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知、德性、德行
——德性伦理的动态过程分析

2017-04-14李姝慧盛邦跃

关键词:道德观念行为主体德性

李姝慧,盛邦跃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德知、德性、德行
——德性伦理的动态过程分析

李姝慧,盛邦跃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德知、德性和德行是德性伦理的三个要素。德知内化为德性是德性伦理的初始阶段,是主体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德性外化为德行是德性伦理形成的关键环节,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德性的养成不仅要靠教化,也要注重规范的内化。德行反作用于德性是德性伦理的最后阶段,德行的自觉实践如何引导,主体在知善成德和行善之间如何形成有效的转化,需要构建有利于德行实践的社会环境,培养德性主体的德行自觉。

德知;德性;德行;德性伦理;动态过程

现代社会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在这种变化下,现代文化的多元、道德标准的不确定使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都陷入混乱。所以,对德性伦理的动态过程进行探析,对德知、德性和德行进行具体分析,对认清当今道德问题是富有意义的。

一、德知、德性及德行的概念

(一)德知

德知,即德性认知,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的了解与认识。德知是人们德性形成的前提基础,任何人的道德认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吸收相关的道德观念,实现自我的道德内化形成的。

人对德性的认知主要取决于个人道德观念,而个人的道德观念总的来看受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所受的教育和自身从小接触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是个人道德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对个人的道德认知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从出生到道德观念的形成一直都经受着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的熏陶。教育和知识对个人的道德观念认知起决定性作用,教育影响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决定人的思想,这当然也包括道德观念。传统文化对个人的道德观念也有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言行举止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更是当今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源泉,对于个人道德观念的影响不言而喻。

(二)德性

关于“德性”,西方伦理学家对德性的理解各有侧重。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每个人潜在地拥有德性,人们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柏拉图认为德性不是外加于人的,德性是由人的理智所理解的,并提出了“善”这个核心理念。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立论深刻,他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两个部分。德性作为灵魂的导师,它通过意志控制着人的行为方向,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的社会效应。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德性就是一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麦金太尔在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德性观:“德性是一种能使个人负起他或她的社会角色的品质(荷马);德性是一种使个人能够接近实现人的特有目的的品质,不论这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亚里士多德,《新约》和阿奎那);德性是一种在获得尘世的和天堂的成功方面公用性的品质(富兰克林)”。[1]他提出,“在多样的德性观中,我们能理出一个统一的,核心的德性概念,并且这个概念将以它的概念上的统一来装备他已描述了的这个历史的传统。”[1]

总的来说,“德性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道德智慧不断选择逐渐积累下来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行为方式。”[2]它能够指引人们积极生活,帮助我们关注实践理性和情感的作用,使行为者能够稳定的按道德要求行事。因而,具体地说,德性是指人的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能够使主体自身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能够帮助主体更好地履行职能。

然而,作为一种品质,德性是极其抽象的。一个人要想形成德性,首先得先认识德性。德性有什么特征呢?

1.德性具有可获得性。麦金太尔认为在道德实践中获得的内在的善的品质就是德性。德性是在个人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离开了德性的活动,就谈不上德性养成,德性也无法成为稳定性的品质。麦金太尔指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1]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是在个体的道德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现,是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2.德性是一种向善的能力。德性是人们在对人性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出于追求善的目的而发展出的一种内化于人心灵的一种品质。亚里士多德说:“善是这样一些品质,拥有它们就会使一个人获得幸福,缺少它们就会妨碍他达到这个目的”。[3]德性作为一种实践理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取向,在发挥作用时表现为向善去恶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善表现在各种日常道德生活的事情中,而不是直接表现出来。在社会上,照顾孤寡老人是善的,乐于助人是善的,勇于下水救人是善的,善在这些具体事物中,通过对于主体选择的影响,引导主体选择向善的行为。善的观念作为德性融入人的内在品质中,是人从内在出发,对自己产生道德上的要求,做出符合善的行动。此外,德性在向善上具有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就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轻易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因为德性而形成的向善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外界的诱惑,使人们能保持自己的善性。

3.德性以人的整体生活为基础。在麦金太尔看来,当代社会的道德实践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情感主义盛行,道德判断没有客观依据,个体被置于道德的碎片之中,个人生活分为不同的部分。自我已被消解成各种各样的角色,个体需要不断切换角色才能保持自身的完整性。而德性需要在人的整体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来,德性是对整体生活中的善的追寻,个体通过对生活中的困境和诱惑的克服,用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善来充实自己,达到整体生活的善,从而保持自我生活的整体性。

(三)德行

德行,即见诸于个体和社会的行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4]因而,德行是主体内在的德性外化于行的过程。

“德行”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孔子的伦理学是以“德行”为主展开的。“孔子伦理学的体系虽然包含了部分德性的讨论,但却是以‘德行’为主导框架的,始终不脱离‘行为’来展开的;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即‘心行合一’的立场,在德目的讨论中,不离开行而去谈心,不离开行为去谈德性,不离开行为谈做人,总是倾向于把两者联系起来讨论。”[5]孔子强调德行的意义,德行是德性的“得于心”和“行于事”。朱熹也说到“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6]总的来说,德行是人的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行为主体在内在德性的基础上作出自觉选择的行为活动。

