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绿色校园建设模型的研究

2017-04-08刘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

刘佳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对绿色校园建设的影响,构建一个合理配置资源和建设成本的数学模型。以绿色校园建设的不同阶段为目标来分析对应的参数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丰富绿色校园建设资源,并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干扰因素和降低建设成本。

关键词: 互联网+;绿色校园;建设模型;建设效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5-0025-02

近年来,互联网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零售、金融、通信、广告、运输以及制造业等诸多行业。同样,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多表现出极大的影响力和作用,推动了远程教育、在线教育、MOOC、微课等方面的出现和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局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原先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造成的生态恶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激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断发生的生态环境事故给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给社会稳定带了重大的威胁。学生是我国的特殊群体,代表着社会和时代的前沿,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由于传统思想和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大部分学生在选择知识的获取上还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现阶段无论是基礎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没有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知识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我国学生存在生态知识匮乏、环保意识薄弱等情况。

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发挥渗透至教育各方面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绿色校园建设的模型,将环保意识和理念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学、教育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对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使其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和环保观,是十分必要的。

1 模型构建

绿色校园建设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包含组织管理、生态教育、生态科研、绿色校园文化、人文景观、环境景观、经费保障、特色创新等八个部分的宏观建设目标。绿色校园建设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1(P1):组织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建设主要从机制架构、组织管理方面入手,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基础阶段。

阶段2(P2):环境建设阶段。通过校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善和优化,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升对生态环境的感知。

阶段3(P3):理论建设阶段。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类知识的系统教授,使其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

阶段4(P4):创新建设阶段。校园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形成了对生态环境和绿色校园建设系统的感知,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开展相关的生态研究和理论创新。

阶段5(P5):实践建设阶段。建设主体在完成对校园文化等深层次探索和研究后,拓展发展目标,系统性的将建设范围拓展到社会实践。

1.1建设资源

建设资源指的是绿色校园建设所积累的支撑建设的资源,它被分为“有计划的资源”和“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了全部能够提升建设效果的因素。建设资源可以被整合为五个类别:

(1)教育资源(T):包括院校开设的环境保护类课程,以及图书、报纸杂志等教学资料。

(2)经费资源(S):包括全部绿色校园建设的可用可控经费。

(3)宣传资源(B):包括院校可以利用的宣传板、校办报纸杂志以及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新媒体。

(4)人力资源(M):学校教师、教辅人员和可从事环保教育的其他成员。

(5)计划和管理制度(P):包括建设规划、实施计划和其他促进建设的因素。

另外,还要考虑到干扰因素,尤其在信息时代,这些因素会充斥在校园内外,因此它们属于反作用于学习的形式。这类因素标记为I。

以上建设资源用R表示,可以得出下面的公示来计算:

[R=t=0t0(iT,jS,kB,lM,mP,nI)] (1)

公式中,[i,j,k,l,m>0,n≤0]是各种因素的权重因子,而[T,S,B,M,P,I≥1]。

1.2建设成本

建设成本指的是完成绿色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而消耗的花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时间成本([CT]):指的是绿色校园建设上消耗的时间。

(2)资源成本([CR]):指的是因绿色校园建设所消耗的财富和材料。

(3)压力成本([CP]):指的是为了建设所承受的比如资金压力、环境压力等压力。

建设成本[C]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C=t=0T0(xCT,yCR,zCp)] (2)

公式中,[x,y,z≥0]是所有花费的干扰权重因子,[CT,CR,CP≥1]。

1.3建设效能

建设效能指的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为了获得绿色校园建设,完成各项活动,到达既定目标的成本和各类资源之间的比率。建设效能用[A]来表示:

[A=RC] (3)

显然,如果A越大大,那么建设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和效率就越好,收益越大。

1.4建设模型

公式1和公式2合并到公式(3)中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A=t=0t0(iT,jS,kB,lM,mP,nI)t=0T0(xCT,yCR,zCp)] (4)

公式中相应的数量单位不统一,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统一到公式中。通过实验,可以用统计分析得出修正公式的权重因子。为了表示方便,上文中的定义和学习效能公示命名为RAC模型。采用类似于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可以得到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影响等级。在相同的阶段内,[T+S+B+M+P+I]和[CT+CR+CP]是确定的,但是影响因子[i,j,k,l,m,n]和权重系数[x,y,z]对于不同院校也是不一样的。在P1和P2中,由于属于绿色校园建设的初期阶段,通过组织建设和环境建设能够更加直观和近乎强制性的灌输建设理念,可以取得较好的建设效能,当建设进入P3时,因P1和P2打下的基础,加之理论建设的难度较低,仍能够得到很好的建设效能。但当进入创新阶段时,由于各个院校的办学层次、创新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建设效能的下降。在P5的实践阶段,建设又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压力的影响,导致建设效能进一步下降。

2 互联网+在模型中的作用

互联网+可以对模型中的各个因子带来大量不同的影响,相关的影响如下所示,得出在给定时间内的建设效能:

[Ap=t=0T0(i(T+Tp)+j(S+Sp)+k(B+Bp)+l(M+Mp)+m(P+Pp)+n(I+IP))t=0T0(x(CT+CTP)+y(CR+CRP)+z(CP+CPP))] (5)

公式中,[Tp,Sp,Bp,Mp,Pp,CTp,CRp,CPp≥0]并且[Ip≤0],显然建设效能与院校的建设资源是成正比的。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使资源和成本被更加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得[Ap]达到最优化。

3 模型分析

当互联网+变成影响整个行业的新形势的时候,它必定会对教育界产生影响。通过以上模型和示例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互联网+对于构建建设资源具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了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的影响。同时,它对不同类型院校也有不同影响。

(2)互联网+对于建设成本也有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获取建设资源的难度,但会相应增加建设时间。建设时间增加是因为需要构建和使用一些互联网+的工具,随着时间的增长,负面的影响也会相应的减少,因此,时间和精力应该连续不断地投入到建设和适应互联网+中去。

(3)互联网+对于院校的影响与院校本身的办学水平有密切的关系: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高,积极影响就会较大。反之,办学层次低,就会提高负面影响。

(4)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深入到绿色校园建设中,对于建设效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当然这种模型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种复杂且持续的过程。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院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将模型优化从而达到效果最优,互联网+的环境也使得这种建设模型逐步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因为在构建资源和发展过程中利用了自优化的能力。

图1展示了对于特定于院校的RCA模型。传统环境中建设效能用实线框的区域来表示,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建设效能用虚线框的区域来表示。互联网+对于学习效能的影响用相应参数的增减来表示。

图1 互联网+对于特定院校绿色校园建设效能的影响

为了让互联网+对建设效能发挥最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运作:

(1)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提高互联网+的应用层次,如在门户网站设置相关专题,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不断增强建设内容的丰富性,提高由教师、资料、环境等媒介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2)提高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上的效能,不断优化资源结构,压缩资源消耗。

(3)提高互联网+在理论建设中的功效,通过开设相关专题教育,推荐相关在线课程,提高学生对于环境生态方面认知度,加强学生获取和使用资源的能力。

(4)强化网络冗杂信息的管理,排除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压力。

(5)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将互联网+尽快應用于院校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并注意到由此引发的阻力因素,形成相互发展的态势。

4 总结和期望

互联网+对于绿色校园建设的影响力体现在建设资源和建设成本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计划、广泛的普及和合理的配置来构建和发展更为丰富的资源是重中之重。互联网+在应用过程中会被不断的优化,因此也会带来资源质量的提升、使用难度的减小和干扰因素的减少,这是建设的最为根本的目标和基础。

猜你喜欢

互联网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