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原学分析

2017-04-18张景辉曾锦生余春英叶秋英江东风

医学信息 2017年4期

张景辉+曾锦生+余春英+叶秋英+江东风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病原微生物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致病作用。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抽选所有患者样本行常规细菌培养,观察细菌培养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9例细菌培养为阳性,2例为细菌培养为阴性。其中G-杆菌9例,占31.04%,G+球菌20例,占68.96%。其中9例G-杆菌中有7例为脓肿破溃后分泌物,仅有2例为脓肿穿刺抽吸脓液,同时不排除脓肿破溃后继发G-杆菌感染可能。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及发展中病原微生物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会引发此病,因此掌握病原微生物对该病产生影响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老年期等各个生理期都会发生的疾病,其中婴儿期和青春期的乳腺炎因为体内失去原有的平衡,从而出现乳房结节、隐痛及肿胀,可以说是一种非细菌性及有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加上该病病理类型较为多样,临床症状也不典型,常被误诊为乳腺癌[1]。相关研究指出细菌学和非哺乳期乳腺炎有一定的关系,对此笔者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样本观察病原微生物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致病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年龄1~56岁,平均年龄33岁。未婚11例,已婚20例,病变位于左侧14例,右侧17例。其中有15例患者就诊时乳房脓肿已破溃,剩余16例患者就诊时乳房局部皮肤红肿且疼痛。经穿刺检查和超声检查证实为乳房脓肿。

1.2方法 采用常规细菌培养乳房脓肿,鉴定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细菌培养结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9例细菌培养为阳性,2例为细菌培养为阴性。其中G-杆菌9例(31.04%),G+球菌20例(68.96%)。其中9例G-杆菌中有7例为脓肿破溃后分泌物,仅有2例为脓肿穿刺抽吸脓液,同时不排除脓肿破溃后继发G-杆菌感染可能,见表1。

3 讨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和哺乳期乳腺炎相比,其病理类型较为多样,其中包括导管周围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及肉芽肿性乳腺炎。该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再加上病理类型较多,十分容易在就诊过程中因为表面的乳腺无感染现象或肿块被误诊为乳腺癌,尤其后期没有妥善治疗处理而形成窦道,成为经久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疾病。非哺乳期乳腺炎在病理上最常见的类型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小叶炎”,这两种类型的病因上均考虑有异常的免疫反应以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可能,现有的研究在这两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争议,其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争议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指出,该病的发病因素与病原微生物有紧密联系[2]。本文收集31例患者标本进行培养后得到107种菌株,研究中消化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菌是优势菌株,由此说明混合性感染在患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消化链球菌从非哺乳期乳腺脓肿当中分离出,它会产生活性较大的胶原酶和凝胶酶。也有相关研究指出,经妇科手术后,乳腺脓肿中的脓液可检测出厌氧菌,因此认为细菌进入乳房主要通过血性传播。也有学者对8例非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和14例乳头溢液患者研究得知,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导致乳头外溢患者中阳性率占62%,其他原因导致乳头外溢只有5%。一般乳腺脓肿体内均有细菌存在,而其也存有拟杆菌、肠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优势菌[3]。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在临床方面则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乳腺脓肿,甚至会形成窦道。但其常见的病理特点为以小叶为中心和呈多灶性分布的病变组织,小叶末梢导管大部分消失和多种炎性细胞的内部浸润,长期以来关于GM病因一直均有争议,早在1982年就有研究认为该病发病过程和特点类似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也有相关学者指出,服用避孕药、外伤、化学物质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都和GM有一定的联系。对该病的早期认识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病原微生物参考依据,但随着不断进步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特别是GM致病因素中kroppenstedtii 棒状杆菌受到热烈的社会关注和临床研究[4]。特别是在1996年相关研究者从2例GM中培养细菌获得棒状杆菌,随后就有相关研究认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理诊断是GM,单一菌落的棒状杆菌是培养患者标本结果,最后通过16SrRNA测序检测其中株细菌,结果显示基本上都为亲脂性棒状杆菌。此外有研究指出真菌感染是乳腺的致病因素之一,乳腺肿块是其主要表现,常见有曲霉菌、隐球菌、糠皮孢子菌、组织细胞质菌等种类均有可能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本文通过总结有关非哺乳期乳腺炎与病原微生物细菌学得知,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性链球菌、肠球菌及不常見的布鲁氏杆菌、艰难梭菌、分歧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细菌都成为致病因素。其中寄生虫感染、真菌及放线菌可导致是非哺乳期乳腺脓肿。总之,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处理该病有一定的困难,反复发作脓肿,严重可形成窦道,延长病期。虽然乳腺疾病为良性,但临床运用常规抗炎治疗也没有较好的效果,选择手术治疗也要从患者实际情况考虑,例如部分患者行多次手术治疗后仍然会复发,导致乳房全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究病原微生物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致病作用对临床治疗该病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及发展中病原微生物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会引发此病,因此掌握病原微生物对该病产生影响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柳丹.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5(4):45-46.

[2]吴妍妍.非哺乳期乳腺炎疾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19):122-123.

[3]Atak T,Sagiroglu J,Eren T,et al.Strategies to treat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0 patients[J].2014, 35(1):19-24.

[4]Liu H,Peng W.Morp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nonpuerperal mastiti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11,33(6):1369-74.

编辑/安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