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六大解放”思想有效推进园本教研

2017-04-13文姜肖艳

好家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六大解放园本头脑

文姜肖艳

依托“六大解放”思想有效推进园本教研

文姜肖艳

幼儿园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其更多的是以“园本教研”这一名词来出现。所谓园本教研,即是一种“以园为本”的、“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它是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以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为起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

近年来,幼儿园对园本教研活动越来越重视,也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探索。但在实践中还普遍存在少数教师掌握话语权,教师参与度低的情况。很多时候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只动口不动手,只动耳不动脑,开完会就散,没有真正地从活动中获得提升,园本教研流于形式,而缺乏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进而增强园本教研的有效性,让其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依托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创新教育理论,从园本教研的形式入手,在提升园本教研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头脑风暴”——解放头脑,开拓思维

陶行知指出:人往往都被固有的定式、思想像“裹头布”一样层次束缚着。这种裹头布束缚了人的头脑,阻碍了人们接受新理念的进程。陶行知提出人的头脑蕴藏着人们的知识、智慧、情感、思维力、创造力等,解放头脑就能充分发挥人的巨大潜能。

为了帮助教师从固有的思维及定式中解放出来,我们推出了“头脑风暴”的教研新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发散性设想、沟通、交流。在研讨时鼓励教师大胆地想、大胆地质疑,鼓励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阐述自己的设想,也可以质疑他人的观点,每个观点都被记录下但不进行批评。只有“头脑风暴”结束的时候,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从而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新观点。

二、“小组实操”——解放双手,提升操作

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重传授轻操作,因此,在此教育理念下诞生的教师往往也忽略亲身动手操作的体验,导致动手能力都普遍较弱。要帮助教师在动手能力方面得到快速地提高,就必须解放双手。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再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努力做到手脑并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在园本教研中开始尝试让教师分小组进行实践操作。每次小组实操,就某一主题来进行,实操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明确要求;然后分年级组或领域组进行动手操作,最后进行集中分享、讲评。通过这样的实操活动,往往解决的是教师第一手的问题与困惑,对教师的一线教学有实质性帮助与提高。

三、“情景表演”——解放眼睛,转变视角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唱歌跳舞是每个教师的拿手活。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的这一特点,将“情景表演”的模式引入了园本教研之中。教师在教研现场对某一情景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既打破了枯燥无味的研讨形式,又增添了参与研讨者的兴趣。“情景表演”的重点不在于表演,而在于观众——也就是研讨者的观察与分析。现场的表演更能让研讨者们从中看到问题,转变视角,挖掘其内涵,一起研讨分析,从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教师得到具体的指点,从而能真正运用到其教育教学之中。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从园本教研的形式入手,在提升园本教研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了教研活动的新模式。即:“头脑风暴”——解放头脑,开拓思维;“小组实操”——解放双手,提升操作;“情景表演”——解放眼睛,转变视角;“提问辩论”——解放嘴巴,敢问会辩;“网络研讨”——解放空间,扩大视野;“自由留白”——解放时间,学会自学。

六大解放 园本教研 有效性

四、“提问辩论”——解放嘴巴,敢问会辩

长久以来,园本教研活动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听得多,说得少。教师不愿开口,不想开口,怕开口。陶行知曾写过这么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美事问。”这深刻地说明“问”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帮助教师克服“开口难”的尴尬局面,鼓励教师发问,我们把主讲人“一言堂”的方式改为“提问解答”的模式。由参与教研的普通教师提问,主讲人给予解答,也可以引发大家的共同讨论。这样的方式,让每个教师都能认真地反思提出自己的困惑,得到具体的答案,能够真正有效地为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除了“提问解答”,我们还开展“专题辩论赛”的活动。教师在前期知晓论题以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分组,前期一起收集资料,现场进行辩论。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就能让每一个教师都真正地参与进来,并将自己的想法鲜明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五、“网络研讨”——解放空间,扩大视野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已经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作、学习方式。在园本教研中,我们也大胆引入了“网络研讨”的模式,把教研现场变成“森林和天空”,扩大教师认知的眼界。

“网络研讨”有两大形式,一种是通过网络,参与由专门的培训机构提供的网上培训活动,如“明师科技网”,就是上海的星辰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专题学习网站。它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直接传达到幼儿园,可以让老师们不走出幼儿园,就能接触到来自于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先进的幼儿信息与理念,缩短了我们与知名幼儿园、知名幼教专家之间的距离。另一种方式,则是依靠云平台、及视频会议技术,在同一时间内实现各幼儿园之间的网络联动研讨。它使教研活动扩大到园所与园所之间,使更多的老师共同参与研讨,获得更多的经验分享。

六、“自由留白”——解放时间,学会自学

要让教师在教研中发挥创造力、提升业务水平,就一定要为他们争取时间之解放。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研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真正地让每一个老师都得到提高。

集体教研活动无法兼顾到每个教师的个体需要,对于教师“短板”的提升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为了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创设了“自由留白”模式。每次教研活动留出十分钟的空余时间,让老师们自由结对学习和研讨,每月月末的“自由留白”时间则让老师来说说自己自学的所思所想所得。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使老师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切实的提高,更具针对性和体现因人施教的理念。

总之,园本教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教师为本,以幼儿为主体,提升园本教研的有效性,使每位教师从园本教研中得到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

[1]《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基础教育》,2010年11月

[2]姚伟.《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3]袁迪.《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猜你喜欢

六大解放园本头脑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幼儿园开展小班区域游戏研究
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幼儿家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