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情景创设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7-04-19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刘玲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考试题情景创设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刘玲

探究情景创设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刘玲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刻意引入或者创设一些生动、形象、具体的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高中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的问题

1.情景创设的方式太少

多媒体技术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教学当中,它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忽略多媒体的正确运用方式,而单纯地将教学讲义内的图片、视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解,情景创设的方式过于单一,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偏离学习重点,降低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多媒体教学的情景创设变成了“有颜色的黑板板书”,给传统教学模式披上了一层彩色的外衣,而本质内容却没有改变。

2缺乏情景创设方面的教学经验

有些地理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遇到新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缺乏一定的情景创设教学经验,导致其在情景创设时,没有及时转换定位,还是以传统模式中“老师为课堂教学主体”来进行教学,而没有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创设情景时也只按自己的想法来而不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再加上缺乏情景创设的经验,所以语言的表达不生动,学生没有情景体验感。

二、高中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的正确方式

1.将多媒体教学合理地运用到地理情景创设教学中去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将所要讲解的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创新了知识传输的方式,创设出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学习情景,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无趣。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创设的情景当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比如2014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某年七月,一艘游轮在索科特拉岛以东附近海域泄露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飘向。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讲解时,可以引入多媒体情景。

案例1:

教师可以在讲解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1994年一艘从中国东海岸出发的载有塑料制品的货船在太平洋区域遭受巨大海浪侵袭,大量塑料制品遗失在太平洋海面,结果在10年之后,有人在英国西海岸发现了这批塑料制品,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批塑料制品漂泊这么远的呢?”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在讲解之前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以多媒体动态图的形式引入洋流的概念,对世界各大洋流进行介绍,并结合洋流图解释故事发生的原因。

最后根据多媒体动态图所展现的洋流分布对题目进行解析:由于索科特拉岛位于北印度洋,而北印度洋的洋流是季风洋流,7月份是西南季风,所以油污会自西向东漂流,到达印度的西海岸,故答案为A。这样一种多媒体情景创设,使得这个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点都深刻地映入学生脑海,以后遇到相关问题,学生的脑海里就会自动浮现出这个动态图,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使用角色代入的形式创设情景

在地理课程讲解过程中,可适当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有代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喜欢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喜欢参与各种课堂活动,通过活动时的代入感,方便自己理解所学的知识。比如2014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问:“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______。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讲解时,就可以采用角色代入的方式。

案例2:

教师在讲解前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描述:“假如你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地势比较低洼,而四面环山,像一个大盆一样,想象一下会是个怎样的场景?”过一会儿后,教师让学生睁开眼睛,然后从多媒体中调出山间盆地的图片来问学生:“这就是我所描述的场景,跟你们想象中的出入有多大?”然后引入山间盆地地形的概念。学生通过概念的想象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了解到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的想法,并加深对概念的印象。

最后对试题进行解析:通过材料的描述,可以得出桃花源周围地势较高而内部地势平坦,所以其应该为四周环山的山间盆地,所以答案选C。当学生再次遇到有关环境描述的试题时,就会把自己代入其中,通过想象来搜寻记忆中的各种地形,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结合生活实际所创设的情景是最容易让人理解,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深刻记忆的。比如2014年江苏省高考试题:“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A.出行距离;B.购物成本;C.交通方式;D.购物环境,”讲解时,就可以创设生活情景。

案例3: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一般在哪里买吃的与用的东西啊?”同学们纷纷回答:“家旁边的杂货店、小超市。”老师追问道:“那为什么不去中心市区的大商场买呢?”同学答道:“太远了不方便!”“太贵了不划算!”然后老师就以学生的回答为依据,讲解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因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刻理解知识。

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因为食品和日用品属于生活常备物资,所以消耗量大,要经常性地购买,成本控制得比较低,所以出行的距离和购买的价格就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答案选择AB。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生活相关问题时,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

4.动手实验,创设情景

上课时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会显得太过枯燥,学生也难以完全接受。设计地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探索知识。学生对自己在动手实验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不容易忘记。比如2012年江苏省高考试题:“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此题就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

案例4: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

(1)准备好一块带草皮的泥土和一块裸露的泥土,几个带出水口的容器,一个可控制出水量的洒水壶以及几个透明玻璃杯。

(2)将带草皮的泥土和裸露的泥土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用洒水壶以相同的出水率冲刷两块泥土,用透明玻璃杯接住出水,比较水分含沙量。

(3)同样两块草皮,加大洒水壶出水率,然后接住出水,与前面两组数据进行对比。

(4)数据结果显示:带草皮的泥土出水含沙量要小于裸露的泥土,而加大水流冲击会增大出水含沙量。

得出结论:降水集中和植被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5.课程活动情景创设

通过在课程中安排活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比如在讲解2012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一题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创设活动情景。

案例5:

开展一场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利与弊”的辩论会,让学生分别从经济学家、政府部门、普通民众、环境学家、水利工程师等不同人的角度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辩论。学生在搜集资料时自然会加深对南水北调工程各方面的印象,再加上辩论时需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因此,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了解得也比较透彻。

最后对题目进行解答:满足生活需要、满足工业需求、改善生态环境。

6.课外实践情景创设

只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创设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想要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就要将其延伸到课外,社会实践情景创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2014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就可以利用课外实践情景创设来讲解。

案例6:

教师在经上报批准后,在课后带领学生去几个茶园进行参观考察,考察茶园的日照时间、土质成分、风力条件、降水量等自然条件,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影响茶树种植状况的主要因素。教师在听完学生的讨论以后,一一为其解惑,并做出总结:茶树种植一般都在山坡上,要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另外,迎风坡上方容易聚集空气,形成云雾,比较适合茶树生长,所以试题答案选择A和D。

新课改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将情景创设合理运用于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编辑/丁俊玲E-mail:563102683@qq.com

猜你喜欢

考试题情景创设
情景交际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