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正确价值观中的责任、作用及施教路径

2017-04-21张淑芳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怀化市中学生培育

张淑芳

(怀化市第三中学,湖南怀化418000)

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正确价值观中的责任、作用及施教路径

张淑芳

(怀化市第三中学,湖南怀化418000)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价值观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重要作用,政治教学通过科学施教,系统地向中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最终目的是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政治教学;中学生;正确价值观

在全社会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支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向导。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政治老师通过政治教学科学地系统地对中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逐渐对其思想和灵魂浸透和影响,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正确价值观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当前,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中,多元思想、行为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在不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尤其是一些非主流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长期侵蚀青少年思想观念,导致其道德失范和缺失,其原因有三:一是在学校,老师强调的是分数,唯“分数”论成败,忽视了道德教育;二是当下文学影视作品歌颂英雄的精品力作不多,戏说英雄以至俗化、矮化英雄的平庸或者粗制滥造的作品令人眼花缭乱;三是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原因,一味疼爱,缺乏“挫折教育”,从而造成很多孩子养成了见利忘义、不敢担当、乘人之危、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这样一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为了十分关注的社会焦点,中学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正确价值观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在培育方向上,政治教学是前行的“引路灯”。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1]政治老师是中学生的精神导师,政治教学课是做人思想的工作,引导中学生价值观塑造从精神荒芜走向精神乐园。精神思想的灌输直接影响中学生价值观正确与否。所以说,政治教学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尤为重要。在培育方向上,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具有导向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1]反之亦然。所以政治教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向学生灌输主流思想意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错误的甚至反动的思想,就会让中学生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而当下中小学教育令人堪忧,从小孩子进学校学习到走向社会所处的生活学习空间都随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只强调考试名次和分数,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2016年,笔者在怀化市第三中学高中部的宏志班(生源:全市家境困难、成绩拔尖的学生)、实验班(生源:全市学习尖子生)和平行班每个学期做一个关于学业与品行的调查。从调查统计表(详见表1)所反映的数据,发现宏志班的学生不仅成绩好,品行也好;实验班学习成绩好,但大部分学生比较自私、要强,生活能力较差;平行班的学生普遍存在成绩一般,但关心集体和同学、尊重老师。另一方面,具有针对性。每个中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文化底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方式都不一样,所受身边人言行的影响各有不同,所以政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表12016 年怀化市第三中学高中部三个年级各个班级学业和品行调查统计表

2.在培育方法上,政治教学是价值观成熟的“催化剂”。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是通过生活学习中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形成的思想轨迹。而在这漫长的思想轨迹中,政治教学就像催化剂一样赋予它生命、活力。一是具有连贯性。从时间上讲,政治教学是连贯的,从初中到高中连续六年,中间没有间断。从教学内容上,政治教学是连贯的,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是由浅到深、相互衔接、前后连贯,体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二是具有渐进性。中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和接受起初都是摇摆式的,可塑性很大,每一个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在老师引导下,从胚胎到雏形,最后走向成熟。三是具有滴灌性。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靠正确的思想意识一点一滴渗透而成,天长日久地积累,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体系。就像栽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滴水慢灌,通过不断的浇水施肥,让其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3.在培育途径上,政治教学是科学施教的主渠道。影响中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渠道很多,有身边人的影响,也有精神偶像的影响,归纳起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条重要渠道。不同的环境影响直接产生出不等质的个人价值观。这就要求政治教学担负起主渠道的责任,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把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网络结合起来,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人的所作所为中学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做这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怎样去做这样的事”,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思维和价值判断。

二、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正确价值观中应发挥的作用

政治教学有其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握政治教学规律,加强教学针对性,着重发挥好六大作用:

1.充分发挥教学主题的引导作用。政治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透到政治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2]。着力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念、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深刻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付诸行动。怀化市第三中学高中部政治教研组多年来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把时政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讲,特别是与中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主动做好解疑释惑工作,灌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执政理念。坚持把传统文化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讲,将其巧妙运用到政治教学中,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有所积累、思考和感悟,让传统美德的“种子”生根发芽。坚持把弘扬正气的典型案例与负面现象批评结合起来,通过正反两面典型的对比,让学生明辨是非。通过“三个结合”,让学生跳出了书本,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时事热点,而且也引导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和方法。

2.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传播作用。要把多媒体教学与校园媒体结合起来。怀化市第三中学始终坚持政治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上好课,还要担任校园政治辅导老师,帮助德育处和学生会把正确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校园黑板报、广播、网站、电子屏、校报校刊等校园媒体报道中去,使校园媒体和多媒体教学一样成为正确价值观培育和形成的传播者和推动者。要把课堂引导与课外引导结合起来。怀化市第三中学坚持政治老师和班主任一起,带领指导学生开展假期社会调查、公益服务、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推动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

