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7-04-12周满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实验教学

周满意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十分重要。物理实验不仅仅是在学生心目中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实验可以有效的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新课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中;实验;教学

G633.7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是由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实验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物理实验对人类认识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进行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高中的物理实验课程则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进行探究。

一、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1.在培养目标上

新课标明确指出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丰富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物理学知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让每一个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不同需求.

2.在教学目标上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个小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小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习得的知识目标.改变传统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在教学设计提出来了,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课堂中,成了一种写在教案纸上的目标,华而不实的现象.

3.在课程结构上

新课标设置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结构,照顾到了所有学生的选择.高中物理共设置了12个模块,其中物理1和物理2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修读,其余十个板块分别从人文特色、物理技术应用、全面物理学三个角度出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學习潜力以及职业规划的需求自主选择.热爱物理学生,可以在物理探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物理实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了解一些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文史类作为努力的方向.

4.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标鼓励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讲究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这与传统课堂相比,是一个具有飞跃性的进步,因为这在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的学校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传统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偏重于讲解灌输,很容易出现一言堂的局面,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拿着书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笔记.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死记硬背,在题海战术中加强巩固,提高认知能力.很少有小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的课堂,师生互动较少.

(2)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只是侧重讲授考试中能用得到的知识点,每一章的每一节在考试大纲上标出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记住物理中的各种定理各种公式,即使是不能被顺利推导出来的公式定理,也要求记住背过会运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考取高分,提高班级的升学率.

(3)实际动手操作实验机会较少.有条件的学校还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物理器材的,但这只是少数的学校.大多情况下,都是老师拿着实验模型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围在周围观看.甚至有的学校在物理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实验模拟课堂,知识的习得完全依赖书本图文的讲解.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是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教学提出的最大的建议.因此,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要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物理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创造条件,加强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

新课程标准附录中对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都作出了具体的安排,其中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包括65个项目,学生分组实验包括16个项目(必修课有11个项目,选修课有5个项目).因此在一些实验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把一些由教师讲解演示的实验改为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虽然会浪费一点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体验教学内容的快乐,增进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2.成立课外实验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新课标中有提到,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分别是:(1)提出问题;(2)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3)制定实验设计的计划;(4)在实验中搜集有效数据;(5)分析数据并作出科学论证;(6)实验评估;(7)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按兴趣分配在内,而不是少数优秀生的表演.课外实验不仅要真的利用时间去

3.在实验中教给学生科学的系统的观察方法

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实验思想、引导操作过程、示范难点重点,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能力.常用的实验方法有放大法、转换法、比较法、对比法、代替法、模型法和平衡法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交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对实验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都知道,重大的物理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证明得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石,也是其发展的特色,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很多的实验发明与创造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比如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在试验中鼓励学生多从生活角度出发,把学到的物理知识理论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做一个有创新意识的生活小物理家.

总之,学习物理不仅只是为了考得多么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能够获得所必需的物理知识、能力与实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刘建政.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11).

[2]韩瑛.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3]杨世玲,章勇,杨通锦.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思考[J]. 凯里学院学报, 2011(06).

猜你喜欢

高中实验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