕破那种脉脉含情的血缘关系的面纱。企业在利益机制方面过多地维护了家族集团的利益,而忽视了员工、股东和社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富分配比例,因此会形成诸多矛盾,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二次创业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难以实现快速和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单一

浙江省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和进入壁垒低,导致企业数量多但是规模小,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趋同,真正能够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企业不多,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高耗和投资效益的下降。企业产品主要包括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这些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比较低,资源产品、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而最终产品、名牌产品、高档产品的比重小。浙江省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7974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8%,相较于江苏省和广东省,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度偏低。中小企业虽具有经营灵活的优势,但也有规模限制所带来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上的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少企业仍以低价跑量的形式为主要的市场营销策略,出口商品中代加工、贴牌的比重较大,很多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中小企业只有采用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做大规模,降低成本,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融资问题仍然严峻

短期融资的效果逐步改善,长期融资的市场依旧失衡。二次创业的中小企业在整体实力上比一次创业有了较大的变化,资本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对诚信制度的重视,都有利于获得各金融机构的青睐。同时,中央和各地政府也推出了各种利好政策,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在短期内得到了部分解决。中小企业在长期发展规划中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但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力度和侧重点与中小企业的需求难以匹配,造成融资市场的长期失衡。

融资渠道需要拓宽,融资模式需要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创新,通过加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倾斜力度、完善民间融资市场、开辟中小企业板块等,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对于二次创业的中小企业而言,据统计,平均92.4%的资金缺口要通过民间融资渠道来弥补,民间融资更能满足其资金需求的特性。但是在具体的对接过程中,则出现了很多问题。民间资本考虑到收益性,对实体经济投入的比例较小,造成实业出现空心化、资本投资化、资产泡沫化。同时,民间融资的规模和规范程度有限,融资效果有待检验。

三 浙江省中小企业二次创业的影响因子及指标体系构建

工信部联企业 〔2011〕300号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表明,很多行业将2亿元作为企业规模划分的分水岭,因此2亿元是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跨越的转折点。浙江省众多中小企业在经历过快速扩张的野蛮生长期后,普遍存在 “做不大” “2亿元现象”等问题。如同曾经讨论过的 “5000万现象”一样,这也必然会引发管理思想的革命和管理模式的演进。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企业家的主观认识、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约束等。

(一)影响因子

1.企业社会网络关系的反哺能力

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的优势十分明显。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基于血缘、亲缘、地缘、友缘、学缘的纽带维系超过了制度的约束,所以中国的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强调人本关系的社会经济。Stam等 (2013)着重研究了企业绩效与社会网络支持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小企业在创始初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家或者创业者的个人关系网络,而在企业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后,其发展更多依赖企业的关系网络。在一次创业过程中,企业主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这是企业发展的隐性资源,通过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以及义务性关系进行维系。根据关系网络的强弱程度,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与弱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具备信任度高、稳定性高、交易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弱关系网络则具有支持范围广、信息获得渠道宽、维系成本低等诸多特点。企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诉求于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需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追求社会网络反哺价值的最大化。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发展的反哺力度不一样,因此,企业对社会网络的追求方式也不统一。社会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的资源集合系统,企业与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强度受到互动程度、互信程度、互惠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控制好各种关系之间的演化、范围边界和时间幅度,进而挖掘社会关系群体对企业二次创业反哺的最大价值。

2.局部突破性创新的能力

企业在二次创业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使得各生产要素的重要程度呈现不同的变化:初级生产要素如土地、地理位置、初级技术工人等的重要性逐步下降,而高级生产要素由于需要持续性地进行投入和创新,因此在竞争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稳步提升。在全国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30%的中小企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活动,只有10%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SCM方案,信息化的创新性投入带来的效益呈指数级递增。高级生产要素又可以分为硬要素和软要素,其中硬要素包括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生产手段的革新、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等,软要素包括市场机制、匹配的政策以及由供应链形成的产业群、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借助 “互联网+”的各种平台,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降低,要实现突破性创新,即新技术含量高,并能够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的创新,难度非常大。企业二次创业更为理想的途径是渐进性创新和市场突破性创新,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创建人才优势、体制优势、新型市场环境优势等软环境优势以及高级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优势,实现产品和市场的边缘性突破。

