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017-04-18韩明珍

魅力中国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韩明珍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新课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颁布,学校教育纷纷创新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一直是作用一门重要的科目存在着,其中阅读的教学更是重要,直接关系着老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为。但是从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很多的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得非常的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 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身心还不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小学语文老师想要在阅读教学课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下一番苦功夫。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课前教案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充分的激发起来,只有这样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不被眼前的挫折所打败,反而是愈加勤奋的学习。想要做到这一点,老师的教学开展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比如说老师在教案的设计当中可以适时的设置一些悬念,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悬念的设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保持在阅读中充满兴趣。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切的教学设备,营造出和教学主题相关的情境,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的设计,从而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自发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童话故事的阅读题材,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置角色扮演或者是大声朗读,从而寓教于乐,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快乐中享受阅读学习的乐趣。

2、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语文的学习过程一个艰苦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一个需要长久且持续的过程,一個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利于简化并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变得更加有效且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处于接触语文阅读的初级阶段,让其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学会借助工具书阅读的习惯,积极拓展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中遇到困难主动克服的习惯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影响将会是一生的影响,同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在学习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从小学阶段就培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在个性化、创新性的阅读中经历更深层次的阅读情感体验。

3、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对事物的看法与情感,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替代他们的想法那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注意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水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句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体会。因此老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要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进取的精神,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老师在阅读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把课内的阅读材料充分的利用起来,还要经常布置课外阅读的作业,从而使得学生从小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效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以及提升阅读量。因材施教就是要求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比如针对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的放低对其要求,先确保其阅读达到一定的效果。然后根据其不同的阅读爱好,又提出恰当的阅读目标。同时老师还可以订立一些具有层次的阅读目标,比如说最低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学到东西而最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以及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层次阅读目标的定制有利于充分的满足了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保持强烈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层次阅读目标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将自身的积极性以及特长充分的发挥出来。

4、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强化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过程

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现阶段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等特点,对学生质疑并解疑的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在质疑、解疑中掌握阅读的相关知识,形成自身独特的阅读体验。阅读教材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疑惑点都会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兴奋点,所以老师要善于利用问题与疑惑点引导学生进行熟读以及深入的阅读,鼓励学生自己对阅读教材进行质疑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解疑。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阅读资料进行质疑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提问,从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老师还要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质疑水平,提高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贺梦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3]郭颖.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陆小平.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J]. 中国教育学刊,2011(S1):35-37.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主动质量管理理论与工匠精神应用研究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