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正能量天才少年这样长大

2017-04-15纪尧

现代家庭 2017年4期
关键词:少年班儿子学校

纪尧

16岁的王宪思赶赴合肥参加中科大少年班的面试。母亲周凤英问儿子是留还是走?王宪思略一思考,说:“妈,你想想,全国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多少人?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才多少人?40人!妈,我上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只招收高二及高二以下的中学生,而且招收数量有限,儿子能挤进这道门槛,实属不易。“儿子,妈懂了,妈支持你。”周凤英语气坚定地说。

父母到香港看望儿子

普通家庭出了个“神童”

王宪思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王鸿澄和母亲周凤英都是哈尔滨轴承厂的工人。王宪思3岁那年,父母抱着他坐公交车。王宪思坐车也不闲着,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大公鸡……”等他把故事完整地讲完了,旁边的乘客纷纷鼓掌。一个乘客對周凤英说:“孩子这么小,却讲得这么好,你们应该用录音机把他讲的故事录下来,等他长大了,再放给他听。”周凤英觉得这个主意好,可是夫妻俩工资低,没有闲钱买录音机,只能留下遗憾。

1997年,王宪思5岁半,看见别人家的小哥哥小姐姐上学了,他也吵着要上学。周凤英带着儿子去厂子弟校报名,招生的老师见他这么小,不收他。王宪思歪着小脑袋说:“我认识1000多个字,不信你考考我。”招生老师真的出题考他,结果,他全答对了,学校收下了他。

王宪思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而由于厂子里经常加班,周凤英无法接送儿子,更难得有时间陪儿子。她忽然想,自己若能到儿子读书的学校上班该多好,孩子放假自己也放假,那样就能多陪伴儿子了。这个想法日夜萦绕在她的脑海。终于有一天,她敲开校长室的门,毛遂自荐要到学校当员工,脏活累活都不怕。巧的是,学校真的需要一个看收发室兼烧热水的人。校长听说她是党员,还有大专文凭,就接收了她。1998年春季开学时,周凤英如愿成了儿子所在小学的员工。

在学校,时间相对宽裕。中午,王宪思可以到收发室和妈妈一起吃饭。周凤英闲暇时将学生练习册上的题看一遍,挑儿子没做过的习题抄下来,儿子来收发室和她吃午饭时,再把这些习题交给儿子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周凤英和老师们熟悉了,儿子的班主任经常向她夸赞王宪思聪明好学。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天,班主任上公开课。忽然,王宪思举手发言:“老师,你写错字了,冒字上部是冃,里面的两横不能与别的笔画连上,你写成曰字了。”老师仔细一看,自己确实写错了,不由闹了个大红脸。

中午,王宪思来到收发室,得意洋洋地向妈妈讲了给老师挑错的事。周凤英愣住了,半晌才说:“你这么做,班主任多没面子,快吃饭,我带你去给老师赔礼道歉。”王宪思昂着头反驳妈妈:“老师写错字了,我给她指出来不应该吗?”周凤英无话可说。如果硬逼着儿子“认错”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到虚伪,以后再遇到错误就不敢纠正了。儿子的这份“正能量”她必须予以“保存”。

下午,周凤英到老师办公室,替儿子向班主任道歉。好在班主任很大度,不仅没有怪罪王宪思,还夸他强闻博记,善于思考。周凤英的心这才踏实下来。

别看王宪思小小年纪,却非常注重学习方法。暑假时,他让妈妈把下学期的课本买回来,自己在家里看。看完一段,他就让妈妈给他出题,然后他来解题,以此检验自己对课本的掌握程度。结果,大部分题王宪思都答对了;每到周末和星期天,王宪思就去家附近的书店看书,喜欢啥书看啥书,但就是不买。而且他从不熬夜,不补课,每晚9点必须睡觉。

1999年夏天,王宪思突然对妈妈提出想要从二年级直接跳到五年级。周凤英问他为什么要跳级?王宪思说:“三四年级的课我都会了,再读多浪费时间呀。”周凤英不相信,把三、四年级语文和数学课本上的题拿给他做,王宪思竟然全部做出来了。周凤英冲儿子竖起大拇指:“儿子,你很棒,明天我就去找校长,给你办跳级。”