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一种品质,德行则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德行要符合两个标准:出于意愿和选择。亚里士多德区别了出于意愿的行为和违反意愿的行为,无知的行为和被迫的行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是出于自愿的,不是真正的德性。“违反意愿的行为是被迫的或出于无知的,出于意愿的行为就是行动的始因在了解行为的具体环境的当事者自身的行为”。[3]选择性是德行的更重要的一个特征,“我们成为具有某种品质的人,是由于对善和恶东西的选择,而不是关于何者善何者恶的意见”。[3]人的德行是在德性的基础人自觉选择做这件事的外在表现,取决于行为主体的主动选择和自觉实践。

二、德知、德性及德行的动态过程

(一)德知内化为德性

人们的道德认知,主要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是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种方式对人进行渗透和影响的。德知内化为德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次反复的过程。道德主体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在内化的过程中,会因为环境的变化、利益的冲突等对现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怀疑和否定,德知内化的过程会受到阻碍。因此,德知的内化要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优化协调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实现道德主体的德知的内在建构,认同社会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二)德性外化为德行

德知内化为德性这个过程具有“内隐性”,要通过德行的外化显现出来。德性需要主体的自觉内化,并有效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才能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德性是人的内在的追求善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会推动行为主体出于善的目的采取相应的道德实践。德性一旦内化于心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德性主体拥有的稳定的精神定势会使他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动性。这种稳定的德性能够使道德规范、法律制度的外在约束感减弱,因为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道德修养。德性通过外部机制与主体内在道德的相互作用,使个体自觉能动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追求全面自由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德性能够为行为的选择和善的目的提供正确的理性指导,使人的道德行为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帮助行为主体认识和选择合乎善的结果加以践行。

在不同的行为环境、道德情境中,即使人们拥有德性,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做出不符合德性的行为,个人利益和社会环境都会对他的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德性的内在不稳定性也会对德行产生影响,德性和德行之间不存在完全的统一。欧阳教授提出了德性和德行的八种关系:“知善之当行而行、知善之当行而不行、知不善之不当行而不行、知不善之不当行而行、不知善之不当行而行、不知善之当行而不行、不知不善之不当行而行、不知不善之不当行而不行。”[7]这八种关系概括了德性与德行之间的关系,拥有德性并不一定会践行德行,同样,高德性既可以与高德行协调统一,低德性也可能会表现出高尚的德行,知善与行善之间会出现不对等。德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并不仅仅是在内在德性的基础上对善与恶的简单取舍,而是要依据复杂的实践环境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行为。

(三)德行反作用于德性

德性和德行相互联系,德行是由德性所引导的内心动机的推动下产生的,反之,德性的形成也依赖于德行所养成的行为习惯。德行是行为主体基于自身的道德观、价值观下做出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是在德性的内在驱动下追求善和幸福的行为。外在的德行能够促进内在的德性,主体在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中,可以动态地接受、理解和内化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当行为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在地接受,变成真正的德行后,会反过来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在道德行为实践中从他律转向自律,从被动转向主动,自觉地加强德性的培养。

德性知识尽管是德性养成的前提,但是它对德性的发展和形成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德性养成的关键在于德行的实践。德行的不断实践会使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它可以使主体自觉地抵御恶的诱惑,选择善良的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的不同的行为选择带来的后果是不一样的,“那些被迫的,违反意志的行为伴随着痛苦,而那些旨在获得令人愉悦的事物的行为则伴随着快乐。”[3]道德实践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巩固行为主体德性的内在稳定性,更好地促进德性的养成。

三、内化德知、养成德性与实践德行

(一)德知的内化

德知的内化是德性伦理的起始阶段。人们要拥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内化成德性,“必须对一定的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也即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有关善恶、是非的道德知识”。[8]若行为主体没有进行合理的道德内化,即使做出了合德性的道德行为,个体的道德品质也不会得到持续有效的提升。

德知的内化首先是对现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内化,个体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行为主体遭遇道德困境时指导主体合理选择道德行为。道德规范的有效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约束和调节作用,对人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使人们将道德规范自愿自觉地而非强制的内化,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引导人们通过道德的行动追求幸福的追求,唤起人们对德知的追求。其次,德知的内化需要回归现实生活。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德知的内化也与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离开了生活的道德知识是缺乏生命力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能够在所接受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更为生动地理解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将这些道德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结合起来,更有力地促进德知的内化。

