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4-10唐素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唐素梅

摘要: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地思想,同时,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想及幻想。从而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G623.2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可以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地思想,同时,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想及幻想。从而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我们不妨移植到语文教学上。根据学科特点和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探索其实施途径和方法。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经验与认识。

一、激发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强的学生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强烈的创新意识直接转化为创新动机,成为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起着导向、激发和催化作用。创新动机来自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人们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如由于学生认识到创新活动的意义或对之产生兴趣而积极参与创新性的活动。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部的肯定和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它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抓住语文教材中许多介绍名人名家成功的故事,如童第周、爱迪生、李时珍、詹天佑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并通过学习上的成功,强化他们在学习中勇于创新的动机。

二、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联系的,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语言和思维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统一的。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具有主动性、独特性、新颖性和灵活性等特征,它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那种将知识通过讲解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做法,为他们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自己主动而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三、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与个性品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决定了学生能否自觉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各种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

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多维的,具有综合性。由众多重要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一个美国专家组认为:21世纪的学生必须掌握23项基本技能,而其中有9项技能与语文学科密切相关,诸如信息的接受与传递、多层次的语言交际、创造性的思考、独立性观察与表达、广博的中外文化积累等。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功能,去构建语文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新体系。在培养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意志力、自信心、恒心、毅力和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四、在不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

让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也只有在不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持续、协调地发展。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他们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

1.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强化好奇心

这里仅以作文教学为例,谈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问题。少年儿童阅历浅,知识面窄,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其实,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启发引导他们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练习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并辅之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引导他们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使他们体会到观察成功后的快乐,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思考能力

标新立异就是强调别致新颖,推陈出新。要想标新立异,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定势”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一定要在活动中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设想随时记下来。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通过“社会小调查”、“我为社区做贡献”、“绿色环保行”等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质疑,让他们从小学会从新角度看旧的问题,培养创新性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积极争辩,各抒己见,解放思想,大胆向老师质疑提问;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等。

3.通过实践活动,促进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实现的程度与水平如何,则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选择与发展机会。因此,增加直接体验,使学生拥有一个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合作的、开放的氛围,学生才能形成一种自由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以致用,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不斷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具有创新意义上的学习效果。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的教师,已不再是为了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逐步还给学生,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活泼主动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引导学生做创新型的学习主人。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