3.企业管理制度的安排

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产权结构设计上大多采取一元化结构,这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无法摆脱家族关系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融合。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技术和管理日益专业化、现代化,企业的市场发展和企业领导者所固有的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依靠自身的能力很难应对日益复杂的企业经营管理事务。因此,经营权和所有权归属问题成为中小企业二次创业遇到的非常棘手的问题。所有权改革的根本,是针对微观主体的权责、利益、激励和约束等问题,即如何把相关主体塑造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独立生产者与经营者,这样就会促使各主体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安排行为。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新产权制度安排对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完善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二次创业也需要建立以智力资本为主的新型激励机制,这也成为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制度安排体现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配,按照现代公司制的要求,实行委托代理机制。但是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和代理方的职业经理人的期望通常是不同的,因而存在利益上的不一致。应构建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的契约关系,对代理方采取合适恰当的激励措施,促使其行为选择有利于委托方的权益。因此,制度安排最终体现为企业运营的绩效评价。可以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企业价值和成长性四方面来评价企业绩效,将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纳入评价标准,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

4.融资效率及途径

二次创业的中小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度过了艰难的生存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运营机制的逐步健全和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都有利于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再加上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利好政策,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得到部分解决。在企业融资结构中,金融机构贷款来源所占的比例有上升趋势,但是调查中发现,银行现在更多的是投给关注民生的支柱型的服务业企业。浙江省中小企业中制造业占比近98%,中小企业的贷款普遍存在周期短、额度不大、频率高的特点,因此众多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会较基准利率上浮30%~40%。后期还有各种财务咨询费、管理费等,加起来的总融资成本远高于大中型企业,能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仅占10%。2015年,浙江省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总净资产为303.75亿元,年末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保责任余额为716.56亿元,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仅为2.36倍。在扶持政策不断向好的前提下,调查中仍然有42.7%的受访企业表示使用过民间借贷。浙江省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平均负债率为60%~70%,有的甚至超过90%,资金链问题仍然突出。

二次创业的企业基本上突破了生存压力等问题,民间借贷也日趋规范化和合法化,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相比仍然高出不少。对众多二次创业的中小企业而言,首选的融资机构仍是银行等正规机构,需要来自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方面的支持。由于金融机构大多只能提供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更新资金,显然中长期信贷业务和权益性资本供给存在严重不足,难以解决资金缺口压力问题。

(二)指标评价体系

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选取与企业二次创业相关的社会关系网络、创新能力、制度安排和融资4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同时选取20个二级指标,组成二次创业指标评价体系 (见表2)。

表2 二次创业指标评价体系

四 企业二次创业绩效提升对策

“十三五”期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一带一路”等重大举措的加速实施,以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同时,企业自身也要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树立发展的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一)搭建共享式社会关系网络,降低社会壁垒

企业在二次创业中,社会关系网络的进化具有明确的向心性,与创业目标函数趋于相近。但由于社会资本本身就包含社会信任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无效网络。进化后的企业衍生网络,是在原来企业主个人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依附性,导致结构和关系的冗余。要化解这种无效的网络危机,需要搭建一种共享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培育一种能适应 “陌生人社会”并降低排他性的信任关系,逐步打破熟人关系,扩展到 “五缘”之外的相互关系。

在搭建共享式社会关系网络时,还要充分考虑关系共享接口的关键需求。为了降低共享的利益壁垒,还需要企业主具备较高的知识道德素养,否则容易引发共享冲突,从而引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任危机,最终导致信任网络的瓦解。因此,需规范共享的行为,从而降低社会关系网络共享的利益风险。

(二)多途径实现局部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越落后,企业发展提升的空间也越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发展的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就可以达到增加产量、降低内耗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应创新各项管理机制,尤其是要加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2.创新品牌战略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企业开始追求通过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向精细化、高质量的方向转型。在 “互联网+”时代,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中小企业依靠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凭借粗放式管理,难以支撑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技术含量高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中小企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品牌优势战略,为实现企业的新突破奠定基础。