第二天,周凤英果然向校长提出给儿子办跳级。校长摇头:“学校不是你家开的,想跳几年级就跳几年级,得考试。”学校组织各科老师拟出了四年级试题,专门对王宪思进行了考试。结果,语文96分,数学100分。校长亲自将王宪思送进了五年级课堂。王宪思,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哈尔滨市华罗庚杯奥数竞赛二等奖。

由于奥数获奖,临近小学毕业时,一些私立中学向王宪思伸出了橄榄枝。学校提出,只要王宪思去他们学校,每年4000元的学费可免,只要自己负担通勤费和饭费就行。周凤英和儿子商量:“咱家困难,如果去私立学校,一年的饭费和车费也是不小的开销,怎么办?”子弟小学的对口初中是厂子弟中学,条件一般。王宪思理解妈妈的苦衷,自信满满地说:“妈,我就去子弟学校,是金子在哪儿都会闪光。”后来,距王宪思家不远的一所公立中学破格录取了他,而且每年的一千多元学费都可以免。

9岁上初中,16岁上中科大

王宪思毕竟才9岁半,充满了孩子气。一次上政治课,王心思在课堂上吃梨。老师发现后,把梨给没收了。王宪思当即哭起来,说老师违反了少儿保护法,把老师气够呛。老师让他找家长。周凤英从学校回来批评他:“老师上课你吃东西,这怎么行?”王宪思说:“我边吃边听,也没妨碍别人上课。”周凤英说:“那你得尊重老师。你要当老师,你在上面讲课,你的学生在下面又吃又喝行吗?”“行,我要当老师,只要学生会了,干啥都行。”周凤英说:“那不行,你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在妈妈的启发下,王宪思知道错了,第二天主动向老师道歉。

王宪思上课不记笔记,全凭脑子记。周凤英批评他,他说:“我上课认真听,别人记笔记的时候,我把知识在脑海里梳理一遍,记忆更深刻。如果记笔记,会影响我听课。”周凤英认为,孩子会了就行,便处处宽容儿子。

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让王宪思背定义,结果王宪思马虎,背错了。老师罰他把定义写50遍。王宪思回家就哭,坚决不写。周凤英说:“儿子,你不写可以,我给你写,但明天我得跟老师说明。以后老师再考你,你不能马虎,考试,你考第一,行不?”王宪思边擦眼泪边点头。周凤英果真替儿子写了50遍定义。

第二天,周凤英去学校找老师,坦诚地说:“这是我替孩子写的,我没教育好他,但他保证以后不会错,你看可以吗?”老师笑了:“我罚他,就是让他不再马虎,看他以后能不能记住吧。”之后,王宪思真的没有再出错。

2006年,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二的王宪思以665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0分。少年班录取程序与普通高校录取程序不同,初录后必须到学校面试。

刚放暑假,周凤英就陪着不到16岁的儿子赶赴合肥参加面试。中科大少年班负责招生的老师把她叫到一旁,面露尴尬,说:“孩子学校领导来电话了,请求我们放王宪思回去继续读高三,让他明年参加高考,当高考状元,给学校争荣誉。你们斟酌一下。当然,这是人才竞争,不涉及个人利益。”

周凤英回头问儿子是留还是走?王宪思略一思考,说:“妈,你想想,全国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多少人?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才多少人?40人!妈,我上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只招收高二及高二以下的中学生,而且招收数量有限,儿子能挤进这道门槛,实属不易。“儿子,妈懂了,妈支持你。”周凤英语气坚定地说。

在科大少年班,王宪思阳光向上,担任了校民乐团副团长和班级篮球队队长,每到周末,还去敬老院做义工,到特教学校教聋哑孩子古筝和英语。18岁时,王宪思入党。

2009年的一天,周凤英忽然接到少年班辅导员的电话:“家里如果有困难,可以写申请补助,孩子吃饭那么省,会影响身体的。”随即,辅导员告诉她,王宪思在学校食堂只吃一块五的光面条。

周凤英不觉疑惑,说:“老师,我家条件是不好,但我们没亏待孩子,定期给他的卡里存钱,再说,他还有奖学金,怎么会这样呢?”随后,周凤英打电话问儿子。王宪思笑着说:“妈,你放心吧,面条和包子是我最爱吃的,太肥腻的东西反而影响身体。”片刻后,儿子的语气严肃起来:“妈,学校里比我困难的同学有很多,咱们不能申请困难补助。”周凤英含泪点头。

