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7-04-19钟学娥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微时代高职

钟学娥

【摘 要】文章首先对微时代概念的内涵作了阐述,继而对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学生使用新媒体情况作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了解高职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最后针对在微时代下如何应用新媒体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提出看法。如录制微课程、设微信课堂、学生微视频拍摄、微新闻播报等等,以推动思政课程改革,提高教学的實效性。

【关键词】微时代 思想政治课 高职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店等各种以“微”见长的媒体方兴未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面对微时代,合理运用新媒体,使新媒体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服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店、微课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微时代”正悄然走来。“微时代是指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与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数字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能实现即时信息获取传播的显示终端,使用简洁的文字、形象生动的图像和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活动的时代,其主要特征是实时、互动、高效”。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学界加强了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研究。

随着3G、4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手机作为新的移动属性非常强的媒介平台,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传媒之后,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传媒”。在“微时代”,手机已经完全超越了原来接听电话、收发短信的简单功能,它具有携带方便、即时性强、资源丰富等特点。手机QQ、微博、微信、陌陌等各种软件的应用,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查询各类信息,进行各种交流。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手机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新的阵地。必须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

多年以来“课堂上教师的上课质量决定大学生的手机流量”成为微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一道风景。近几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更新,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比如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参与式、体验式教学等。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和大班化教学等因素,使这些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推广受到了一定制约,课堂的问题有一定的改观。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便捷化、互动化、信息表达的个性化无疑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互动、信息互动教学模式的期待。

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高校大学生,其对网络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很容易认可并成为主要使用者、普及应用推广者。当前,高职大学生不仅经常上网发布微博,还善于利用微信更新自我状态。其中微信朋友圈中广泛存在的“微商”更是说明这一点。对此,微信、微博、QQ、陌陌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以四川国际标榜大一学生对于微时代下媒体的使用为例,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调查的所有同学都会用手机上网,71%的学生每个月使用的手机流量在1G以上,20%的学生每个月使用的流量在500M~1G之间,只有9%的学生每个月在500M以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大多数同学在上课期间都会用手机。除了教师要求用时,还有60%的同学习惯性地过一会就要看手机,40%的同学在教师的讲课内容不感兴趣时也要看手机。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很多都会看微信、QQ、陌陌、娱乐软件或者购物软件,也有一小部分同学会根据教师的讲课,使用手机搜索相关知识。同时,同时我们应该预见:高校大学生利用这些新媒体的数量还会大幅度增长。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这些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如何充分利用微媒体资源,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微时代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应对挑战?笔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紧跟微时代步伐,抓住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微时代中信息海量传播,日益更新。根据大学生求新求异的接受心理和接受习惯,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找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的结合点,用权威的最新数据、最新的事例、最新的图片、最新的视频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对理论产生认同,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章节都应用最新的信息材料去支撑课程理论。如在讲到“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候,就可以把2016年9月在杭州G20峰会,主题“构建创新,和谐,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新体系”。作为案例。另外微时代传播的是微信息,信息传播朝着短、小、精的方向发展。在“概论课”上,每次上课我们可以用5~10分钟时间给学生做微新闻播报,每次5个同学讲解,让大家分享时事新闻。另外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相关的历史事件都可以用几分钟的微视频播放,短小、有趣,课堂效果良好。

“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更具平等性、交互性和非中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积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束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权威式的师生关系和单向式的灌输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互动、对话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让他们肯说、敢说,勇于表现自己,进行双向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微时代”下形成的平等互动的新型沟通机制。在“微时代”,学生通过精练的文字晒生活,表达和传递情感诉求,发表见解,他们的表达欲望被充分激发,个性被充分张扬。

二、树立微时代观念,善用微平台,传播微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微时代观念,自觉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只有跟进时代,才能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只有把握住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只有贴近了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才能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低头率,提高抬头率,增加点头率。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内聘或者外聘信息学院的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定期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如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与基础部计算机教研室定期开会研讨,外出参加信息化学习,一些教师已经开始制作微课。通过这些学习,思政课教师了解了微时代的特点,开始试着建设微网站,搭建起了微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QQ群、微信群,用以与大学生交流思想。在这个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积极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增强时代感和有效性,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握微时代脉搏,注重学生“微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效运用微媒介,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媒体观念。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关注时事新闻,收集资料,定期做新闻播报;教师可以每天在班级QQ群里上传一些国内国际大事件新闻、时事评论等,和学生互动探讨,及时关注学生的观点和思想动态,该引导的引导,该纠正的纠正,避免学生沉迷于肤浅、无深度的网络阅读,教育他们不浏览、不复制、不传播有害的微信息,引导他们多阅读思想性强、有哲理、有深度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助于他们在“微生活”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辨认信息,提升大学生信息辨别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微时代,海量信息即时传播,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即时传播的海量信息面前,显得茫然而无序,价值观日益趋向多元。高职学生群体是我国的未来。教育学生如何规避微时代的负面影响,是思政课的重要责任,对于国家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做的是:首先,推荐阅读书目,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目前,我国正在倡导全民阅读,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国民阅读,俄罗斯、以色列、德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年人均读书量是我国年人均读书量的十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推荐适合大学生阅读的精品书目,书目要少而精。为了督促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做代表发言,要求每一位大学生都要写出读后体会,把它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重要部分。以班级为单位设读书日。读书日通过读好书、品好书,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品位,提高大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正向引导,大学生会不自觉地远离浮躁,重归理性和宁静。

四、适应微时代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微课

微时代信息表达个性化,信息交流互动性强。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言堂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双主体教学理念。一方面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主动转变角色,即由过去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另一方面,探索具体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探讨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等,师生互换角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学生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微时代下“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迅速升温。它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方式。学生更喜欢这种短小的、形象的、内容明确、目标突出的微课程。微课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实现其教学覆盖范围从课堂到网络、教学模式从灌输到对话、教师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式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微时代步伐,树立微时代观念,把握微时代脉搏,适应微时代要求。教师从内容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微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形式上把微时代的媒体运用于课堂,善用微平台,传播微理论,同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微课,以改善思政课堂环境,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屈春芳,徐丽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4):88-90.

[2]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3):103-106.

[3]余佳莹.“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人民论坛,2014(32):141-143.

[4]王铮,徐志远.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23-125.

[5]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2(11):72-76.

[6]邓怡.基于微博平台高校增强网络公信力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117-119.

[7]欧阳新.浅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创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0-92.

[8]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63-6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微时代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