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4-13高朝生

甘肃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课外阅读主体

高朝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主体;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4—0057—01

小学生要想把语文学好,就要从掌握字、词、句、篇等几个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养成良好的自觉预习的习惯;其次要摄取大量的课外阅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下面,笔者就教学中得出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 以改善自学方式为突破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欠缺,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明白预习要做什么、怎样做、有什么作用,并把预习作为学习常规一直执行下去。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比如,写人的文章,是写谁的什么事情、是想表达人物的什么品质、是想告诉读者什么。记事的文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干了什么事情、事情的起因、事情的过程、事情结果是什么。写景的文章,描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何特点。说明文,介绍了什么东西、它的哪些方面。读完每一类课文以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初步说出文章的大概内容来。让学生通过预习,有充分的时间自学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以改善上课方式为突破口

(1)指导学生划分段落。在读懂段落之前,应先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之后再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读完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就要明白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并尝试用课文段落中的句子概括这一段的大意,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要思考哪些段落的意思相近,这样就可以把这些段落划分为一个部分,再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这样的部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即可。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应督促学生细读课文,反复研读课文重点句段,从而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当然,要培养学生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读,反反复复阅读思考,只有这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事半功倍。当然,教师可以把一个班分成学生互助小组,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互助小组在讨论时要紧扣课文,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3)勇于独立解决问题。学生讨论问题时,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包办代替,自问自答。要先精讲巧点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解决难题。精讲力求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把学生的思维训练、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要注重学生的学情,还有情商的培养。

(4)应该重视课后练习。有时学生由于智力、经验积累过少,对课文理解不深、不透彻,教师可提示学生借助课后提示、注释以及问题来帮助思考。课后问题往往是课文的要点部分,把课后问题彻底回答清楚了、弄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抓住了。另外,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应设计一些同类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查漏补缺,补偿矫正,并及时给予评价。

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學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二、要摄取大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是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主要途径。开展好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1. 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为了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步骤,拟好自读提纲,如阅读提纲、阅读方法和阅读检测。让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阅读步骤阅读,能够提高阅读效率,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 注重课外阅读摘抄。教师应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好词和佳句摘抄下来,为以后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逐渐培养起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要教师的课内课外指导,又要学生加强课内课外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课外阅读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