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思维视角下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4-13刘武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哲学学院

秦 敏,刘武周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a.素质教育部;b.电气电子工程系,四川 内江 641000)

哲学思维视角下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秦 敏a,刘武周b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a.素质教育部;b.电气电子工程系,四川 内江 641000)

将哲学思维运用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要求教育工作者须具备三种基本哲学思维,即求实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

求实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1 问题提出

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历史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所供职的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市属地方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双核并重、贯通结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思想引导、习惯尊重、学习帮助、生活关心,有效提高1000余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特色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和成长环境,对其教育工作者相对而言更考验其“手艺”。有法而无定法,本文基于哲学思维的视角,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 哲学思维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哲学思维方法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它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它是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是“道”,指明工作方向;工作是“术”,指明实践路径。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关键之一就是要运用哲学思维去指导具体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实现哲学之“道”向工作之“术”的转换,全面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将求实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三种基本哲学思维运用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3 三种基本哲学思维的运用

3.1 求实思维

唯物论认为,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求实思维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需求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前提。

当前,学院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和其他各族青年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拥护党的领导;有理想、有抱负、有朝气;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学习刻苦,这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主流思想品质。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的甘孜、阿坝、凉山地区,再加上其汉语水平相对比较低,就使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汉语水平比较低,学习比较刻苦但是学习效果不够好,在学习上容易缺乏自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二是强烈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但与人沟通欲望不强烈,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薄弱,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一旦认定为朋友,就会十分贴心,重情重义,甚至会不顾代价为朋友付出一切。三是法制意识淡薄,行为有时较为鲁莽。表现在最喜欢用“武力”手段解决同学之间、与社会人员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违法违纪之后却浑然不知,认为本来就该如此处理,没有超越法律底线。甚至会经常看到,两个少数民族学生打得头破血流,老师还在解决协调矛盾时,两个人已经喜笑颜开,事后还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的情况,这些让汉族教师“捉摸不定”。

基于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给予实实在在的理解、关心、引导、帮助。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并加以引导。真正与少数民族学生交朋友,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汉区,融入民族大家庭生活,思想意识及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二是精准地把握民族学生的需求与感受。教育工作者应走入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他们的层次与接受能力提供教育与帮助;对待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个体,不是一个模式、一套话语,而是“量身定制”。

3.2 辩证思维

唯物论认为,对立统一是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要根据学生情况,用不同标准要求学生。既要爱,还要严;既要补短,更要扬长。基于此,应从联系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围绕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学院做好四“关”。

一是在政治上关怀。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注意吸取他们对学院建设发展的建议与意见;注重培塑少数民族学生典型,发挥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和典型的引领作用;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及各类社团,进行能力素质锻炼。

二是在生活上关爱。切实了解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的在校生活情况以及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吃不饱饭,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就不到业。特别注重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在藏历新年等重大民族节日期间,举行联欢会、聚餐等节日庆祝活动,并发放节日补助。

三是在学习上关心。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较低,接受专业知识能力不足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汉语与英语水平提高,对接受文化知识困难的学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训练;针对很多学生有回乡干事创业的愿望,学院对其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和创新创业培训。

四是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关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能歌善舞和运动素质优良的特点,给他们安排编舞及表演的任务,为他们组织运动活动,担任篮球队、排球队的主力运动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自豪感;当其取得一定成绩时给予及时的关注与表扬,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为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爱、学习上关心、校园文化生活中关注,学院建立了少数民族学生交流、融合的平台———格桑花会,给予人员、场地和经费支持。

3.3 实践思维

唯物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不能一蹴而就,经过努力,学生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可能在某一时刻,在某些方面,突然又回到从前,让教育工作者有挫败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与时俱进,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方法创新。

在实践中,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探索了“1261”模式,即“一条主线、两种意识、六大项目、一项制度”。“一条主线”即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着力点,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最终目的。“两种意识”即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学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一、二、三课堂贯通,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将民族教育与学院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学院的特色结合起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大团结意识、国家意识,使民族团结教育入眼、入耳、入心。“六大项目”即“学习校史、讲校园故事、传递好声音”活动,阅读人生读书分享活动,汉字规范书写活动,唱红色经典及经典诵读活动,军事训练与素质拓展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一项制度”即项目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学院形成了党委负总责,由分管学生工作院领导牵头,学工部主抓、各二级院系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格局。通过系统推进,锻炼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与环境相融洽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达到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各民族学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目的。

综上,作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川内高校生源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相对较高是特定的现象。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历史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思想上要更重视一点,在实践中要高看一眼,在服务上要真心一点,在方法上要灵活一点,在规律研究上还要深一点。实践证明,运用哲学思维去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既可行,又有效,真正把求实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与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结合起来,就能把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好,管理好,为民族大团结、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田运主编.思维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李庆华.马克思现代哲学思维范式历史原像探微[J].哈尔滨:教学与研究,2013,8.

[3]张大卫.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4]侯衍社.新时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创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O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Minority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Taking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QIN Min,LIU Wuzhou
(Quality Education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ei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eijiang Sichuan 641000)

Applying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into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minority students is useful for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requires the education workers equiping with three basic philosophical thinkings which are realistic thinking,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thinking.

Realistic Thinking; Dialectical Thinking; Practice Think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Minority Students

邓荣华

G 641

A

1672-2094(2017)05-0082-03

2017-07-15

秦 敏(1983-),女,四川安岳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哲学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菱的哲学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学院掠影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西行学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