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小说《爱之泉》的写作内涵解读

2017-04-15朴香玉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

朴香玉

【摘要】《爱之泉》这一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叙述事迹来描写金正日将军的生平经历以及人物的思想性格,侧面反映出了金正日将军热爱人民的高尚品格。通过对金正日将军走近军人生活,关切战士生活,追忆已故母亲的角度来描写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金正日将军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人民,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本文对此试作解析,希望能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关键词】爱之泉;写作背景;内容概述;思想核心

《爱之泉》短篇小说见朝鲜期刊《青年学报》2015年第8期。小说主要讲述了金正日将军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对人民军士兵无微不至地关爱呵护的故事。那么,如此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奉献的金正日将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呢?

曾经访问过平壤并且会见过金正日的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是这样评价的:“金正日思维敏捷,不固步自封,且具有亚洲人的儒家思想道德特征”。这是金大中对金正日将军的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褒奖,也是对金正日将军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要素的充分肯定。

如果说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对金正日将军的评价是从宏观上的概括的话,那么,小说《爱之泉》就是截取了金正日将军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从将军和士兵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视角,用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构思和艺术的描写,从微观上再现了金正日将军的人格和性格。

一、《爱之泉》小说的写作背景

1、朝鲜面临长期的经济困难和粮食短缺

1994年以来,朝鲜由于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国际社会主义阵營计划经济市场的崩溃和国际敌对势力的长期封锁,经济处于严重滑坡状态,经历了“艰苦行军”时期和“强行军”时期。虽然在1998年之后经济状态有所好转,朝鲜宣布结束了“艰苦行军”,但是,粮食短缺作为朝鲜的经济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长期困扰朝鲜人民群众的生活,当然也长期困扰着朝鲜人民军的生活。这是小说《爱之泉》创作的经济背景。

2、朝鲜实行“先军政治”的政治路线

鉴于朝鲜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金正日将军1994年7月就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之后,于1995年元旦提了“先军政治”的政治路线,即把军事作为朝鲜的第一国事,以“先军政治”的政治路线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宝剑”。朝鲜人民军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作为“先军政治”政治路线实施的主体,必然受到朝鲜武装力量统帅金正日最高司令官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人民军部队建设,解决好人民军部队面临的种种问题——包括解决部队的粮食供给问题和官兵的温饱问题,必然成为金正日将军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只有人民军部队的粮食供应充足,官兵的温饱得到有效保障,人民军的战斗力才能够加强,才能发展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革命武装力量。这是小说《爱之泉》创作的政治背景。

3、朝鲜提倡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由于国际敌对势力长期对朝鲜进行封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朝鲜连续进行核试验而引起国际社会的连续制裁,朝鲜依靠国际社会援助的渠道日渐枯竭,再此情况下,朝鲜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许在国民中间(包括在军人中间)必须坚持金日成主席的主体思想,坚持经济自立的原则,大力提倡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农业第一主义”,发动人民群众和人民军官兵,自己动手开荒种地,发展农业,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这是小说《爱之泉》创作的思想背景。

小说《爱之泉》正是在上述经济、政治和思想背景下创作完成的。上述三种背景是由于朝鲜的特殊国情确定的,所以,由这三种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小说《爱之泉》必然具有强烈的朝鲜特色。

二、《爱之泉》小说的内容概述

《爱之泉》是一篇记叙类手法的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写作手法来渲染了金正日将军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待人处事的生活态度,通过简单质朴而又贴近生活的一件件简单的、细微的小事来烘托金正日将军自身所具有的心怀国家、军队、人民的伟大情怀。

从其情节上分析,小说《爱之泉》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金正日将军来到朝鲜人民军驻青头峰某部视察军人的生活现状,发现部队的大豆供应量严重不足,对指挥员提出具体要求,并且约定一年之后如果该部队的大豆供应量达到人均200斤,他将再来这里看望部队官兵。在这一部分里,将军抓住了“大豆”这一细节,而不是猪肉、蔬菜、粮食什么问题,因为大豆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对提高人民军部队的生活,保障官兵身体质素,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从艺术创作角度看,用大豆来概括猪肉、蔬菜、粮食等所有食品,让大豆成为保障部队食品供应的代名词,这是作者在写作小说过程的巧妙提炼和构思。

“很好,目标和决心同样很重要。不要光想着土地不好,人手不足。换一种想法,想成对士兵的爱,这样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什么时候把青头峰变成丰头峰,仓库里堆满黄豆时,告诉我一声。到那时,我一定来看看。”

……

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金正日将军向部队指挥员提出的奋斗目标简单明确,就是“仓库里堆满黄豆时”,而且将军也郑重承诺:“到那时,我一定来看看”。表现出作为领袖的金正日将军对抓好部队粮食供应的提纲携领和举重若轻;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作者希望通过细腻的人物动态描写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金正日将军的人物性格和高尚品质,从而更有利于加深读者的领悟和感受。

第二部分通过描写金正日将军在提出大豆人均200斤的目标之后,主动提出与部队军人、随行人员一起品尝当地的泉水,这种泉水是连“新德泉水都变得黯然失色”的泉水(新德泉水是朝鲜的名牌矿泉水)。于是,将军与一行人来到泉水旁,不再提大豆的事情,而是一边喝着甘甜清凛的泉水,一边谈论着泉水。

