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2017-04-18宋威莉

医学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舒适护理神经内科

宋威莉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94.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4.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神经内科;临床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在就医的过程中,不但关注医疗质量,同时还重视护理服务水平。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逐渐转变以及医院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制定了相应的舒适护理操作[1]。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48例为男性,52例为女性;年龄在34~79岁,平均为(48.2±2.8)岁;疾病类型:30例为脑梗死,40例为脑出血,30例为脑血栓,20例为癫痫。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50例为男性,50例为女性;年齡在32~76岁,平均为(49.2±2.5)岁;疾病类型:32例为脑梗死,38例为脑出血,28例为脑血栓,22例为癫痫。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皮肤、饮食、体位以及口腔都基础护理操作[2]。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具体为:①疼痛舒适护理:因疾病或者手术切口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觉,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动作轻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呼吸方式以及卧床体位进行调整,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要根据患者的喜好为患者播放一些音乐,进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疼痛程度。为患者提供清淡饮食,以低脂肪,高蛋白为主,坚持少食多餐,缓解腹胀症状[3]。②心理舒适护理:一般情况下,患者患病之后由于身体不适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心理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且神经内科疾病优势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的科室,因而会提升患者的心理压力,阻碍患者的康复速度。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中要注意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状态时要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同时向患者讲解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4]。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要让患者感到舒适,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始终面对微笑,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③社会的舒适护理:患者患病进入医院后,从熟悉的工作及家庭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角色也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心理上有诸多不适症状。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应持有亲切温和的态度,同时应细心及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操作,进而让患者更好更快的适应整个医院环境[5]。此外,在实施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左右,进而提升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也能够促进家属更好的配合诊治工作。④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整齐干净的病房环境,定期为患者开窗通风。降低走廊内的噪声,保持安静,在得到患者同意后可为其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定期对卫浴及相关设施进行消毒,保证患者的安全。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1.4判定标准 护理舒适度具体分为四个等级,非常舒适:评分超过90分;舒适:评分在80~90分;一般:评分在60~79分;不舒适:评分≤60分。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可分为3个等级,满意:评分≥90分;基本满意:满意度评分在70~89分;不满意:评分≤70分。

1.5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40例非常舒适,30例舒适,24例一般,6例不舒适,舒适度为94.0%;对照组患者中,20例非常舒适,36例舒适,22例一般,22例不舒适,舒适度为7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58例满意,36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中,36例满意,40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今医学模式的逐渐发展,护理工作也逐渐的出现了改变,由过去的简单操作技术逐渐的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护理操作。舒适护理让患者从心里、生理、心灵以及社会上感到了愉悦,有效的降低了不愉快的程度,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医疗环境,根据导致不舒适的因素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舒适护理是一种个性化、整体的、有效的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措施。神经内科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一些患者活动度欠佳,多需要长期卧床,同时伴随失语症状,肢体偏瘫。舒适护理应用于这类患者中效果更加理想。舒适护理从细节处的人性化护理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操作中,提升舒适度的干预,进而有效提升护理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艳,温玲.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26):548-549.

[2]欧秋燕.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976-977.

[3]刘毅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疗,2011,26(18):524-525.

[4]柳丹.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40(02):697-698.

[5]周立琴.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42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30(01):415-416.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舒适护理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