3.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和行业特点,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重视和拓宽人力资源开发的渠道,重视从企业内部培养人才,注重员工能力的培训与开发,不能将某种技能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要提升员工的自我价值感,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要优化企业人才资源的配置,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完善职工持股制度、知识付酬制度、利润分享制度,形成企业独特的人才招聘、培养、开发、激励等工作机制的内生优势,增强竞争力。

(三)完善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动态调整

二次创业必须对既有的内部管理机制有一定的突破,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权责关系和利益基础,制定科学而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使用、考评和激励机制,做到职责、权利明晰,管理规范,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1.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浙江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集群性的特征,如永康的五金城、义乌的小商品企业、杭州的服装企业,企业的二次创业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升级。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就应该利用好产业集群的网络性,引导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建立相互参股合作、知识要素入股、利润分享等制度。优化产权结构,提升产权开放程度,积极吸收各类社会资本,实现企业投资主体的多样化、企业资本的社会化。打破以家族为单位的封闭式产权结构,有利于突破知识、货币资本的约束,在 “互联网+”的驱动下实现跨界经营,扩大企业规模。管理的日益复杂,客观上也催生了委托代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使企业的二次创业更加科学合理。

2.培养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员工的心理期望和企业文化的认同与习惯是契合的。而这样的基础正是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内涵,它是以人为本的策略规划和行为规范。中小企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只有在弱化个人影响并强化组织意识时,才能对企业文化有积极的作用。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基于家族文化之上而又具备一定个性的企业文化。

(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

浙江省98%的中小企业属于制造行业,从不同的企业情况出发,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融资模式缓解资金问题。一是实力薄弱、信用担保欠缺的企业,可以继续采用传统的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外源性融资为辅的融资渠道,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二是采用互联网思维跨界发展的企业,必须增强多样化融资的意识,吸收各类风险投资、社会闲散资金,以及通过其他企业参股等方式,为企业二次创业注入新鲜血液。有条件的企业可争取与大公司合作,实现企业的共生发展,从而推动碎片化企业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三是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整合技术和资本、产业链和产品链等要素,选择合适的资本运营方式,推动浙江省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市场上市。如义乌新光控股集团通过上市获得二次创业更大的成长空间。

同时,国家和各地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完善服务体系,改善金融服务,创新信贷考核和奖惩管理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建设中小企业服务网点,扩大专项资金规模,提供培训、咨询、担保、代理、评价等全方位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和二次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从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看,发展担保业对解决融资难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应引导信用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尽量放大担保倍比,充分发挥融资担保的作用。应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的实际出发,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应建立在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规模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指导原则。应逐步提升担保机构的市场化水平,提高担保公司的公信力,完善信用评级体制,防范担保风险引发系统性信贷风险。要加大对担保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使其成为担保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对担保机构的设立与退出、担保从业的资格、担保资金的来源与使用、监管的职责等,要做到有法可依,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要有章可循。

王新驰:《关于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思考》,《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李义平:《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深层思考》,《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8期。

邢伟:《关于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31期。

段维龙、陈大柔:《从文化建设到文化管理: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徐铁、邢以群:《中小企业 “二次创业”的特点和难点》,《科技创业月刊》2003年第2期。

李宏:《民营企业低生命周期的原因及对策》,《南方经济》2004年第5期。

张锐:《基于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高管团队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贝洪俊:《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探究——浙江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调查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4期。

张云:《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特点》,《税收与企业》2004年第12期。

翟卫东:《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探析》,《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第7期。

Zahra S.A.,Covin J.G.,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the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Longitudinal Analysi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5, 10.

Covin J.G., Miles M.P.,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Pursui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Entrepreneurship of Theory and Practice, 1999, 23.

浙江统计信息网, http://www.zj.stats.gov.cn/。

Stam W., Arzlanian S., Elfring T., “Social Capital of Entrepreneurs 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of Contextual and Methodological Moderators”,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3, 29 (1) .

彭华涛、马龙、幸理:《二次创业社会网络反哺关系变化本质分析及其模拟仿真》,《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11期。

Xie Y.H., Amine L.S.,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Global Business&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2009, 29 (1) .

薛红志:《突破性创新、既有企业组织障碍与二次创业机制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融资互联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