“这是很珍贵的泉水。无论干旱持续多久,泉水的水量绝对不会缩减。冬天的时候,像烧开的热水一样温暖,夏天像是在冰箱里冷冻的冰水一般清凉。”

“看来是在地心深处扎根的泉水啊。这个才是真正的泉水啊。”

这段文字看似将军在说泉水,其实内涵还是说大豆,是将军在用泉水的优良品质对部队官兵进行现场教育,鼓励士兵们保持一种“泉水精神——无论干旱持续多久,泉水的水量绝对不会缩减。冬天的时候,像烧开的热水一样温暖,夏天像是在冰箱里冷冻的冰水一般清凉。”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将军意在用“泉水精神”鼓励官兵们在确定200斤人均大豆的目标之后,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有毅力,要踏踏实实工作,不达到人均200斤大豆的目标绝不收兵。因为“看来是在地心深处扎根的泉水啊。这个才是真正的泉水啊。”

第三部分主要描写了军队的粮食产量问题始终是金正日将军日夜关心的问题,所以当他再次接到青头峰部队的电话报告,得知大豆产量已经达到人均200斤以上、能够满足部队军人的温饱后,金正日将军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容。将军和旅团长在电话里共同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无论是母亲在世还是与母亲天各一方,他们都时刻在心中挂念着自己的母亲,牢牢记住母亲所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谆谆教诲。将军和旅团长共同回忆母亲的寓意,其实是希望他本人和旅团长都要做战士们的母亲,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关心部队的士兵。

总的说来,作者在上述内容的展开中进行主题深化,从而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创作小说的主要意图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怀。小说用很短的篇幅来进行描述,但是读者可以从作者对金正日将军生活中细微事件的叙述中,感受金正日将军高尚的意志品质和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充分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情感。

三、《愛之泉》小说的思想核心

众所周知,朝鲜是一个无限崇拜领袖的国家,很多文学作品的主题都是歌颂领袖的。《爱之泉》这篇小说也不例外,其思想核心,就是通过对金正日将军来到青头峰人民军部队视察官兵生活这一事件的叙述,通过对金正日将军细微缜密的处事原则和生活态度的描写,颂扬金正日将军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从对整个小说的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歌颂赞扬领袖。

一是小说颂扬了领袖维护国家安全和关心士兵生活的高尚品格。

金正日将军确定“先军政治”的政治路线之后,经常视察部队,现场指导部队建设,金正日将军甚至冒着风险来到驻守三八线前线的人民军部队哨所进行视察,那里距离敌人的防线近在咫尺,声色相闻。领袖如此重视朝鲜人民军部队的建设,本身就是重视维护国家安全,把国家的安全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金正日将军深知,国家安全的柱石是军队,军队建设的基础是士兵,所以,金正日将军时刻关心部队士兵的生活水平,及时解决士兵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那些在家中翘首以盼的军人的亲人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心和慰藉。金正日将军将国家安全的宏观目标与关心士兵生活的微观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功地担当和完成了作为领袖对国家安全高度负责的神圣职责。

二是小说颂扬了领袖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

主要表现在金正日将军对士兵们亲切询问,简单而质朴的话语中、干脆利落却又不失其作为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强大气场,这是任何人都无所比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格操守,同时也是金正日将军作为朝鲜国家最高领袖所具有的高尚的领导风范和职业典范。金正日将军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形象的寓意和教化,例如:用“泉水”来说明完成任务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再例如:用寓意“母亲”来教育旅团长要把士兵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关心等等。这些用小道理说明大道理的教育方式,以及用形象感化解释抽象道理的方法,对教育部队官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金正日将军深知部队官兵崇敬领袖,渴望见到他,所以用约好“如果大豆达到人均200斤再来”的承诺,鼓舞部队官兵的斗志,调动官兵们生产大豆的积极性等,都表现出金正日将军高超的工作艺术和领导水平。

三是颂扬了领袖面对困难表现出开朗豁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既然小说写作的经济背景是朝鲜国家面临经济困难和部队面临粮食短缺,在小说行文中就自然存在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但是,在这种氛围中,作为朝鲜最高领袖的金正日将军能够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下,与部队的军人士兵们站到一起,共同面对危机并且努力解决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在小说的叙述当中,金正日将军不论是语言表达、形体动作和心理活动,都表现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对前途的百倍信心,以及对部队官兵的高度信任,由此构成了他高尚的革命操守、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和绝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

总结全篇小说,作者运用真实性的艺术写作手法,从简洁质朴的语言角度成功地塑造出一位具有高尚意志品质和人格操守的金正日将军这一人物形象,同时勾勒出在当时的朝鲜社会时代背景下,朝鲜部队的士兵和人民百姓的现实生活缩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伟大的金正日将军面对困难,毫不放弃,秉承“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更要上”的坚定信念,始终坚持着要“把人民的生活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着国人的疾苦和安危,这是一种高尚人格的倾诉和赞扬。

【参考文献】

[1] 李雪强, 宫玉涛. 金正日时代的朝鲜农业:在困境中求变[J]. 调研世界, 2007(6).

[2] 邹禄禄. 金正日时期的朝鲜经济改革探析[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 金 晶. 试论金正日时代的改革开放[D]. 延边大学, 2013.

[4] 白 洁. 追思记忆中的金正日主席[J]. 世界知识, 2012(1).

[5] 宫玉涛. 朝鲜:从“主体思想”到金日成——金正日主义[J]. 世界知识,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