没过几天,周凤英再次接到辅导员电话,说王宪思把钱省下来做公益了,他不但给特教学校的孩子买学习用品和日用品,还给家庭困难的同学买饭票,并自费去扬州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周凤英被儿子的这份正能量感染了,再次把电话打给儿子:“儿子,你长大了,妈妈为你骄傲。”

儿子出类拔萃,母亲也绝不落后。还是在1999年时,校长觉得周凤英是个人才,将她调到教师岗位,教自然课。之前,周凤英读的是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当老师后,她觉得过去学的专业不对口,于2000年考上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心理教育学专业,同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

家有正能量

天才少年更有志向

2010年毕业季来临,少年班的许多学生申请去国外留学,王宪思再次面临选择。父亲王鸿澄主张儿子也随大潮出国深造,可王宪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留在国内继续求学。为此,父子俩产生了矛盾,只要一通话,就吵。

周凤英给儿子打电话,问他为啥不想出国?王宪思说:“妈,出国得有60万押金,我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你们含辛茹苦把我培养成才,肯定不希望我去国外生活不回来吧!”周凤英说:“儿子,你大了,妈尊重你的选择。”随后,周凤英劝丈夫:“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们不能替他做主。”王鸿澄不吭声了。

2010年暑期,王宪思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读博。随后,香港科技大学到中科大少年班招收8名博士研究生,他们相中了王宪思。举棋不定的王宪思只好向妈妈征询意见,并告诉妈妈:“中国科学院实验方面好,香港科技大学理论研究方面好。”周凤英帮他分析:“妈不懂,但妈想,你应该先上香港学理论,学完理论再去中科院做实验,这样两全其美。”王宪思笑了:“妈,现在只能选一个、舍一个,好事不能全让咱们占了,不过你提醒了我,没有扎实的理论,就不会有完美的实验。我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王宪思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跟随导师王向荣教授从事理论研究。刚到导师门下不久,王向荣教授就让他独立完成一个课题。王宪思感觉压力山大。

一个周日,周凤英用短信联系儿子。可是,儿子一直没有回复。周凤英急了,上QQ 联系儿子的同学。一个同学告诉她,王宪思在合肥呢。

晚上周凤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哭了:“妈,导师给我课题,我查不到资料,心里浮躁,就回学校见见同学,散散心。”原来,心情郁闷的王宪思周五晚上坐飞机偷偷跑回合肥,和昔日老师、同学聊天,重温少年班的岁月……渐渐地,他的心平静下来。“妈,我怕你担心,就没跟你说,我现在机场等飞机呢,明早就能到香港。放心吧,你儿子是打不垮的。”说着,王宪思破涕为笑。周凤英却流下了眼泪。

回到香港,王宪思调整思路,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课题。得知儿子完成了任务,周凤英一直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

王宪思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王宪思参加了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及邀请报告。2015年,王宪思完成了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学业,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做研究工作。2016年,王宪思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

2016年暑假,周凤英和丈夫去香港看儿子。在儿子简陋的宿舍,周凤英发现儿子的枕巾已经破碎得不成样子。这条枕巾还是10年前儿子上少年班时,她送给儿子的,没想到他一直在用。周凤英鼻子发酸,问儿子:“现在,日子改善了,这对枕巾你怎么还用呢?”儿子调侃道:“枕着它睡觉我会头脑聪明,而且还能闻到家的味道。所以我舍不得扔掉。”儿子在耍贫嘴,周凤英和王鸿澄却齐刷刷地落下了眼泪。

夜晚,周凤英陪儿子聊天:“儿子,今后有什么打算?”王宪思沉思片刻,说:“将来我打算回哈尔滨,发挥我的特长继续搞科研。”周凤英说:“人家都往北上广深流动,你怎么往家乡跑呢?”王宪思说:“北上广深不缺人才,我何必跟他们挤一座独木桥呢?家乡人才匮乏,我不是更能发挥作用吗?再说,我回去,你们老了的时候,我能在身边照顾你们。”

周凤英笑了,儿子想将来回家乡,自然有他的道理。鸿鹄之志,她也许不能理解,但作为母亲,她没有理由不相信儿子。想到这里,周凤英冲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儿子,妈支持你。”

猜你喜欢

少年班儿子学校
打儿子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少年班“不惑”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学校推介
牛人辈出的少年班再证因材施教常识
儿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