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江达海

2017-04-11徐海星

当代贵州 2017年7期
关键词:会战水运乌江

徐海星

2016年底,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圆满收官,创下多个贵州历史之最: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建成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全省港口泊位新增数量居历史新高;建成的高等级航道里程最长,航电一体化取得零的突破。

1月5日,思林水电站,一艘500吨级货船通过升船机提升67.3米后,顺利翻越大坝驶向上游航道。

斷航13年后,乌江航道终于实现全线复航。今后,船只从乌江渡出发,经过乌江航道,可直接北上进入长江。

“盼了十来年,终于盼来了复航!”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副总经理杨军感慨不已。

乌江通航,意味着贵州打通了接入长江经济带的又一入口,贵州航运翻开了新的篇章。乌江复航,成为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的标志性事件。

2016年底,全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圆满收官,贵州水运创下多个历史之最: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建成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全省港口泊位新增数量居历史新高;建成的高等级航道里程最长,航电一体化取得零的突破。

大通道

补齐交通运输短板

“山绕壮丽水满溪,德江深处穴鲸鱼。”清代贵州巡抚郭子章所称赞的德江就是今天的乌江。

乌江,又称黔江,贵州第一大河,发源于乌蒙山麓,自西南向东北斜穿贵州,在重庆涪陵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

昔日贵州不产盐,全靠川、滇、粤等省供给,川盐占绝大部分。川盐入黔,主要从涪陵口岸进入,经乌江航道分售各地。乌江盐运的发展,使乌江成为贵州历史上的黄金水道。

近年来,随着乌江河道水电站的建设,使得乌江完全断航,曾经繁荣兴盛的乌江航道逐渐衰落。不仅如此,贵州6条水运出省通道中仅有赤水河没有水电闸坝阻断航道,其余5条均被水电闸坝切断变为区间通航,水运长途运输功能完全丧失。

但是,打开贵州地图,纵观全省的河流及航运资源会发现,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共有93条,总长度达11270公里,覆盖全省74个县(市、区)。水运北面,通过赤水河、乌江、清水江可进入长江通达上海;南面,通过红水河、都柳江进入珠江可直通港澳,水运通江达海可谓“左右逢源”。

更为重要的是,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占地少、能耗低等特点,能有效提升交通的运输能力。根据测算,贵州2020年总物流量将达到12亿吨,其中省级运量占50%,其中有0.9亿吨的省级运量需要以水运为主的其他运输方式来承担。而全省出省航道通过能力仅为1600万吨,无法满足水运货物运输的需求。

“贵州具有发展水运的基础,更有水运发展的需求。”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韩剑波说,加快水运发展迫在眉睫。

2013年,《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出台,水运建设会战启动,贵州航道建设加速推进。

作为航道复兴最关键的节点工程,乌江航道建设工程率先启动。乌江渡—龚滩航运建设工程被列入贵州“十二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这是贵州内河水运建设史上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水运建设工程。

同时,清水江、红水河、都柳江、锦江等流域的航道建设遥相呼应,贵州出省水运航道体系逐渐形成。

经过水运建设三年会战,贵州建成乌江(乌江渡—龚滩)四级高等级航道431公里、南北盘江红水河四级高等级航道364公里、清水江锦屏至白市高等级航道56公里,使全省四级高等级航道里程达851公里,改写了贵州无高等级航道的历史。

大产业

带动沿江经济发展

“既能观赏湄江两岸自然美景,又能体验乘船过闸的乐趣,以后还会常来游玩。”来自重庆的陈先生对湄江水上旅游项目赞不绝口。

湄江旅游航运建设工程是贵州首条旅游航道,也是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项目之一,自2015年10月开工建设,共整治航道里程7.8公里,停靠点22个,已建成一座50吨级船闸,改写了贵州航运无船闸的历史。

湄江河贯穿湄潭县城区,湄江旅游航运工程的建成,把沿江两岸的风景串联在一起,水上旅游开发与县城各风景旅游点实现无缝衔接,丰富了湄潭旅游品类。

“航运搭台、旅游唱戏的局面在湄潭已初步呈现,湄江水上旅游航运项目的开发,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水上交通和旅游业实现完美融合。”遵义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长王朝行高兴地说。

通过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湄江旅游航运建设工程作出了“航运+旅游”产业的有益探索。同时,荔波樟江、铜仁锦江、安顺格凸河、乌江乌江渡、北盘江董箐、洪渡河石垭子库区航运等旅游航运开发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发建设之中。

一条航道可以催生产业发展,一个港口同样可以繁荣一座城市。三年会战,贵州的港口数量增幅明显,全省港口500吨级泊位新增40个,全省港口泊位数达490个,新增数量占2008年以来新增泊位总数的35%。

便捷高效的航道和港口让水运经济的魅力越来越大,一度沉寂的乌江轮船公司也看到了发展的机遇。“通过走访乌江沿线的企业,我们已经与多家企业达成水运意向协议,只要抓住机遇,我们有信心扭亏为盈。”杨军说,乌江轮船公司现已引进2艘500吨级的船舶,今年计划再增加3至5艘。

航道的复兴,不仅影响船舶产业,沿线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带动发展。

乌江沿岸已建成思南县邵家桥200万吨石材工业园区和瓮安磷复合肥化工基地,遵义正在推进漩塘港钢绳等制造业工业园区建设。珠江水系北盘江建成贞丰县白层造船工业园区,正在打造罗甸循环经济港口和望谟蔗香港经济开发试验区。

从生产加工到港口中转,再到运输服务,一条江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带。韩剑波说:“水运港口枢纽体系的建设,既能解决企业物流进出通畅的问题,又能降低工业产业运输成本,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将会越来越多向沿江布局,港口、产业将实现联动发展。”

大民生

助推贵州跨越发展

“便民码头修好后,出行方便了,家里种的农副产品也能运出去卖钱了。”贵阳市观山湖区高寨村村民说起便民码头,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

高寨村所在的朱昌镇,因行政区划内百花湖面积较大,沿湖两岸村民只能隔岸相望,出行极不方便。马巷坡便民码头修建后,解决了村民出行的一大难题。

水运改革,加快建设,最终的目的是惠及民生。

通过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全省共实施20个重点通航库区便民水运工程,整治库区航道800公里,全省新建城乡便民码头120座,新建乡镇渡口600道(含“渡改桥”69座),全省乡镇渡口达2466道,极大地改善了沿江、库区周边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提升了水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这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贵州水运交通面貌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水运建设永远在路上。”韩剑波说,“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借势发展,借力突围。”

在新的发展规划上,贵州水运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到2020年,全省通航里程达4100公里,水运能力达500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突破4000万吨,初步形成贵州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体系,水运交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期间,贵州将基本打通乌江、红水河、赤水河、清水江、都柳江5条通道,实现出省水运通道全线贯通。同时基本建成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水运主通道上8个港口枢纽,增强水运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贵州将建造500吨级以上船舶300艘,全省船舶运力达30万吨,货物运输量突破2200万吨,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航道将被打通,“通江达海”的梦想终将实现。(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会战水运乌江
行吟乌江
武汉会战
当当夺权之争:尴尬的“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吊乌江
乌江,乌江
足球流氓“会战”欧洲杯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