3.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典型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政治老师要树立不同层面的典型,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并从典型的精神激励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一是树立人生终极目标——“高大上”精神偶像。让那些可亲可敬的民族英雄和伟大科学家、文学家成为他们心灵的罗盘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情感寄托。笔者曾经参与怀化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13所中学(各县市区第一中学)做过的一次关于“我心中的偶像”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300份,从问卷调查统计表(详见表2)所反映的数据上看,孩子们对物质和金钱的崇拜远远高于对精神层面的崇拜,这说明学校的教育特别是政治老师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二是树立阶段性学习目标——身边典型。怀化市第三中学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实施“最美人物”、“凡人善举”等推选活动,在校园挖掘推出一批“身边典型”,用学生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教育、影响、激励他们。要加强课堂与课外先进典型的宣传,利用课堂组织开展身边典型报告会,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号召全校学生向典型人物学习;在课外,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开设身边典型宣传专栏,让身边典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引导开展“道德接力”活动,带出更多的好人好事。

表2 怀化市13所中学“我心中的偶像”问卷抽样调查统计表

4.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作用。要延伸课堂教学,使政治教学的触角触摸到校园每个角落、学习的每个环节。政治老师的作用不仅仅只发挥在课堂教学上,还要加强对校园文化政治导向上的指导和把关作用。帮助学生“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2]怀化市第三中学要求政治教研组务必做到“三要”,让校园文化艺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不走偏路,让教学不偏方向。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墙内容的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内容鲜明地体现在校园文化墙上,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精神镜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二是要把政治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到校园艺术节中。怀化市第三中学把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看得很重,要求每位政治老师都要沉下班去,加强对节目导向上的把关和指导,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演出节目,让学生在校园艺术节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得到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三是要强化对校园文艺创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强校园文艺创作的管理,重视引导学生的创作思想,激励和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充分发挥实践养成的促进作用。让政治教学无处不在,不仅在课堂,更要融入社会实践中。把“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结合起来。要在校园道德建设中突出思想内涵,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规范学生,加强文明礼仪宣传,开展守信守法教育,推动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要求。在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组织学生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强化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使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成为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公益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组织学生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尊老敬老”等社会公益活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在班会中突出思想内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班会,让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充分发挥课堂氛围营造的影响作用。要在教室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在教室内栽种花草,定期布置与更换板报、墙报,营造美丽、整洁的良好育人氛围。要把课堂营造为求知向上的氛围。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孕育健康的心理倾向,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都以自己的独特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在班集体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生在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基本规范上形成共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形成与人为善、相互帮助、见利思义的班集体。

三、政治教学在培育中学生正确价值观中的科学施教路径

“教”与“学”是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知”与“行”的问题,实现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化,这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施教路径,才能让正确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要坚持信其理、融其情,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内生价值理念的“精神基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有信仰,国家就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尤其需要在中小学校扩大学生的认知认同,引导他们普遍理解和接受,内化为精神追求。一是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跟学生讲清道理。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班主任、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组成宣讲队,通过举办学生会、主题班会等不同层面的活动,宣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内容。二是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网络、电子屏、校报校刊和校园艺术节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核心价值观。三是通过典型感人事迹宣传,让学生在感染打动中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2.要坚持重践行、接地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若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唯有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与细节,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深厚的政治教学中根植,在人人践行的良好风气中勃发。一是建立“文明劝行”志愿者小分队,规劝马路上不文明行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活动,利用休息日,学校组织“文明劝行”志愿者小分队上街规劝那些不走斑马线、闯红灯、随手乱丢乱扔等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在规劝中明白真善美。二是建立“上街扫马路”制度。让学生明白,扫马路不是丑事,通过流汗更珍惜劳动成果,更理解环卫工人的不容易。久久为功,从而让他们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三是设立“孝心奉亲日”。开展感恩教育、孝亲教育。利用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到福利院帮助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日行一善、福伴一生,核心价值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向美的良性互动就会成为社会主流。

3.要坚持抓长远、细无声,让学生在习惯养成中滋养出道德情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一是坚持从每堂政治教学课抓起,引导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品味真谛,日积月累地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习惯养成中。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清末革命家吴玉章说:“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3]要善于帮助学生在日常小事上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对学生来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是一种善行的积累和心灵的净化,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小善聚大爱,形成一种自觉自律。二是坚持把价值观的培育融入校园管理细则、学生手册、班集体管理办法之中。“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6]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通过融入校园规章制度,从抓融入、抓规范、抓长远入手,不断依靠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良法善治,探索政治教学在中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新路径。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人心里搞建设,核心是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5]“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6]这两句话启示我们:要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总之,政治教学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抓住了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16(2): 4-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0-191.

[3]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读有所得[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38-39.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6-12-26(001).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90-91.

[6]中共怀化市委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14.

On the Responsibility,Effect and Teaching Approach of Politics Cours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Correct Values

ZHANG Shu-fang
(No.3 Middle School of HuaiHua,Huaihua,Hunan 418000)

The middle school is a critical stage to develop and cultivate individual values.Middle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takes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for develop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values,which instill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Marxist values scientif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by means of scientific education.The ultimate aim is to help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build correct values.

politics teaching;middle school students;correct values

G621

A

1671-9743(2017)01-0125-04

2016-12-27

张淑芳,1965年生,女,湖南沅陵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政治教学。

猜你喜欢

怀化市中学生培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怀化市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