(二)德性的养成

德性,有好德性也有坏德性,好德性如何养成,也值得我们去探讨。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因何原因和手段而养成,也因何原因和手段而毁丧”。[3]而德性养成,首先和教化息息相关。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德性教化思想的本源: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柏拉图认为教育乃心灵转向;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是德性生活的自为。他们用德性教化的形式来建构美善的生活,寻求至善与幸福,智慧与德性的统一。人的德性养成,既需要个人的实践与体验,又需要文化的培育与教化。“教化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完善,它使人不断地脱离旧我,成为新我,从而不断塑造更美好的自我形象;教化也是一种不同于外在教育和引导的内在精神活动;外在的教育、引导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精神活动才能转变为教化;教化则是对人灵魂的自我理解、自我治理和自我更新,它是个体从灵魂深处引发理性,提升人的精神品格的向善能力。”[9]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会通过文化教育、榜样示范等教化方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教化,德性能够引领人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要求,促进德性习惯和德性理性的养成。

德性的养成,规范的内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规范伦理让人们回答“我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强调义务和规则,而德性伦理的核心在于“人要如何做有道德之事”,它把德性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规定。麦金太尔是德性伦理的倡导者,他在《德性之后》中把现代社会的道德称为规则的道德,他所推崇的道德是古典式的德性道德。麦金太尔认为,人们追求一种普遍化、可使用的规则,但这些规则的前提都是对立的,具有不可共度性,规则的相互冲突是现代社会伦理道德陷入困境的原因。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伦理,社会生活中道德是必须的,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应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与“人应该如何做有道德之事”并不冲突。“德性概念体现的是道德主体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主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确实可以把德性概念看成是一种规范。这是因为一种德性如果成为一种社会所公认的应当,并且在普遍的道德意识中把它确定下来,就成为一种道德体系或一种道德实践中的规范,即一种相对于特殊主体的客观要求。”[10]因此,规范的内化能使德性更好地发挥作用,克服德性论和规范论的二重缺陷。德性与规范是互补互成的两个维度,要实现更好的德性,规范的内化则是必然趋势。

(三)德行的实践

在现代社会,自觉的德行对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德行的实践对德性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德行的实践如何培养、如何引领也值得思考。

一方面,需要构建有利于德行实践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德行会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知善而不行善”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例如一直引起社会舆论的“不敢扶跌倒老人”的现象,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一次次出现跌倒老人碰瓷和诬陷搀扶者的现象之后,更多的人对待摔倒老人的态度是事不关己,或是有心无力,当出现勇于扶摔倒老人的事件时,媒体都会大肆宣传,而这种行为本是一种具有善品质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随处可见,而现今却屈指可数。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引领德行在德性的引导下做出善的行为,产生善的趋向,形成稳定的精神定势和行为状态。

构建有利于德行实践的社会环境,其一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促进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形成。社会中的乐于助人、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榜样力量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激发人们内心的善和德性,使人们有意识地践行良好的德性行为。其二要重视法律和规范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法律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法律、规范的制约,德行之践履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意义不大。法律作为一种强制的外在约束力,具有明显的他律特征,行为主体把法律的外在强制力自觉接受和内化,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秩序,明确道德行为的意义和效果,自觉践行道德行为,从而带动有利于德行实践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德性主体的德行自觉。在现代社会中,拥有德性的主体未必会自觉进行道德实践。大多德性主体拥有德性之知,却不行德性之行,德性和德行具有不对应性,德性主体在考虑自身的利益和社会环境的前提下才会做出合乎德性的德行,而道德主体的德性和德行进行相互作用,才能使行为主体确立主体意识,进而培养德性主体的行为自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德行如何从他律转为自律,首先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对人们德行的导向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使人们在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巩固主体内在的德性,在主体遇到自我利益和德行实践两难时,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这种冲突中发挥作用,引导行为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其次要深化道德教育的德行导向作用。道德教育通过启发诱导,能够激发人们的潜在德性,引导人们去探求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追求优秀的德性品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德性,促进人们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有意识地转换,跨越知善和行善之间的鸿沟。通过对道德精神和道德教育的回归和重视,从而使道德主体更好地内化德性,外化德行。最后,习惯的养成对德行自觉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环境的熏陶以及道德榜样的感染力会使主体自觉践行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的长期践行会使主体形成习惯,这种德行习惯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德性形成反作用,不断促进德性的内化,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明确道德行为的意义和效果,自觉践行道德行为。

德知、德性、德行三者相互联系,互不可分。在德知、德性和德行的德性伦理过程中,我们内化德知,培养德性,用德性更好地指导德行,在德行的反复实践下更稳定、更深刻地养成德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的发展。

[1]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著,龚群,戴扬毅,等译.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江畅.论德性[J].伦理学研究,2010(4).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陈来.《论语》的德行伦理体系[J].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7] 欧阳教.德育原理[Ml.台北:义景出版社,1986.

[8] 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李兰芬,王国银.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J].哲学动态,2005(12).

[10]龚群.德性伦理学的特征和维度[J].道德与文明,2009(3).

(责任编辑:武 亮)

李姝慧(1992-),女,江苏溧阳人,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盛邦跃(1959-),男,江苏靖江人,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史。

2017-06-04

B82-02

A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行为主体德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