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活动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

2017-04-21王兴碧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物理

王兴碧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活动元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目标。“活动教学”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物理;活动元;教学设计

“活动元教学”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应该自觉地将活动元教学的方式应用到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上来。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活动元教学笔者有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活動元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自觉地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并且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物理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学会寻找、搜集和利用物理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物理学习活动,并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符合活动元教学特点;尤其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对自身的角色转换予以重视。教师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沟通,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可以增加物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使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课题,并自主的完成实验设计。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尽快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逐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元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式教学为主,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对物理学科来说,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会因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活动元教学理论基于活动教学提出,符合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根据高中物理的课程目标,活动元教学方法将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分解为一个个连续的活动元,并且根据每个活动元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内容构建起蕴含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元。这种活动元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参与、主动实践的好习惯。

三、活动元教学中辅助的教学手段

活动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在高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活动元教学的方法需要一些辅助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活动元教学的认知与参与度。教师教学新课时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导入、提出问题等几个活动元,由不同的学生负责不同的活动元,并完成每个活动元所分配的任务。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有利于高中物理活动元教学方法的更好实施。如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物理案列以及多媒体视频材料直观的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这些方法将活动元教学的模式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这种方法的运用。

四、活动元教学方案的实施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对学生思维要求很高,学生普遍感到害怕。“活动菜单导学”模式是“活动元”教学的关键,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进行“活动元”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好的活动菜单,“活动单”的基本结构包括:课堂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评价反馈四个部分的内容。

通常在“活动元”教学模式中,每一课题中设计3~4个活动方案,一般情况下,教师将每一活动方案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来组织活动,而不是将活动分开进行,活动元符合学生实际,留足思考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空间。同时,设计活动元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在课堂教学中时间的分配上,作好安排:教师连续讲授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学生每一轮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每节课留给学生自己总结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

这样做的目的:给学生让出自由的学习时间,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留出足够的学生按自己学习需要可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并不断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学会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勇于修整和放弃自己的错误,吸取他人意见中的合理因素,完善自己的方案与结论,培养合作意识与技巧,矫正学习策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五、活动元教学模式的评价与总结

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根据教学设计的理论中的评价理论和本方法中特殊的理论要点和设计原则来进行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既有其优越性,也会在不断地运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对活动元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的总结应该以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为标准,同时也应从多个角度对活动元教学方法进行评价。首先应该是对学生的接受度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在一个阶段的活动元教学过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该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有一个基本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活动元教学方法在物理课程中的运用进行基本的判断,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和评价,在本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该对活动元教学方法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自己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表现以及贡献进行反思,勇敢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寻找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后,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不同的接收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寻求共同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综上,运用活动元的教学方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目标,教师应自觉地定位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活动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运用是可行的,是对改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